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论文摘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惠吾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1105·81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

一、总论 3

(一)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3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不应是五四运动 3

2.中国现代史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4

(二)中国现代史的体系问题 6

1.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对象 6

2.中国现代史研究须注意政治上的严肃性 7

3.中国现代史的科学体系 8

1.加强党史的宏观与微观的研究 9

(三)中共党史的若干问题 9

2.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在党的“四大”上已初步形成 10

3.如何看待党史上的两条路线斗争? 12

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各个阶段党员数统计 15

5.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没有第三方面军? 15

(四)关于毛泽东思想问题 16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

2.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 18

3.刘少奇对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21

(五)其他 22

1.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2

2.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24

3.中国工人运动的特点 27

4.陈独秀与托派的关系 29

5.王稼祥从遵义会议到“七大”前对党作出的重大贡献 32

6.应该正确评价项英的功过 34

7.彭湃的革命思想的发展 35

8.对张作霖的评价应实事求是 38

9.关于孔祥熙的出身问题 40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期 43

2.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内容和特点 43

(一)新文化运动 43

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43

3.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新思潮”的内容 45

4.对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这两个口号的分析 47

5.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彻底的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含义 49

6.五四时期反封建主义的历史局限 50

7.五四爱国运动后文化运动的性质问题 52

8.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英勇战士 54

9.胡适在五四时期起了反封建的作用 56

10.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的积极贡献 57

11.胡适宣传实验主义具有两重性 59

12.吴虞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是反封建的勇士 60

13.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赞助者和保护者 61

(二)五四爱国运动 63

1.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山东的原因 63

2.五四运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问题 64

3.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了五四运动 65

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从五四运动发端 66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8

1.中文报刊上有关《资本论》和马克思译名的最早记载 68

2.李大钊最早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基础 69

4.要实事求是地评论“问题与主义”之争 70

3.“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 70

5.陈独秀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73

6.陈独秀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者 74

7.陈独秀开始从急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但没有完成这种转变 76

8.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初版时间 77

(四)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78

1.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建设 78

2.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79

3.关于旅欧团组织的名称和机构 81

4.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青年团的组织 83

5.“一大”前留法学生中无共产党小组 84

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 86

7.中共“一大”时的党员名单 87

8.党的“一大”召开的日期 88

9.党的纪念日“七一”的由来 89

10.党的“一大”代表为十三人 91

11.出席“一大”人数为十三人,代表为十二人 91

12.出席“一大”代表中有徐州、南京的代表各一名 93

13.党的“一大”的议题 94

14.党的“一大”有路线斗争吗? 96

15.《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本、英文本的来源 97

16.党的“一大”为什么选陈独秀当中央局书记? 97

17.陈独秀从何时称为党的总书记? 99

18.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 100

19.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哪些人? 101

20.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 102

2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创始人之一 104

22.蔡和森是我党历史上传播列宁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的第一人 107

23.李达的建党的活动 108

24.中共“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名单 111

25.1922年4月的西湖会议并不存在 113

(五)工农运动的兴起 115

1.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若干问题 115

2.最早具体领导安源工运的是李立三 117

3.代表安源路矿工人谈判并签订协议的是李立三 118

4.京汉铁路大罢工的领导问题 118

5.二七大罢工的缺点和错误 119

6.浙江肖山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农民运动 120

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25

(一)国民党的改组 125

1.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坚决态度 125

2.国民党改组若干史实 125

3.三大政策概念的首次提出 127

4.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具有两重性质的革命联盟 129

5.国民党改组后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131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 132

1.马林联络孙中山的经过 132

2.对1922午8月孙文、越飞会谈的质疑 133

3.国共合作的思想酝酿 134

4.在中共“三大”上国共合作问题发生争论的根源 135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策略问题 136

