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1
一 美丽的半岛 1
二 政局的演变 3
三 一步一个台阶的经济发展过程 5
(一)起飞前的准备 6
1.摇摇欲坠——1945年至1953年的经济混乱 6
2.靠“美援”稳住阵脚——经济初步恢复阶段(1953—1961) 10
(二)“汉江奇迹”的实现 12
1.确立自立经济体制——进口替代和向出口导向转变(1962—1972) 12
2.《重化学工业化宣言》——出口工业刺激型转向重化工业刺激型(1972—1980) 18
(三)向先进工业化国家迈进(1980年至今) 21
1.反省产业政策 21
2.民间主导型道路 22
3.实现技术立国 23
四 经济迅速发展的秘诀 24
(一)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 25
(二)输出立国和出口主导型经济 28
(三)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33
(四)建立出口工业区和自由贸易区 36
(五)大搞海外承包,赚取外汇 38
(六)火车头——大企业的作用及其绝招 41
(七)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44
(八)重视农业的发展 48
台湾 53
一 祖国宝岛 53
二 风雨飘摇后的偏安(1144—1963) 54
1.内外交困,一片风雨飘摇 54
2.国际风云变幻,在“美援”支持下得以喘息 56
3.厉行国民党改造,强化统治 57
4.实行土地改革 58
5.初行改革,经济有所恢复 59
三 走上准备经济起飞之路——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53—60年代初) 60
1.台湾的优势:日本占领时期的“遗产”、“美援”和来自大陆的人财物 60
2.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和推行 62
3.国民党的“有计划的自由经济”和“四年计划 63
4.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和不足 65
四 台湾经济的黄金时代和起飞时期(1963-1978年) 66
1.转向出口扩张 66
2.抓住时机,台湾当局积极干预经济建设 68
3.经济起飞的成就及其特点 70
五 工业升级:重化工业阶段(1974—80年代初) 71
1.石油危机下“后有追兵,前无去路”的台湾经济 71
2.当局的经济对策和工业升级口号的提出 73
3.经济转型时期蒋经国的政治革新 75
六 工业升级:高科技工业阶段(80年代初-90年代) 77
1.转向高科技策略性工业 77
2.台湾的经济改革: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 80
3.政治也在转型:从蒋经国到李登辉对国民党的第三次改造 82
七 回顾和展望 86
1.台湾经济将会在动荡和困难中前进 86
2.苦无良策的社会危机 88
3.偏安、分裂,还是走向统 89
新加坡 93
一 花园城市 93
二 经济发展的历程 95
(一)为经济起飞准备跑道 96
1.坐收地利——传统的转口贸易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59) 96
2.学会自己走路——转口贸易到“替代进口”(1959—1967) 98
(二)经济的高速发展 99
1.面向国际市场——转向“出口导向”(1966—1970) 100
2.建成国际性城市——十年经济发展计划(1971-1980) 101
(三) 8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 103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03
2.经济重组计划 104
三 经济腾飞的奥秘 106
(一)伸得长长的国家干预的手 106
1.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106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09
3.尽量缩小社会贫富悬殊 110
4.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 113
(二)因势利导转变经济发展战略 114
(三)兼顾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 118
(四)创造条件,吸收外资 120
1.给予外国投资者以优惠政策 120
2.设立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橱窗 121
3.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121
4.提高外资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 122
5.在吸引外资的宣传上下功夫 122
(五)提高国民素质和生存竞争能力 123
四 从严治理社会秩序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126
(一)从严治理社会秩序 127
1.狠抓廉政建设,立社会风气之先 127
2.用强制的管理手段,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 129
3.从严执法、警民联防,维持社会治安秩序 130
4.从严管理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 131
5.加强对各种社会团体的管理和调控 132
(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133
1.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民道德建设 133
2.倡导各行各业优秀服务,创建精神文明窗口 134
香港 136
一 东方的明珠 136
二 香港经济发展的天时地利 138
1.优越的地理环境,宽松的自由港条件 138
2.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地区 140
3.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 142
三 奉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的港英当局 144
1.杂乱而灵活的政府机构,严格而高效的公务员管理 144
2.积极的“不干预主义” 146
3.干预和不干预的利弊得失 148
四 极具特色的香港经济 150
1.银行比米店多——国际金融中心 150
2.香港经济的血液——对外贸易 152
3.港式资本主义 154
4.自由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经济模式 155
五 从低级到高级的外向型经济进程 156
1.战后复元和转口贸易恢复阶段(1946—1952) 157
2.从轻纺工业到经济起飞——工业化阶段(1952——1970) 158
3.迈向现代化、多元化(1971—1981) 160
4.越上新台阶——从经济多元化走向经济转型(1982年始) 161
六 香港:背靠祖国,内外逢源 162
1.一荣俱荣的大陆与香港经济关系 162
2.“一国两制”的范例 165
3.面对1997年——保持稳定和繁荣 166
“四小龙”的发展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68
一 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68
(一)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69
(二)发展速度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 170
二 抓住时机,科学决策,才能促进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173
(一)只有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高速度 173
(二)实现科学决策的两项基本原则 175
1.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 175
2.根据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经济重心 175
3.“四小龙”科学决策的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176
(三)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过程 178
三 正确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作用 181
四 实行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85
五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88
六 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