《神经肽基础与临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路长林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600001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神经肽的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神经肽总论 3

第一节 神经肽的分类 4

第二节 神经肽的合成和代谢 6

一、生物合成 6

二、释放 7

三、失活 8

四、作用方式 9

一、受体 11

第三节 神经肽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 11

二、细胞内信号转导 12

三、受体的配体 14

第四节 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共存 15

一、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比较 15

二、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共存 16

三、共存的神经肽与经典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17

第五节 神经肽的特点 18

一、合成的特殊性 18

二、作用的复杂性 19

三、功能的多样性 19

第一节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21

第二章 下丘脑神经肽 21

一、结构 22

二、分布 22

三、结合蛋白 23

四、受体 23

五、生理作用 24

六、分泌的调节 25

七、尿皮素 25

第二节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26

一、结构和代谢 26

三、分布 27

二、受体 27

四、生理作用 28

第三节 生长抑素 28

一、结构 28

二、生物合成、释放和代谢 29

三、受体 29

四、分布 30

五、生理作用 32

六、作用机制 34

七、类似物 34

第四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4

二、分布 35

一、结构与生物合成 35

三、代谢 37

四、生理作用 37

五、脑内的分泌调节 38

第五节 促黑素抵制因子 39

一、分布 39

二、生理作用 39

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0

四、临床应用 40

一、合成、释放和降解 41

第六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41

二、脑内GnRH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纤维投射 43

三、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44

四、类似物的临床应用 46

第三章 垂体肽 53

第一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3

一、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3

二、代谢 55

三、分布 55

四、生理作用 56

五、释放的调节 58

六、临床应用 60

第二节 血管升压素 61

一、结构与体内过程 61

二、脑内AVP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纤维投射 61

三、受体 62

四、生理作用 63

五、释放的调节 66

第三节 催产素 67

一、结构及生物合成 67

二、分布 69

三、受体 70

四、生理作用 71

五、释放的调节 74

第四节 促黑素细胞激素 78

一、合成 79

二、分布 81

三、受体 82

四、生理作用 84

五、释放的调节 90

第五节 催乳素及其释放因子与释放抑制因子 93

一、催乳素 93

二、释放因子 99

三、释放抑制因子 100

第四章 阿片肽 104

第一节 内阿片肽的分类和分布 105

一、分类 105

二、分布 105

第二节 内阿片肽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106

一、生物合成 106

二、释放和失活 109

第三节 阿片受体 109

一、分类和特性 109

三、分布 112

二、激动剂和拮抗剂 112

四、分子结构和跨膜信号转导 115

第四节 内阿片肽的功能 118

一、镇痛作用 118

二、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19

三、对呼吸的调节 120

四、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121

五、其他作用 121

第五章 脑肠肽 124

一、结构 125

二、受体 125

第一节 缩胆囊素 125

三、分布 126

四、释放和代谢 126

五、生理作用 127

六、临床意义 128

七、类似物 128

第二节 神经降压肽 128

一、结构 128

二、分布 129

三、生理作用 129

四、释放的调节 130

一、结构 131

第三节 P物质 131

二、代谢 132

三、受体 134

四、分布 135

五、生理作用 138

第四节 血管活性肠肽 146

一、结构 147

二、代谢 147

三、分布 147

四、生理作用 147

一、结构 149

第五节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149

五、释放的调节 149

六、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149

二、分布 150

三、受体 151

四、生理作用 154

第六节 抑胃多肽 155

一、结构 155

二、代谢 156

三、分布 156

四、释放的调节 157

五、生理作用 158

第七节 胰高血糖素 160

一、结构 160

二、代谢 161

三、降解 161

四、分泌与调节 161

五、生理作用 162

第八节 促胃动素 163

一、结构 163

二、分布 164

三、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64

四、释放的调节 165

五、临床意义 166

第九节 促胃液素 166

一、结构 166

二、分布 168

三、代谢 168

四、释放的调节 168

五、生理作用 169

第十节 胰岛素 170

一、结构 170

二、生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71

二、脑内胰岛素 172

第十一节 铃蟾肽 174

一、结构 174

二、分布 174

三、生理作用 175

第十二节 胰多肽 176

一、结构 176

二、代谢 178

三、分布 178

四、生理作用 178

六、释放的调节 179

五、病理生理作用 179

第十三节 促胰液素 180

一、结构与生物合成 180

二、分布与代谢 181

三、生理作用 182

四、促胰液素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 183

五、临床意义 184

第六章 其他神经肽 187

一、结构 188

二、分布 188

第一节 神经肽Y 188

三、受体 189

四、生理作用 189

第二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192

一、分布 192

二、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定位与纤维投射 194

三、生理作用 195

四、释放的调节 196

第三节 心房钠尿肽 196

一、结构 196

四、生理作用 198

三、分布 198

二、受体 198

第四节 脑钠尿肽 199

一、结构 199

二、分布 200

三、受体 200

四、代谢 201

五、生理作用 201

第五节 C型钠尿肽 201

一、结构 201

四、释放的调节 202

五、生理作用 202

三、分布 202

二、受体 202

第六节 内皮素 203

一、结构 203

二、合成、释放和代谢 204

三、受体 205

四、分布 207

五、生理作用 207

第七节 肾上腺髓质素 208

一、结构 208

二、代谢 210

三、分布 212

四、生理作用 213

第八节 血管紧张素 215

一、结构 215

二、受体 215

三、受体的信号转导 216

