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陈先达 1
第一章 引子 1
第二章 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一 18
一 原生命的自然意识 18
二 理性的发萌:神秘感与巫术 24
三 人类原初精神:万物有灵论的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一 29
(一)转换的文化中介 31
1.原始图腾 31
第三章 理性非理性直接同一的破裂 33
一 自然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化 33
2.原始宗教 36
3.原始神话 39
4.原始艺术 42
(二)符号文化系统的形成 46
二 理智理性的确立 47
第四章 理性的必然确定性 51
一 诗性智慧的荷马时代 51
二 理智理性精神的概念显现:人类哲学文化形式的诞生 59
三 宇宙理性观和人本理性观的确立 63
(一)自然宇宙理性观 64
(二)人本理性观 73
1.“人是万物的尺度” 76
2.美德即知识 78
3.理念与真善美同一的设定:人类理性精神概念体系的肇端 80
4.“隐德来希”·精神哲学·理性非理性同一为美德的思想 87
四 理性哲学的精神转向与理性变异的开端 95
五 辩证理性的古典型态:理性非理性的直观辩证同一 100
第五章 理性的异化和变体:宗教理性 102
一 宗教理性:理性的变体 102
(一)教父哲学的宗教理性 108
二 宗教理性的哲学精神及其成果 109
(二)经院哲学的宗教理性 113
(三)宗教理性孕育的科学文化成果 116
三 宗教理性之“恶” 118
一 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 121
第六章 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与理性的觉醒 121
二 理性的觉醒: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124
(一)人文主义 127
(二)路德宗教改革的理性启蒙思想 134
三 人文主义和新教精神的诘问 138
第七章 理性的时代 142
一 理性的大复兴 142
二 近代理性精神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 144
(一)理性经验主义 145
(二)唯理主义 152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开辟了近代理性哲学的新时代 152
2.“追求真观念”——斯宾诺莎的理智拯救说与激情论 158
(三)科学理性理论形态 165
(四)政治理性主义 167
三 近代理性精神的归宿 178
第八章 理性的批判和批判的理性 181
一 精神科学的革命时代:德国理性主义的特性 181
二 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批判:真、善、美之求索 188
(一)纯粹理性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察:何以与因果律和自由律相通 188
1.人为自然立法——纯粹理论理性:因果律 190
2.人为其行为立法——纯粹实践理性:自由律 192
(二)心灵的三种机能: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机能——理性与本能冲突之科学认识的尝试 200
(三)理性与本能矛盾解决的两难境地——道德理想的宗教归宿:信仰、上帝、灵魂不朽 204
三 德国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端 206
四 绝对理性主义:理性的宗教 210
(一)德国理性主义的最高成果:绝对精神的概念体系 211
(二)理性主义大全中的非理性思想 216
五 辩证理性的近代形态:理性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221
第九章 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224
一 时代的转折与精神的转换 224
二 理性主义的悖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兴起 229
(一)德国精神文化的生命意志论倾向与浪漫主义思潮 229
(二)绝对理性主义危机及其瓦解 233
(三)拒斥形而上学以求现象律:实证论的科学哲学思潮 236
(四)非理性主义的人本思潮 239
1.悲观主义的意志论 239
2.“上帝——人”:孤独个体的叹息 242
3.“非纯粹理性批判”——人文科学的新方法:生命·理解论的兴起 248
三 非理性主义的现代转向:尼采思想及其文化政治的影响 251
第十章 现代反理性主义的确立:西方理性和人性的危机 258
一 20世纪反理性主义确立的必然性 258
(一)感性现象界的根源:理性、科学社会化秩序的无序 259
(二)精神文化根源 265
1.反理性主义渊源于宗教伦理精神的衰落和瓦解 265
2.反理性主义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根基 269
3.反理性主义形成于浪漫主义思想家的浪漫精神与忧患意识 274
二 现代反理性主义的形态 276
(一)哲学形态的反理性主义 276
(二)特种心理学的反理性主义 285
(三)现代派文学艺术的反理性主义 290
三 人类精神发展的曲折、循环与超越 295
四 分析时代与现代理性主义 303
第十一章 精神之对立与和谐:新理智主义的确立与反理性主义的衰落 312
一 精神的现代特性:新的融合 313
后记 315
二 新理智主义的特征与反理性主义的否定性 320
(一)符号世界——人类心灵理性与激情的综合 322
(二)理解学——理性非理性同一的世界观 327
(三)结构——无意识理智功能的创造 333
三 精神·生命和谐在X点上 338
结语 谁来解这斯芬克斯之谜的谜?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