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 1
总论篇 1
第一章 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关于干部教育工作文件摘编(1921年7月—1988年3月) 3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3
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1922年7月) 4
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1924年5月) 4
职工运动议决案(1926年7月) 5
对于广东农民运动议决案(1926年7月) 5
中央通告第三十二号——关于组织工作(1928年1月30日) 5
宣传工作决议案(1928年7月10日) 6
组织问题决议案(1929年6月) 7
宣传工作决议案(1929年6月) 7
组织问题决议案(1930年9月) 8
中央给河南工委指示信(1934年3月14日) 8
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1936年11月1日) 9
中共中央局、全总执行局关于白区革命工会工作的决定(1934年6月15日) 9
关于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红军任务的指示(1937年3月6日) 10
国民党三中全会后我们的任务(1937年4月3日) 10
苏区党代表会议组织问题报告提纲(1937年5月17日苏区党代表会议通过) 11
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1937年8月1日) 11
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1940年1月3日) 12
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1940年2月15日) 13
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1940年3月24日)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1940年8月13日) 16
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1940年10月20日) 16
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1941年6月20日) 17
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织的决定(1941年9月26日) 18
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1941年12月1日) 18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1941年12月17日) 20
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1942年2月28日) 22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及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1942年4月3日) 24
中央组织部关于延安几种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决定(1942年4月4日) 25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1942年6月8日) 25
中央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1943年1月1日) 26
中央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1944年7月1日) 27
中共中央纪念抗战八周年口号(1945年7月7日) 29
中央关于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几项通知(1946年3月28日) 29
中央同意目前妇女工作以参加土改运动及生产运动为中心的方针给邓颖超等的复示(1947年10月6日) 29
中央关于党校教学材料的规定(1948年9月15日) 30
中央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1948年10月28日) 30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1948年12月20日) 31
中共中央关于大量提拔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1948年12月21日) 32
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1949年1月8日) 33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1949年3月13日) 3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1949年4月17日) 34
中国妇女运动当前任务的决定(1949年4月1日) 3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35
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 36
政务院《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1950年12月14日) 36
教育部《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1951年2月10日) 37
教育部《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暂行实施办法》(1951年2月10日) 37
政务院《关于加强革命残废军人学校正规教育的决定》(1952年7月24日) 3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1953年12月24日) 38
中共中央《通知》(1956年2月29日) 39
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7年4月27日) 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9月19日) 40
中央同意中央宣传部关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宣传和学习问题的报告(1960年9月28日) 41
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1961年9月15日) 41
中央转批《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一年来轮训干部工作的情况和今后意见向中央的报告》(1963年1月22日) 42
中央和毛主席关于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著作的批示(1964年2月15日) 4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 45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79年9月28日) 46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发〔1980〕12号(1980年2月5日) 47
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年2月29日) 49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国发〔1981〕8号(1981年1月13日) 5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发〔1981〕8号(1981年2月20日) 51
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1日) 54
中央书记处《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1982年6月14日) 55
十二大《党章》(1982年9月6日) 55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82〕119号(1982年9月9日) 5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发〔1982〕41号(1982年10月3日) 57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130号(1982年10月21日) 61
中共中央关于批准《中央党校今后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发〔1982〕53号(1982年12月11日) 6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毕业生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3〕7号(1983年2月1日) 63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和关于《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中发〔1983〕14号(1983年5月3日) 65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成立管理干部学院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国发〔1983〕87号(1983年5月18日) 71
中共中央关于批发《中央组织部在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工作报告》的通知中发〔1983〕33号(1983年9月2日) 73
