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走向结构研究 1
1.1 长时段:中国传统时代 2
1.2 有别于个人、事件史的历史结构研究 4
1.3 传统人口结构:透析传统时代的棱镜 6
2. “中国为人众”--传统人口的规模结构 9
2.1 历代人口统计之谜 10
表 12
表2-1 中国历代户口统计 12
2.2 传统人口规模结构的分期考察 15
2.2.1 先秦时期 16
表2-2 《帝王世纪》中的夏、商、西周三代人口 21
2.2.2 从秦汉到隋唐 36
表2-3 东汉户口的官方统计 43
表2-4 南北朝户口的官方统计 48
表2-5 隋唐时期户口的官方统计 55
2.2.3 从两宋到民国 57
表2-6 北宋户口的官方统计 60
表2-7 宋金对峙时期的户口统计 62
表2-8 明代户口的官方统计 68
表2-9 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及田地数 72
表2-10 清代官方的民数统计 75
图 77
图2-1 1651~1734年人丁、田地数的变动 77
图2-2 清代官方的民数统计 78
表2-11 民国时期的人口统计与估计 79
表2-12 由1953年上溯至1900年的人口估计 82
2.3 具有周期波动机制的增长型人口 83
表2-13 1620~1990中国人口的变动 83
表2-14 历代人口的估计 84
图2-3 1620~1990中国人口及其增长率的变动 88
图2-4 历代人口变动示意图 89
3. 天颂西北,人满东南--传统人口的地域结构 91
3.1 自然地理环境与传统人口分布 92
3.1.1 天倾西北:自然地理大势 93
图3-1 清代自然区划与人口流向 96
图3-2 后天八卦方位图 98
图3-3 汉代疆域与后天八卦 99
表3-1 《说卦》后天八卦方位 102
表3-2 当代中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主要特征 105
3.1.2 人满东南:环境制约人口 106
表3-3 历代人口按自然区划的比较 110
表3-4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户数之比 121
表3-5 清中叶南北方人口分布的变动 121
表3-6 1912~1953年南北人口分布的变动 122
3.2.1 政区沿革:从九州到十八省 123
3.2 传统人口的政区结构 123
表3-7 九州的演变 125
表3-8 《禹贡》九州与八卦方位 126
表3-9 历代政区的数量关系 131
图3-4 中国历代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动 134
3.2.2 因地制宜:“冲繁疲难”四字诀 134
表3-10 中国历代县户口数、每县平均户数及平均口数 137
表3-11 宋代都城及部分府州县镇人口规模 138
4. “三民居一,而五归农”--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 143
4.1 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统一 144
4.2 城乡居民及其社会职业分工 149
4.2.1 编户齐民:士农工商 149
4.2.2 四民之外:贵族、贱民及其他 158
4.3 人口城乡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161
4.3.1 历代人口城乡结构初探 161
7.1 传统婚姻结构 163
表4-1 清中叶杭州府人丁之城乡结构 164
表4-2 清中叶湖州府人丁之城乡结构 164
表4-3 施坚雅对晚清城市人口的估计 165
4.3.2 “三民居一,而五归农” 167
表4-4 清末部分地区四民人口比重 169
表4-5 1949~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及非农业人口比重 171
5. “田大半归富户,民大半皆耕丁”--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 176
5.1 贫富分化与阶级划分 177
5.2 阶级结构的宏观稳定性 182
5.2.1 清代各时期的比较分析 183
表5-1 1720~1750年代直隶获鹿县91甲土地占有分类 187
表5-2 驻防吉林乌拉满洲兵丁的阶级结构 189
表5-4 1905年直隶望都县5村土地占有状况 190
表5-3 1871~1905年间各省佃户及无地户所占比重 190
5.2.2 民国前后期的比较分析 191
表5-5 1905~1924年昆山等县各类农户百分比的变动 192
表5-6 1921~1927年佃农所占百分比 192
表5-7 1925~1937年各地乡村阶级结构 194
表5-8 1934年中国土地的分配 194
表5-9 1933年广西农户土地占有分类 196
表5-10 广西22县48村农户分类 196
表5-11 土改前各地农村土地占有情况 197
表5-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占有状况的综合 200
表5-13 土改前土地占有状况的统计分析 201
5.2.3 乡村阶级结构稳定性原因探析 202
表5-14 占有土地与家庭大小的关系 206
5.3 对一种见解的质疑 208
6.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传统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212
