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1
卷一 3
一、老子和孔子 3
二、中国精神的主体 4
三、中国精神的起点 7
四、精神的能构造性 12
五、自觉与非自觉的精神 15
六、构造性文明与宗教文明 17
七、构造性的几个性质 20
八、构造性文明与纯粹悲剧性 25
九、什么是纯粹悲剧性 27
十、构造与巫术作为对立面 31
卷二 41
十一、无限直观 41
十二、伪悲剧 44
十三、纯粹悲剧结构的现实性和超越性 46
十四、哥德尔定理与西方文明的危机 49
十五、性格英雄与情节英雄 52
十六、“道法自然”解 55
十七、纯粹宗教情感与无限直观 57
十八、无限与崇高感的关系 61
十九、无限的“指物学”表示 63
卷三 67
二十、大同精神的两个方面 67
二一、构造性文明的帝国阶段 75
二二、艺术上的大同风格 84
二三、两种文明在建筑上的表现 87
二四、文明精神的政治特征 90
二五、墨经逻辑的意义 93
二六、墨经几何学的意义 100
二七、战国人构造的科技文明 105
二八、战国人构造的神话与学术 109
卷四 119
二九、主体的哲学与主体的精神 119
三十、本体的内在旋律是酒神精神 123
三一、递归的思维方式 127
三二、道 136
三三、无为问题和终极境界 140
三四、无限的本体论 146
卷五 153
三五、后战国时代的中国人 153
三六、焦虑的产生 156
三七、焦虑之后的逃避 162
三八、神韵世界 166
三九、大同风格与太平风格 169
四十、道德与伦理的区别 172
四一、唐文明对战国文明的异己性 177
四二、中国文明第二个浪潮的失败 180
四三、太平风格的人 187
四四、狂人和后悲剧精神 191
四五、中国文明异化的过程 201
四六、中国文明异化的根源 208
四七、广义巫术 214
四八、神韵巫术 226
卷六 237
四九、中国精神是大同精神 237
五十、西方精神的实质 241
五一、日神方式与酒神方式的新定义 251
五二、战国与希腊两种美学 256
五三、战国大同精神和音乐精神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