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发〔1984〕28号(1984年12月29日) 75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加强工交、财贸系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85〕67号(1985年4月29日) 77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和《关于中央党校培训对象问题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中发〔1985〕24号(1985年11月5日) 82
国务院关于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32号(1986年3月8日) 9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86〕22号(1986年9月26日) 91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国发〔1987〕59号(1987年6月23日) 92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 99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党校《关于改革党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办发〔1987〕19号(1987年11月21日) 102
国务院关于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通知国发〔1988〕15号(1988年3月3日) 10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1989年6月24日) 107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宣发〔1980〕3号 中组发〔1980〕10号(1980年2月25日) 107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80〕教党字139号(1980年12月31日) 112
国家人事局关于培训人事干部的意见 国人〔1981〕224号(1981年7月4日) 115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的通知 组通字〔1982〕47号 中宣发文〔1982〕55号(1982年12月30日) 117
财政部关于中央级党政机关干部教育经费开支的暂行规定〔83〕财事字第134号(1983年4月20日) 118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全国干部训规划要点中组发〔83〕15号(1983年10月5日) 121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干部专修科学员生活福利待遇问题的通知 中纪函〔83〕92号 组通字〔83〕55号(1983年11月29日) 130
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成人高等、中等专业教育事业计划管理的暂行规定〔84〕教计字024号(1984年3月9日) 130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高等学校举办干部专修科、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干部、职工中专班的试行办法》〔84〕教计字第086号(1984年5月15日) 132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中宣发文〔1984〕26号(1984年6月12日) 136
中央组织部关于要求一些省市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的电话通知(1984年7月) 139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央党校培训班学员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85〕2号(1985年1月7日) 14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不得自行决定组织国家承认学历统一考试的通知〔85〕教高三字007号(1985年2月17日) 141
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关于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做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85〕15号(1985年3月27日) 14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央部门部属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和夜大学实行收费的通知1985〕教计字030号(1985年3月28日) 145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外举办干部专修科的暂行规定〔1985〕教计字047号(1985年4月26日) 146
卫生部关于改变部属院校卫生管理干部专修科收费标准的通知〔85〕卫科教进字第367号(1985年7月3日) 147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对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进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的通知组通字〔1985〕36号 经教〔1985〕490号(1985年7月26日) 148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止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滥发学历证书的通知〔85〕教考字010号(1985年8月19日) 150
中共中央组织部、农牧渔业部关于对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进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的通知 组通字〔1985〕51号 农教字〔1985〕第94号(1985年12月20日) 15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的通知〔85〕教计字193号(1985年12月31日) 153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内一般不再新建成人高等学校的通知〔86〕教计字126号(1986年7月17日) 154
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对中央党校《关于把党校职称改革工作纳入全国职称改革轨道的建议》的复函〔86〕职改办字148号(1986年9月4日) 155
中共中央组织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七五”期间全国市长培训规划 组通字〔1986〕43号 城市字〔1986〕570号(1986年11月17日) 156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改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批复〔86〕教干字037号(1986年12月8日) 158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干部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中组发〔1986〕6号(1986年12月15日) 159
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乡镇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 民〔1987〕民字19号 组通字〔1987〕17号(1987年4月15日) 164
国家教委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87〕教高三字014号(1987年7月8日) 166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农牧渔业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全国重点贫困县县级领导干部培训问题的通知〔1987〕国开发第4号(1987年8月28日) 168
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企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经教〔1987〕676号(1987年10月27日) 170
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工交财贸系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企业联系和合作的意见经教〔1987〕733号(1987年11月18日) 173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实行专业证书举办专修班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87〕教成字006号(1987年11月2 4日) 175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87〕教高三字020号(1987年12月15日) 177
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试行《专业证书》制度的若干规定〔88〕教高三字006号(1988年4月28日) 180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的意见〔88〕教计字066号(1988年5月14日) 182