6.1 传统性别结构 213
6.1.1 男女两性之别 213
6.1.2 传统性别结构的历史考察 216
表6-1 考古发掘所显示的男女性别比 218
表6-2 《周礼》九州之男女性别结构 219
表6-4 明代松江府男女人数及性别比的变动 221
表6-3 明初洪武年间部分地区的人口性别比 221
表6-5 清雍正十二年(1734)洛川县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 222
表6-6 清代乾隆年间(1749~1795)人口性别比 223
表6-7 清代嘉庆年间(1799~1820)人口性别比 223
表6-8 清代道光年间(1826~1845)人口性别比 224
表6-9 清光绪初年青县人口性别比 225
表6-10 清末宣统年间(1909~1911)的人口性别比 228
表6-11 民国前期(1912~1928)的人口性别比 230
表6-12 1932~1936年部分地区普查的性别比 231
表6-13 中国传统人口性别比的变动 232
6.2 传统年龄结构 235
6.2.1 成年及老幼之分 235
表6-14 历代法定成丁及老幼年龄 246
6.2.2 传统年龄结构类型探析 248
表6-15 桑德巴氏人口三分法 249
表6-16 明初永州府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 250
表6-17 清乾隆年间(1748~1784)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52
表6-18 清嘉庆年间(1802~1816)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52
表6-20 清光绪初年青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53
表6-19 清道光年间(1826~1837)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53
表6-21 1920~1939年部分乡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 254
表6-22 1932~1936年部分地区人口年龄结构 254
表6-23 1947年部分省市人口年龄结构 255
6.3 性别与年龄结构之间 256
表6-24 中国传统人口少年儿童比重的变动 256
表6-25 清光绪初年青县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 258
表6-26 清代中期部分地区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 259
表6-27 中国传统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260
7.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 263
7.1.1 以?妾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 264
7.1.2 法定婚龄的历史演变 268
表7-1 1928~1933年16省乡村人口男女平均婚龄及出生率 274
表7-2 云南呈贡结婚男女的初婚年龄 275
表7-3 法定婚龄的历史演变 276
7.1.3 实际婚姻状况 277
表7-4 1912年9省市人口婚姻状况 279
表7-5 民国时期部分地区的婚姻状况 280
7.2 传统家庭结构 283
图7-1 家庭类型结构示意 284
图7-2 《周易·家人》卦 286
表7-6 居延汉简所见戊卒家庭人口统计 290
表7-8 七城郊和农村家庭类型结构的变化 292
表7-7 咸丰十一年(1861)山东宁海州家庭类型结构 292
7.3 家庭规模的历史演变 293
7.3.1 八口之家:理想的家庭规模 295
图7-3 八卦父母六子图 298
7.3.2 五口之家:现实的平均户量 299
7.3.3 历代户口及平均户量的考察 301
表7-9 历代户口及平均户量 302
表7-10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各州户口 305
表7-11 北宋崇宁元年(1102)各路户口 306
表7-12 乾隆十八年(1753)各直省户口 310
表7-13 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后部分省区的户口 312
表7-14 清代地方志所反映的户口状况 313
表7-15 清光绪初年直隶青县的户口状况 314
表7-16 民国元年、十七年及二十五年各省区平均户量 315
表7-17 民国时期若干地区的家庭平均人口 317
表7-18 1953~198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户量的变动 318
7.4 家族与世代间隔 320
图7-4 本宗九族五服图 326
图7-5 出嫁女为本宗降服图 327
表7-19 1988~1989年15个村落姓氏家族人口比重 328
8. 近代社会变迁与传统人口结构 329
8.1 宏观结构方面的影响 329
表8-1 1936年前各省乡村人口迁徙方向 333
8.2 微观结构方面的影响 334
9. 附录 339
9.1 附录一 《帝王世纪》摘要--皇甫谧论夏殷周秦汉魏六代人口 339
9.2 附录二 参考文献要目 342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