四、代谢 217

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218

六、生理作用 218

七、调节 219

一、结构 221

第九节 缓激肽 221

二、代谢及分布 222

三、生理作用 224

第十节 速激肽 226

一、结构 226

二、代谢 227

三、受体 228

四、生理作用 228

第十一节 T肽 230

第十二节 抑制素 232

一、结构 232

二、分布 233

三、基因表达 235

四、生理作用 236

五、释放的调节 239

六、检测方法 240

七、活化素在生殖调节中的作用 241

八、卵泡抑素在女性生殖调节中的作用 242

第十三节 C肽 243

一、结构 243

二、代谢 244

三、生理作用 245

一、结构 247

第十四节 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旁腺相关蛋白 247

二、代谢 248

三、分布 249

四、生理作用 250

五、释放的调节 251

第十五节 胰岛淀粉多肽 253

一、代谢 253

二、分布 254

三、生理作用 254

一、结构 255

第十六节 甘丙肽 255

五、其他 255

四、释放的调节 255

二、分布 256

三、释放的调节 256

第十七节 孤啡肽 257

一、结构 257

二、代谢 259

三、分布 259

四、生理作用 260

四、生理作用 265

第七章 神经肽与神经系统疾病 269

第二篇 神经肽与临床疾病 269

第一节 神经肽与脑血管疾病 270

一、血管升压素与脑血管疾病 270

二、内皮素与脑血管疾病 271

三、心房钠尿肽与脑血管疾病 273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脑血管疾病 274

五、血管活性肠肽与脑血管疾病 275

六、内源性阿片肽与脑血管疾病 276

七、P物质与脑血管疾病 277

八、神经肽Y与脑血管疾病 277

十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脑血管疾病 278

十一、神经降压肽与脑血管疾病 278

十、生长抑素与脑血管疾病 278

九、血管紧张素Ⅱ与脑血管疾病 278

第二节 神经肽与癫癎 279

一、生长抑素与癫癎 279

二、内源性阿片肽与癫癎 280

三、缩胆囊素与癫癎 280

四、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癫癎 281

五、神经肽Y与癫癎 281

六、血管活性肠肽与癫癎 281

第三节 神经肽与阿尔茨海默病 281

一、生长抑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281

三、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282

二、神经肽Y与阿尔茨海默病 282

四、血管升压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283

五、P物质与阿尔茨海默病 283

六、内源性阿片肽与阿尔茨海默病 283

七、缩胆囊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284

八、血管活性肠肽与阿尔茨海默病 284

九、内皮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284

第四节 神经肽与帕金森病 284

一、生长抑素与帕金森病 284

三、缩胆囊素与帕金森病 285

二、P物质与帕金森病 285

五、神经降压肽与帕金森病 286

六、血管升压素与帕金森病 286

四、内源性阿片肽与帕金森病 286

七、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帕金森病 287

第五节 神经肽与亨廷顿病 287

一、生长抑素与亨廷顿病 287

二、P物质与亨廷顿病 287

一、内源性阿片肽与偏头痛 288

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 288

第六节 神经肽与偏头痛 288

三、缩胆囊素与亨廷顿病 288

三、内皮素与偏头痛 289

四、精氨酸升压素与偏头痛 289

五、神经降压肽与偏头痛 290

六、P物质与偏头痛 290

第七节 神经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90

一、神经肽与颅内压增高性疾病 290

二、神经肽与多发性硬化 291

三、神经肽与运动神经元病 291

四、神经肽与肌病 291

二、生长抑素与抑郁症 297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 297

第八章 神经肽与精神疾病 297

第一节 神经肽与抑郁症 297

三、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 298

四、催产素与抑郁症 298

五、神经肽Y与抑郁症 299

六、血管升压素与抑郁症 299

七、阿片肽与抑郁症 300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精神分裂症 301

三、血管升压素与精神分裂症 301

二、生长激素与精神分裂症 301

第二节 神经肽与精神分裂症 301

八、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抑郁症 301

四、阿片肽与精神分裂症 302

第九章 神经肽与循环系统疾病 304

第一节 神经肽与心力衰竭 304

一、心房钠尿肽与心力衰竭 304

二、内皮素与心力衰竭 306

三、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力衰竭 309

四、阿片肽与心力衰竭 311

一、阿片肽与冠心病 313

第二节 神经肽与冠心病 313

二、内皮素与冠心病 316

三、心房钠尿肽与冠心病 319

第三节 神经肽与高血压病 322

一、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病 322

二、心房钠尿肽与高血压病 323

三、血管升压素与高血压病 324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高血压病 325

五、内皮素与高血压病 326

六、阿片肽与高血压病 327

七、神经肽Y与高血压病 327

八、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病 328

第四节 神经肽与心律失常 330

一、心房钠尿肽与室上性心动过速 330

二、心房钠尿肽与心脏起搏 331

三、心房钠尿肽与心房纤颤 332

四、阿片肽与心律失常 333

第十章 神经肽与呼吸系统疾病 335

第一节 神经肽与支气管哮喘 335

一、内皮素与支气管哮喘 335

二、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递质与支气管哮喘 337

二、钠尿肽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341

一、内皮素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341

第二节 神经肽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341

三、肾上腺髓质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42

第三节 神经肽与其他肺部疾病 342

一、神经肽与肺炎 343

二、神经肽与急性肺损伤 343

三、神经肽与肺癌 344

第十一章 神经肽与消化系统疾病 346

第一节 胃肠神经肽的特点 346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 347

二、胃肠神经细胞 348

三、胃肠激素的分泌和作用途径 350

四、胃肠神经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351

第二节 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肠肽与贲门失弛缓症 353

第三节 胃肠神经肽与消化性溃疡 354

一、促胃液素与消化性溃疡 355

二、生长抑素与消化性溃疡 356

三、缩胆囊素与消化性溃疡 356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消化性溃疡 357

五、促胃液素释放肽、神经肽Y、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促胰液素与消化性溃疡 357

