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一、电视摄像和录像设备的发展概况 1
(一)摄像机的发展概况 1
(二)录像机的发展概况 4
(三)摄录机的发展概况 6
(四)家用摄录机 8
(五)新格式摄录机 10
二、应用电视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 11
(一)系统的分类 12
(二)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 13
(三)系统中摄像机、监视器的选用 16
(四)系统中其他设备的配置 19
(五)应用电视系统的同步 20
(六)应用电视系统中信号的传输 21
第一部分 原 理 23
第一章 彩色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23
第一节 与电视摄像机有关的光学知识 23
(一)关于色度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23
(二)光学系统 32
第二节 电视摄像管 42
(一)概述………………………………………………………………………………………………(42)(二)光电导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 42
(三)摄像管工作性能的改进…………………………………………………………………(49)(四)各种类型的摄像管 ( 54
(五)摄像管的最新发展 57
第三节 固体摄像器件 58
(一)概述 58
(二)固体摄像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59
(三)固体摄像器件实例 62
(四)“开花”及“拖尾”现象 76
(五)EIT-CCD摄像器件 78
第四节 摄像机的扫描电路 79
(一)场扫描电路 79
(二)行扫描电路 82
(三)固体摄像器件的扫描 86
第五节 摄像机的视频电路 91
(一)前置放大器 91
(二)箱位电路 101
(三)γ校正电路 103
(四)轮廓校正电路 105
(六)彩色编码电路 108
(五)矩阵电路 108
第六节 彩色电视摄像机 109
(一)三管(板)彩色摄像机 109
(二)单管(板)彩色摄像机 113
第二章 录像机原理 130
第一节 录像机的录放原理 130
(一)磁记录原理 130
(二)重放原理 131
(三)消磁原理 132
(四)偏磁原理 133
(五)记录波长 135
第二节 盒式录像机的技术特征 137
(一)提高上限记录频率的方法 137
(二)提高视频频带宽度的方法 138
(三)正确地复现彩色信号 140
(四)盒式录像机视频磁头的扫描方式 142
(五)高密度记录 143
(六)方位角记录和色度串信的消除 143
(七)录像机的互换性 148
(九)盒式录像机的基本组成 149
(八)音频系统 149
第三节 视频磁头与视频磁带…………………………………………………………(150) 150
(一)视频磁头 150
(二)视频磁带 152
第四节 盒式录像机的伺服系统 153
(一)磁头鼓伺服系统 153
(二)主导轴伺服系统 156
第五节 录像机的录放系统 157
(一)图像信号记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57
(二)图像信号重放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59
第六节 录像机的机械系统 163
(一)机械系统的主要任务 163
(二)各部分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动作原理 164
第七节 录像机的系统控制 167
(一)什么是系统控制电路 167
(二)系统控制的主要功能 167
(三)系统控制的输入电路 169
(四)系统控制的输出电路 175
第八节 家用录像机的新技术 179
(一)HQ(高图像质量)技术 180
(二)VHS Hi-Fi技术 182
(三)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184
(四)录像机新格式 185
第九节 VO-5850P录像机的主要特点和原理 190
(一)概述 190
(二)视频系统 196
(三)音频系统 210
(四)伺服系统 211
(五)控制系统 221
(一)概述 228
(二)编辑方式 228
第三章 编辑机 228
第一节 编辑原理 228
(三)编辑定时与电子自动编辑 229
第二节 RM—440编辑机系统结构 234
(一)系统结构 235
(二)时间计数器 236