第二章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干部教育的有关论述 186
(一)完成四化建设大业,需要培训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186
(二)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 205
(三)干部需要成为内行,学习业务和文化科学知识 220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党校、干校概况 234
安源党校 234
北京党校 235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235
中共中央党校 235
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研究院 236
中共西北党校 237
中共华中局党校 238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238
中共北方局党校 238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 239
妇女运动讲习所 239
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 239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239
黄埔军官学校 240
中共军事政治学校 240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24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241
抗大第一分校 241
抗大第二分校 242
抗大第三分校 242
华中抗大总分校 243
抗大第四分校 243
抗大第五分校 243
抗大第七分校 244
抗大第六分校 244
抗大第九分校 245
抗大第八分校 245
抗大第十分校 246
八路军军政学院 246
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 246
淮南行政学院 247
琼崖抗日公学 247
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 247
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 248
东江纵队青年干部培训班 248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249
新疆新兵营 250
新疆航空队 250
湖北汤池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 251
湖南塘田战时讲学院 251
上海大学 252
莫斯科中山大学 252
安吴青年训练班 252
陕北公学 253
鲁迅艺术文学院 253
中国女子大学 253
延安自然科学院 254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 255
延安大学 255
华北联合大学 256
山西民族革命大学 256
延安民族学院 257
列宁团校 257
团校 257
政治干部学校 257
政治学院 257
民族学院 258
教育篇 259
篇首语 259
第一章 培训原则和内容 265
干部教育 265
干部教育正规化 265
干部教育制度化 266
干部教育经常化 266
干部培训 267
培训方针 267
培训目标 268
培训原则 268
培训规划 269
三个面向 269
培训干部 270
培训班次 270
培训主体 271
班次设置 271
培训班 272
理论班 272
领导干部进修班 273
领导干部读书班 273
干部专修班 274
政工干部培训班 274
群团干部培训班 274
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 275
民族干部培训班 275
党校、干校师资进修班 275
干部中专班 276
专业培训班 276
干部专修科 277
专业证书班 277
岗位职务培训班 278
党委书记岗位职务培训班 279
厂长(经理)岗位职务培训班 281
三总师岗位职务培训班 282
政法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班 283
工会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班 285
共青团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班 286
团委书记岗位职务培训班 287
妇女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班 288
城区区长岗位职务培训班 289
乡镇长岗位职务培训班 291
街道办事处主任岗位职务培训班 292
课程设置原则 293
主课 294
辅课 294
专业课 294
文化课 295
专题讲座 295
必修课 295
选修课 296
社会调查课 296
毕业论文 297
培训内容 297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298
党的方针、政策 298
专业业务理论 299
领导和管理理论 299
能力培养 300
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300
党校体育课 301
教材编写 301
自编教材 302
统编教材 302
第二章 教学方针、原则、方法 30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303
教学原则 303
学用一致原则 304
少而精原则 305
教学相长原则 305
改革与开放原则 306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306
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307
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307
教学方法 308
“十大教授法” 309
自学为主 309
研讨 310
读书 310
互教互学 311
社会调查 311
课堂讲授 312
课堂讨论 313
辅导 314
考核 314
作业 315
实习 316
第二课堂教学 317
案例教学法 317
程序教学法 318
启发式教学法 319
对话式教学法 319
问答式教学法 320
提案式教学法 320
角色扮演 320
模拟法 321
电化教学 321
第三章 培训形式与教学管理 322
短期培训 322
短期轮训 322
继续教育 322
知识更新补缺教育 323
函授培训 323
博士研究生 324
博士后研究人员 324
硕士研究生 325
研究生培训 326
研究生班研究生 327
本科学历培训 328
中专学历培训 329
文化补习培训 329
专题研究培训 330
代培 330
国家公务员 330
国家公务员制度 331
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332
国家公务员培训方式 332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原则 334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设置 334
干部业余教育 335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管理 335
高等函授教育的教学 336
干部函授教育 336
高等函授教育的教师 337
函授学员 338
函授教学的组织形式 338
面授 339
函授辅导站 339
业余高等教育 339
夜大学 340
工农速成中学 341
工农教育 342
半脱产教育 343
远距离教育 343
农村干部初等技术教育 343
广播电视高等教育 344
电大学历 344
电大教学班 345
广播电视中专 34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34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层次和专业 34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34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34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 348
主考学校 34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和待遇 348
干部、职工高中自学考试 349
自学辅导 349
老年人大学 349
终身教育 350
老年教育协会 350
开放大学 351
三种证书制度 351
教学管理 352
教学管理的原则 352
教学管理的方法 353
教学管理的模式 354
教学管理的内容 355
教学管理的形式 356
教学管理的一般过程 357
综合管理 357
权变管理 358
分层管理 359
民主管理 360
教研室建设 361
教学管理机构 361
教学计划 362
教学大纲 363
教学质量评价 363
试讲 364
考试 364
统考 365
第四章 师资队伍建设 365
教师编制 365
教师定岗 366
教师职务 366
教师职责 367
教师工作量 367
教师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 368
教师考核 368
教师任职资格 369
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369
教师任职条件 369
教师任职资格评审 370
教师职务申报 371
学衔 371
教师学衔制度 371
教师职务聘任 372
教师职务聘约 372
教师任务书 372
党校、干校教师结构 373
党校、干校教师选配原则 374
专职教师 374
兼职教师 375
外聘教师 375
客座教师 375
学术带头人 376
优秀教师 376
教师梯队 377
教师学术假 378
师资培训 378
教师培训的原则 378
教师培训计划 379
教师培训管理 379
教师业务进修 380
教师知识更新 380