第四节 胃肠神经肽与肠易激综合征 358

一、缩胆囊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359

二、生长抑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360

三、促胃动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361

四、血管活性肠肽与肠易激综合征 361

五、P物质与肠易激综合征 362

第五节 胃肠神经肽与胃肠肿瘤 363

一、促胃液素与胃肠肿瘤 363

二、促胃液素受体及其自分泌调节 364

三、促胃液素与胃肠肿瘤发生的关系 365

四、促胃液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365

第六节 胃肠神经肽的临床应用 365

一、胃肠神经肽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65

二、胃肠神经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67

第十二章 神经肽与内分泌系统疾病 369

第一节 神经肽与下丘脑-垂体疾病 369

一、神经肽与下丘脑综合征 369

二、神经肽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369

三、神经肽与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370

四、神经肽与垂体性侏儒症 370

五、神经肽与催乳素瘤 370

六、神经肽与中枢性尿崩症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 370

第二节 神经肽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 371

一、神经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71

三、神经肽与甲状旁腺疾病 372

二、神经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72

第三节 神经肽与肾上腺疾病 373

一、神经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373

二、神经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373

第四节 神经肽与糖尿病 374

第五节 神经肽与肥胖症 377

一、神经肽Y与肥胖 377

二、内啡肽与肥胖 377

第十三章 神经肽与妇产科疾病 379

第一节 神经肽与闭经 379

一、与闭经相关的肽类激素 380

二、临床诊断 382

三、临床处理 383

第二节 神经肽与青春期异常疾病 384

一、性早熟 384

二、青春期延迟 386

第三节 神经肽与经前期综合征 388

一、与经前期综合征有关的神经肽 388

二、临床表现 389

三、诊断 389

四、治疗 389

一、内分泌变化及相关的肽类激素 390

第四节 神经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390

二、临床表现 391

三、诊断 392

四、治疗 392

第五节 神经肽与更年期综合征 392

一、发病机制 393

二、临床表现 394

三、预防与治疗 395

第六节 神经肽与妊娠疾病 396

一、催乳素与妊娠疾病 396

四、生长抑素与妊娠疾病 397

五、其他肽类激素与妊娠疾病 397

二、生长因子与妊娠疾病 397

三、催产素与妊娠疾病 397

第十四章 神经肽与休克 400

第一节 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休克中的作用 401

一、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401

二、内源性阿片肽与低血容量性休克 403

三、内源性阿片肽与内毒素性休克 409

四、内源性阿片肽与过敏性休克 413

五、内源性阿片肽与烧伤性休克 414

一、血管升压素与低血容量性休克 422

第二节 血管升压素在休克中的作用 422

二、血管升压素与内毒素性休克 426

三、血管升压素与烧伤性休克 427

第三节 其他神经肽在休克中的作用 430

一、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与休克 430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休克 432