(三)键盘和搜索盘 242
(四)输入/输出接口 247
第一节 彩色监视器的分类 251
第四章 彩色监视器原理 251
第二节 彩色显像管 252
(一)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 252
(二)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 254
(三)自会聚彩色显像管 255
(四)彩色显像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62
第三节 彩色监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71
(一)技术参数指标 271
(二)使用功能指标 284
第四节 彩色监视器的关键电路分析 292
(一)概述 299
第五节 CRT终端显示器 299
(二)显示器字符容量、频带密度和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303
第二部分 配接与操作 特技机 313
第五章 配接概论、1/2英寸(VHS型)和3/4英寸(U-matic型)摄录编 313
设备的配接与操作 313
第一节 配接概论 313
(一)录像设备 313
(二)监视设备 313
(三)摄像设备 315
(四)配接实例 315
第二节 DXC-M3APK彩色摄像机 321
(一)特性 322
(二)各控制器的位置和功能 323
(三)摄像机的安装 328
(四)供电电源 330
(五)调整 331
(六)工作 334
(七)用于演播室工作 339
(八)DXC-M3APK技术指标 340
(一)特点 341
第三节 VO-6800PS便携式录像机 341
(二)各部件、控钮及其功能 342
(三)供电电源 345
(四)录像 346
(五)组合录制 348
(六)录制电视节目 348
(七)音频复制 349
(八)播放磁带 351
(九)视频磁头清洁 351
(一)概述 352
第四节 VO-5850P编辑录像机 352
(二)VO-5850P录像机面板控制器介绍 353
(三)VO-5850P录像机背板各部分介绍 356
(四)录像和放像 358
第五节 RM-440自动编辑控制器 363
(一)概述 363
(三)基本操作程序 364
(三)精确操作程序 370
第六节 VO-9850P编辑录像机 374
(一)概述 374
(二)新型录像/放像系统(SP系统) 375
(三)VO-9850P录像机面板控制器介绍 377
(四)VO-9850P录像机背板控钮介绍 382
(五)关于视频盒式磁带 384
(六)录像和放像 385
(七)编辑方式 393
第七节 SONY RM-450CE编辑控制器 397
(一)概述 397
(二)部件位置及控制功能 398
(三)设备连接与安装方法 402
(四)编辑前的准备 402
(五)自动编辑 404
(六)错误信息 411
(七)放障排除 411
(八)规格 412
第六章 SEG-2000AP特技效果发生器 413
第一节 SEG-2000AP特技效果发生器的系统功能和技术参数 413
(一)SEG-2000AP特技效果发生器的系统功能 413
(二)技术参数 416
第二节 系统控制 417
(一)单片机PPD8748控制系统 417
(二)功能?开关与键盘扫描 422
(三)机外输出数据锁存器 424
第三节 特技视频电路 431
(一)输入切换电路 431
(二)切换控制电路 434
(三)特技电路 436
第四节 特技脉冲产生电路 443
(一)锯齿波产生电路 443
(二)预消隐脉冲叠加电路 444
(三)环边/软边限幅电路 445
(四)外键脉冲产生电路 446
(一)H相位比较电路 447
第五节 相位指示系统 447
(二)同步分离电路 448
(三)H相位显示 448
(四)SC相位比较与显示 451
第六节 彩色背景电路 453
(一)副载波(SC)移相电路 454
(二)R-Y轴色差信号和B-Y轴色差信号电路 454
(三)色同步脉冲(BF)叠加电路 454
(五)Y/C混合电路 457
(四)B-Y/R-Y平衡调制器(IC8、IC9) 457
第七节 SEG-2000AP调整 458
(一)同步发生器调整 458
(二)特技控制脉冲调整 460
(三)扫换系统校准 465
(四)相位指示系统校准 470
(五)彩色背景系统校准 473
(六)特技系统校准 480
(一)特点 507
第一节 特点、性能和系统构成 507
第七章 FP-Z31A便携式彩色摄像机使用、原理和调整 507
第三部分 调试和维修 507
(二)规格 509
(三)额定值 510
(四)系统构成举例 510
第二节 使用与操作 512
(一)各部分说明 512
(二)操作方式与使用注意事项 517