教师社会实践 381
教师社会调查 381
教师挂职锻炼 382
教师短期轮训 382
教师外语培训 383
青年教师培训 383
助教进修班 383
教师业务档案 384
教师管理机构 384
第五章 学员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385
学员 385
学员管理 386
班主任 386
自我教育 387
自我管理 387
学员会 388
学员班委会 389
学员党支部 389
学籍 390
入学与注册 390
学籍档案 391
取消入学资格与保留入学资格 391
休学与复学 392
退学 392
学业考核 393
能力考核 393
党性考核 394
毕业鉴定 395
毕业 395
学历 396
同等学历 396
党校学历 396
干校学历 396
考勤 397
奖励 397
处分 397
四有教育 398
入学教育 398
毕业教育 398
学风 399
校风 399
招生对象 399
招生程序 399
学制 400
学位 400
学分制 401
毕业证书 401
结业证书 401
学员思想政治工作 402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402
党校运动会 402
肄业证书 40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03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403
党性 404
党性锻炼 404
思想信息 405
思想反馈 405
思想升华 405
共产主义觉悟 406
道德 406
情操 407
疏导方针 407
动之以情 407
晓之以理 408
导之以行 408
正面灌输 409
寓教于乐 409
感情投资 410
典型示范 411
思想预测分析 411
身教重于言教 412
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413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413
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观 414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 414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41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 416
党的宗旨教育 417
党风教育 417
党课教育 418
党纪教育 418
说理教育 419
廉政教育 419
形势教育 421
纪律教育 421
革命理想教育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423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424
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 425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425
革命传统教育 426
道德教育 427
职业道德教育 427
爱国主义教育 428
美学教育 429
品德教育 429
人生观教育 430
尊师重教教育 431
正面教育 431
对比教育 432
自我教育 432
日常思想教育 433
思想交流的双向性 433
言传身教 434
谈心活动 434
改造世界观 435
思想斗争 435
评先创优 436
阶段思想小结 436
思想汇报 436
党员双重考验 437
形象教育法 438
实践教育法 438
平等原则 439
五讲四美三热爱 439
激励 439
正面激励 440
强化激励 440
目标激励 440
参与激励 441
就事论理 441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442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442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443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443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443
自我控制 443
知识篇 445
篇首语 44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改革理论 446
马克思主义 446
列宁主义 447
毛泽东思想 44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4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5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45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52
生产力标准 453
生活方式 454
伦理学 455
价值论 455
道德 456
人格 457
国格 457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45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58
超越发展阶段的空想论 458
经济体制改革 45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 46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462
四个现代化 462
社会主义企业 463
经营权和所有权 464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46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466
乡镇企业 467
专业户 468
经济联合体 468
市场体系 469
承包经营责任制 470
租赁经营责任制 470
厂长(经理)负责制 471
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责任制 471
经济效益 472
经济杠杆 473
经济机制 474
物质利益 475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475
国民收入 476
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 477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478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 479
时间节约原则 480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 481
企业兼并 482
消费膨胀 483
贸易中心 484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484
我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485
经济特区 486
三来一补 487
引进技术 488
利用外资 488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489
政治体制改革 49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91
社会主义法制 492
民主集中制 493
党政分开 494
政企分开 495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96
教育体制改革 49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统一战线 49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 499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500
西方文官制度 501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502
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50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04
党的领导 505
新时期党的建设 506
党的制度建设 506
从严治党 507
新制度学派 508
供给学派 509
货币主义 511
新剑桥学派 512
新古典综合派 514
西德新自由主义学派 515
第二章 文化、科学 516
自然辩证法 516
逻辑学 517
辩证逻辑 518
美学 518
美育 519
技术美学 521
文艺学 522
文艺鉴赏学 523
人生哲学 525
心理学 526
中国哲学史 5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529
西方哲学史 530
系统论 531
信息论 532
控制论 533
硬科学 534
软科学 534
社会学 536
协同学 537
突变论 537
耗散结构论 538
时间学 538
战略学 539
人才学 540
未来学 540
教育未来学 542
写作学 543
演讲学 544
语言学 546
社会语言学 548
文书学 549
秘书学 550
政治学 551
人际关系学 55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553
现代国际关系史 554
中国革命史 555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556
中国现代政党史 557
中国共产党历史 558
留法勤工俭学 559
延安整风 561
真理标准大讨论 562
科学技术史 563
人类与自然环境 563
环境区划 564
经济地带 564
国土规划 565
生产布局基本原则 566
生态系统 566
环境保护 567
经济数学 567
微电子技术 568
统计学 568
激光技术 569
新能源技术 570
新材料技术 571