三、心房钠尿肽与休克 436

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休克 437

五、神经肽Y与休克 439

七、血管活性肠肽与休克 440

六、催乳素与休克 440

第四节 内源性阿片肽与脊髓损伤性休克 441

一、脊髓损伤性休克的模型与实验方法 441

二、强啡肽的脊髓损伤时的变化及其脊髓损伤效应 442

三、阿片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作用 443

四、脊髓损伤时强啡肽的非阿片作用途径及其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关系 444

第十五章 神经肽与颅脑损伤 448

第一节 强啡肽与颅脑损伤 448

第二节 β-内啡肽与颅脑损伤 449

第三节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与颅脑损伤 449

第四节 神经降压肽与颅脑损伤 449

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 450

第五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颅脑损伤 450

第六节 精氨酸升压素与颅脑损伤 450

二、颅脑损伤后尿崩症 451

三、中枢精氨酸升压素的作用 451

第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颅脑损伤 452

第八节 内皮素与颅脑损伤 452

第九节 其他神经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452

第十六章 神经肽与神经营养作用 454

第一节 血管活性肠肽家族 454

一、血管活性肠肽 454

第二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促黑激素及其类似物 455

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455

第三节 生长抑素 457

第四节 P物质 457

第五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458

第六节 垂体激素 458

第十七章 神经肽与痛觉调制 460

第一节 概述 460

一、痛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461

二、痛觉的中枢传导途径 462

三、痛觉调制系统 463

一、阿片肽的镇痛作用 465

第二节 阿片肽与镇痛 465

二、阿片肽的镇痛机制 466

三、抗阿片肽的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468

第三节 非阿片肽类神经肽与镇痛 477

一、催产素、血管升压素与镇痛 477

二、生长抑素与镇痛 479

三、神经降压肽与镇痛 481

四、神经肽Y与镇痛 481

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镇痛 482

第十八章 阿片类物质的耐受和依赖 484

二、阿片依赖动物模型的类型 485

第一节 阿片依赖的动物模型 485

一、阿片依赖动物模型的优缺点 485

第二节 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490

一、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结构基础 491

二、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神经生化机制 495

三、参与阿片依赖和耐受的神经肽 498

四、第二信使、阿片受体与吗啡依赖和耐受 502

第十九章 神经肽与麻醉 505

第一节 神经肽与麻醉中的循环改变 505

一、神经肽与麻醉中的血管阻力 505

二、神经肽与麻醉中的血容量 508

第二节 神经肽与麻醉手术应激 510

第三节 心肺复苏中血管升压素的应用 512

第四节 内啡肽与麻醉 513

一、内啡肽与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 514

二、麻醉期间引起机体内啡肽改变的非药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516

第三篇 神经肽的研究方法 521

第二十章 放射免疫分析 521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 522

二、缺点 522

一、优点 522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的优缺点 522

第三节 神经肽的核素标记 523

一、核素的选择 523

二、放射性碘标记法 524

第四节 神经肽抗血清的制备及其鉴定 526

一、抗血清的制备 526

二、抗血清的鉴定 529

第五节 组织和体液中神经肽含量的放射免疫分析 530

一、样品的前处理 530

二、分离B与F的方法 533

三、加样程序 534

四、计算、绘制标准曲线与测定样品含量 536

第二十一章 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538

第一节 概述 538

第二节 基本原理 539

第三节 基本技术 539

一、待测受体标本的制备 539

二、配体的选择及其标记 541

第四节 用碘标记配体进行放射配体结合试验的步骤 542

一、试剂和溶液配制 542

三、数据处理 543

二、操作步骤 543

第二十二章 脑内微量注射法 546

第一节 脑立体定向技术 546

第二节 核团和侧脑室的微量注射 547

第三节 推挽灌流 548

第四节 脑透析技术 548

第五节 脑核团的电解损毁 549

第二十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551

第一节 概述 551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技术 553

一、组织材料的准备 553

二、组织材料的固定 554

三、组织脱水、浸蜡及包埋 555

四、组织切片 555

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的基本技术 556

第三节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 557

一、直接法 557

二、间接法 558

三、补体法 558

四、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 559

第四节 非标记酶抗体法 559

一、酶桥法 559

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 560

第五节 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562

一、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 562

二、快速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 563