(三)摄像机使用过程中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529
(四)变焦镜头(J15×9.5B4KPS) 533
(五)更换镜头时,摄像机与镜头的调整 535
(六)RE-80话筒的安装 536
第三节 电路说明 537
(一)预放单元——PRA UNIT 537
(二)摄像管控制单元——TC UNIT 539
(三)视频处理1单元——PRC-1 541
(四)轮廓校正单元——DTL UNIT 544
(五)视频处理2单元——PRC-2 UNIT 546
(六)PAI制编码单元——ENC-P UNIT 549
(七)PAI制同步发生器——SG-P UNIT 551
(八)中心单元——CENT UNlT 554
(九)中心附加板单元——CENT SUB UNIT 555
(十)自动调整单元——ASU UNIT 556
(十一)电源单元——PWR UNIT 558
(十二)偏转/偏转附加板单元——DEF/DEF SUB UNIT 559
(十三)辅助单元——AUX UNIT 559
(十四)话筒单元——MIC UNIT 562
第四节 维修和检测 563
(一)各组件的触及 563
(二)摄像管和线圈组件的拆卸 566
(三)清理色温滤色镜 568
第五节 摄像机的调整 570
第六节 故障检查流程图 589
(一)无视频、无同步 589
(二)同步正常但无视频 589
(三)图像颜色不正常 590
(四)分辨率不够 590
(五)摄像机工作不正常 591
(六)自动白不正常 591
(七)自动黑调整不正常 591
(八)自动黑不正常 591
(九)自动中心调整不起作用 592
第八章 VO-5850P录像机的调试和维修 593
第一节 概述 593
(一)维修用的工具和设备 594
(二)机箱的拆卸 595
(三)带盒舱的拆卸 597
(四)无RM-440时将机器置10倍速搜索状态的方法 598
第二节 机械部分的调整 599
(一)联动部件的位置调整 599
(二)反张力和转矩调整 616
(三)走带通道的调整 620
第三节 电气部分的调整 630
(一)电源调整 630
(二)伺服系统调整 631
(三)音频系统调整 636
(四)视频系统调整 638
(五)旋转消磁电流调整 656
第四节 主要部件更换方法 657
(一)上鼓组件的更换 657
(二)磁鼓组件的更换 657
(五)S穿带辊的更换 658
(四)CTL重放磁头的更换 658
(三)主导轴电机的更换 658
(六)穿带环上磁带导柱的更换 659
(七)刷针的更换 660
(八)主要部件更换后的调整项目表 660
第五节 故障处理 661
(一)控制系统的故障处理 661
(二)走带系统的故障处理 667
(三)伺服系统的故障处理 667
(四)视频系统的故障处理 668
第一节 概述 669
第九章 VM-14PSN彩色监视器的维修 669
第二节 彩色监视器彩色制式自动识别转换电路的原理分析 672
(一)50赫/60赫场频识别电路 676
(二)NTSC3·5?和NTSC4·43识别电路 678
(三)PAL/SECAM识别电路 682
第三节 故障处理 686
(一)检查和排除故障的步骤 686
(二)检查故障的流程 687
(二)电缆电视系统的构成 691
(一)电缆电视的发展 691
第十章 电缆电视系统 691
第一节 综述 691
第四部分 电缆电视系统和附录 691
第二节 系统的性能参数 694
(一)视频性能参数 695
(二)射频性能参数 696
(三)性能参数表 699
第三节 接收天线的工作原理 700
(一)常用接收天线的种类 700
(二)天线的接收电平 703
(三)天线的架设 704
(四)计算实例 705
第四节 电缆电视系统的设备 705
(一)天线放大器 705
(二)宽频带放大器 708
(三)频道放大器 714
(四)频道变换器和频道处理器 715
(五)调制器 717
(六)混合器 719
(七)分配器 720
(八)分支器及串接单元 721
(九)接收机变换器 723
第五节 前端的组成 724
(一)直接混合型前端 724
(二)频道放大器混合型前端 725
(三)处理器混合型前端 727
(四)实际的前端设备组成 727
第六节 传输网的组成 731
(一)干线的组成 731
(二)同轴电缆的特性 732
(三)典型段的分析 733
(四)电平的考虑 735
(五)供电 736
第七节 用户分配电路 736
(一)用户分配电路的公式 737
(二)无源部件的规格 738
(三)用户输出口的安全问题 740
第八节 维护和修理 740
附录1:专业用三板CCD摄像机性能对照表 742
附录2:专业用三管彩色摄像机性能对照表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