电子计算机 572
遥感技术 573
海洋开发技术 574
遗传工程 575
生物工程 576
空间技术 577
人造地球卫星 577
系统工程法学 578
信息工程学 579
信息经济学 580
经济预测学 581
教育 582
第三章 教育、管理 582
三个面向 583
教育目的 584
教育体制 585
教育评价 587
教育规律 588
教育思想 589
教育改革 590
教育系统论 591
教育信息论 591
教育控制论 592
教育技术 592
教育艺术 594
教育机智 594
教学论 595
电化教学 595
教育实习 596
管理心理学 597
X理论 598
Y理论 599
超Y理论 600
需要层次理论 601
双因素理论 602
目标设置理论 602
期望理论 603
公平理论 604
挫折理论 605
群体动力 605
领导特性理论 606
领导作风理论 607
领导行为理论 608
领导权变理论 610
现代组织理论 611
教育心理学 612
教师心理 612
管理 613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614
党校 617
党校教育 618
刊授党校 619
乡镇党校 619
干校 620
干校管理 621
干校目标管理 621
干校管理原则 622
干校管理过程 624
干校教学管理 625
干校机关行政管理 627
干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 629
干校卫生管理 630
干校总务工作管理 631
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学 633
行为科学 634
干部心理健康标准 635
用脑卫生 636
当今健康观 638
领导班子合理结构的基本条件 639
领导科学 640
领导思维 641
领导职能 641
决策科学 642
领导方法 643
领导效能 645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646
决策原则 647
党务管理 648
党的组织工作 649
党的宣传工作 650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651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651
党的政策研究工作 652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653
人事管理学 654
干部管理学 656
人事科学 657
人事心理学 658
干部人事的分类管理 659
干部人事的管理制度 659
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 660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原则 661
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662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663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原则 663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 664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职能 665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 665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666
《党政干部大词典》 666
《学校教育评价》 667
《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7
《教育辞典》 668
《教育学辞典》 668
《各类干部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参考手册》 669
《成人教育手册》 670
基地篇 671
篇首语 671
第一章 672
中共中央党校 672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674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674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676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677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678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679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680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681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683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684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684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68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86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687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688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688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689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69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691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 692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693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693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69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695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 696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696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698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698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 699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党校 70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701
第二章 702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702
河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02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704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705
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06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706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707
中共鞍钢委员会党校 708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08
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709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710
中共第一汽车制造厂委员会党校 710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711
黑龙江青年干部学院 712
哈尔滨市团校 713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13
天津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14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715
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16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716
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17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718