三、两步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 563

四、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与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的连续应用 564

五、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 564

六、亲和素-生物素桥法 564

第六节 酶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565

一、免疫电镜技术中酶标记方法的选择 565

二、包埋前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 565

三、包埋后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 566

一、基本形式 567

第七节 双重或多重免疫染色法 567

二、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 568

第三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569

三、双重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570

四、双重或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应用 573

第二十四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577

第一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原理及应用 577

第二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所需的仪器与试剂 578

一、基本的仪器设备 578

二、试剂及其配制 578

第三节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操作步骤 585

一、质粒转化、扩增、抽提和纯化 585

二、用于体外转录cRNA 的线性DNA模板的制备 587

三、反义cRNA探针的制备 587

四、取材、切片及其标本制备 589

五、杂交、杂交后冲洗及显色或自显影 590

六、地高辛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与原位组织化学联合法程序 593

七、阴性对照试验 593

八、注意事项 593

一、基本概念 597

二、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597

第一节 概述 597

第二十五章 组织与细胞培养方法 597

四、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及代谢 598

三、组织培养的特点 598

第二节 神经组织细胞培养 598

一、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前期准备 599

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603

三、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 605

第三节 离体脑薄片的制备 606

一、脑薄片制备所需的实验装置及技术操作 606

二、离体脑薄片技术在神经递质和神经肽释放研究中的应用 607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参数 610

一、基本原理 610

第二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610

二、主要参数 611

第二节 仪器装置 613

一、高压输液泵 613

二、色谱柱 613

三、进样装置 613

四、检测器 613

第三节 分离方法 614

一、液-固吸附色谱 614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 615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618

第四节 实验条件的选择 618

二、固定相的选择 618

三、流动相的选择 620

四、衍生物的制备 621

第五节 定量分析 621

一、取样技术 621

二、色谱分离 622

三、检测器响应 622

四、定量计算 622

四、脑内P物质的提取 623

第六节 应用实例 623

一、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分离 623

三、大鼠脑垂体β-内啡肽的提取 623

二、内啡肽标准品的纯化 623

第二十七章 酶免疫测定法 624

第一节 原理 624

第二节 材料与试剂 624

第三节 操作步骤 625

一、试剂准备 625

四、操作小结 626

二、检测 626

三、结果处理 626

第二十八章 电生理学方法 628

第一节 膜片箝的电极技术 629

一、微电极玻璃的一般特性 629

二、全细胞记录微电极的制作 630

三、单通道记录电极的制作 631

四、低噪声记录 631

第二节 全细胞膜片箝记录 632

一、原理 632

二、过程与方法 633

三、资料的评估与分析 635

四、限制因素、缺陷和错误 641

五、某些离子通道及其特性 643

第三节 脑薄片的膜片箝技术 650

一、脑薄片的制备 650

二、溶液的配制 651

三、记录装置 651

四、记录微电极 652

五、膜片箝记录 652

第二十九章 分子生物学方法 655

第一节 质粒的制备和鉴定 655

一、小量碱变性法制备质粒DNA 655

二、质粒DNA的鉴定 656

第二节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657

二、大量酶切反应 658

三、双酶解反应 658

一、小量酶切反应 658

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 659

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 660

三、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和纯化 661

第四节 DNA重组体的构建和鉴定 663

一、DNA重组的方法 663

二、重组DNA的转化 664

一、RNA的制备 665

三、重组DNA的鉴定 665

第五节 真核细胞总RNA的制备与分析 665

二、RNA的分析 667

第六节 细胞及组织DNA的制备和Southem分析 671

一、真核基因组DNA的制备 671

二、DNA的转移 672

第七节 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分析 674

一、样品的制备 675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75

关键词索引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