安徽省团校 719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720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 720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 721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 721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722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723
中共胜利油田 东营市委员会党校 724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724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726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分校 726
中共郑州铁路局武汉党饺 727
中共第二汽车制造厂委员会党校 727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28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729
武汉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 729
武汉市团校 730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731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32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732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733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733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34
广州市团校 735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736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市经济干校 737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37
中共成都市委第二党校 740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740
中共重庆市委第二党校 741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 742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743
贵州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43
中共拉萨市委党校 744
中共西安市委党饺 745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 745
甘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746
中共西宁市委党校 747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 747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 748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 748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 749
第三章 750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750
中共邯郸市委党校 750
中共石家庄地委党校 751
中共邢台地委党校 751
中共保定地委党校 752
中共张家口地委党校 752
中共承德地委党校 753
中共沧州地委党校 754
中共廊坊市委党校 754
中共阳泉市委党校 755
中共雁北地委党校 756
中共晋中地委党校 756
中共榆次市委党校 757
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757
中共兴安盟委党校 758
中共伊克昭盟委党校 759
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 759
中共抚顺市委党校 760
中共巴盟委党校 760
中共四平市委党校 761
中共梅河口市委党校 761
中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党校 762
中共白城地委党校 762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 763
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 763
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 764
中共鸡西市委党校 765
中共七台河市委党校 765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766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767
中共淮阴市委党校 767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768
中共嘉兴市委党校 769
中共金华市委党校 769
中共舟山市委党校 770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 771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 771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 772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773
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党校 773
中共六安地委党校 774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 775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775
中共宁德地委党校 776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776
中共龙岩地委党校 777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 777
中共赣州地委党校 778
中共吉安地委党校 779
中共上饶地委党校 779
中共枣庄市委党校 780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781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 781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782
中共菏泽地委党校 783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783
中共黄石市委党校 784
中共襄樊市委党校 786
中共沙市市委党校 786
中共十堰市委党校 787
中共宜昌地委党校 787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789
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790
中共鄂州市委党校 791
中共黄冈地委党校 791
中共荆州地委党校 792
中共郧阳地委党校 792
中共邵阳市委党校 793
中共岳阳市委党校 793
中共益阳地委党校 794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 795
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795
中共南宁地委党校 796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 797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 797
中共百色地委党校 798
中共钦州地委党校 798
中共涪陵地委党校 799
中共南充地委党校 799
中共达县地委党校 800
中共雅安地委党校 801
中共攀枝花市委党校 801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 802
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802
中共安顺地委党校 803
中共毕节地委党校 804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 805
中共曲靖地委党校 805
中共楚雄州委党校 806
中共文山州委党校 807
中共思茅地委党校 807
中共临沧地委党校 808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808
中共昌都地委党校 809
中共云南大理州委党校 809
中共那曲地委党校 810
中共安康地委党校 811
中共商洛地委党校 811
中共张掖地委党校 812
中共甘南州委党校 812
中共临夏州委党校 813
中共海北州委党校 813
中共黄南州委党校 814
中共海西州委党校 814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815
中共哈密地委党校 815
中共喀什地委党校 816
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817
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党校 817
后记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