6.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历史经验 139

7.李大钊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贡献 141

8.廖仲恺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144

1.瞿秋白与五卅运动 146

(三)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146

2.华侨捐款支援五卅运动 147

3.五卅运动中思想文化界的一场论战 148

4.省港大罢工中的周恩来和毛泽东 151

5.省港罢工委员会与革命法制 152

6.省港大罢工的历史作用 153

(四)北伐战争 154

1.北伐军在江西战场胜利的意义 154

2.北伐战争在浙江 155

3.华侨在北伐战争中的贡献 157

1.武汉国民政府是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的政权 158

(五)武汉国民政府 158

2.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制建设 160

3.汉口英租界是武汉政府收回的 162

4.汉口英租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收回的 163

5.武汉政府继续北伐是战略错误 165

6.武汉政府时期工运“左”倾错误的特点 166

7.武汉时期的邓演达 168

(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70

1.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各阶级分析的三个阶段 170

2.中国共产党何时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71

3.中共“四大”为什么能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73

4.瞿秋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175

5.无产阶级发动和领导了第一次大革命 176

6.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武装 178

(七)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 181

1.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的标志 181

2.陈独秀的家长作风 183

3.瞿秋白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 185

4.国民党“二大”的两个问题 187

5.武汉工人纠察队交枪是一个右倾投降主义事件 189

6.武汉工人纠察队交枪是必要的妥协 191

7.陈独秀的错误不能都归之于共产国际 192

(八)其他 193

1.孙中山遗嘱问题 193

2.国家主义派 194

3.1926年全国农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 195

4.十万农军包围长沙 196

5.围攻长沙的农军没有十万 197

6.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影响 198

7.李达在湖南的理论活动 199

1.南昌起义是党中央提出和决定的 205

(一)南昌起义 205

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05

2.南昌起义最早是由在九江的同志提出来的 206

3.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 208

4.南昌起义的目标是实现土地革命 208

5.南昌起义实际上没有开展土地革命 209

6.南昌起义在实践中提出了我党工作重点转移问题 211

7.起义军南下目标是到东江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212

8.起义军南下目标是夺取广州,重行北伐 213

(二)八七会议 215

1.八七会议是怎样决定召开和组织筹备的? 215

2.八七会议的几个问题 216

3.八七会议没有选举瞿秋白为总书记 218

4.中共中央机关何时由汉口迁至上海 219

(三)广州起义 220

1.广州起义的历史地位 220

2.广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221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22

1.关于我党放弃国民党旗帜的问题 222

2.何时确定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 224

3.中央苏区的名称出现于何时? 224

4.中央苏区的形成及其范围 225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怎样形成的? 226

(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26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27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28

(六)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 230

1.“二战”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230

2.党的地权政策的演变 231

3.党对富农的政策 232

4.分配土地的标准问题 234

1.周恩来对立三路线的批评和斗争 235

(七)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 235

5.查田运动是“左”倾机会主义的产物 235

2.毛泽东对立三路线始终没有赞同,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237

(八)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39

1.王明是怎样上台的? 239

2.王明路线在中央苏区的贯彻及其危害 241

3.鄂豫皖苏区肃反扩大化问题 242

(九)红军的若干问题 244

1.“二战”时期我军的名称演变 244

2.古田会议决议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245

4.十六字诀是毛泽东概括总结出来的 247

3.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朱德提出来的 247

5.如何评价红三军团第一次攻打长沙 249

6.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并非冒险主义 250

7.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的确立 251

8.榜罗镇会议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 253

(十)富田事变 253

1.富田事变不是AB团反革命暴动 253

2.富田事变是冤案、错案 255

3.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 255

4.富田事变的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256

1.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258

(十一)遵义会议 258

2.遵义会议上是否推举张闻天为党中央总书记并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260

(十二)国民党改组派 261

1.改组派的形成 261

2.改组派是国民党内的一个既反共又反蒋的政治派别 263

3.改组派是与蒋介石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集团 265

4.改组派瓦解的原因 266

(十三)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267

1.蒋桂战争爆发的原因 267

2.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的原因 268

1.福建事变的历史意义 269

(十四)福建事变 269

2.福建事变领导人梦想走中间道路 270

3.“计口授田”的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271

(十五)西安事变 272

1.西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72

2.中国共产党采取“逼蒋抗日”方针是有客观根据的 273

3.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 273

4.苏联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274

5.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我党独立自主的政策 275

1.在九·一八事变中美国由消极观望转变为比较积极地同日本侵略者对抗 277

(十六)其他 277

2.关于《救国时报》的创刊及其发行 279

3.张学良东北“易帜”的进步作用 280

4.邓演达的政治主张 281

五、抗日战争时期 285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政治路线 285

1.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是什么时候从组织上确立的 285

2.周恩来在抗战时期的理论贡献 285

3.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路线 288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289

1.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的转变过程 290

(二)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的转变过程 290

2.抗战初期华北八路军的战略方针 292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94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294

2.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295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形成过程 298

4.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谈判 299

5.武汉失守前后国共两党间的谈判 300

6.国共两党公祭黄帝陵 301

7.刘少奇正确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02

8.陈毅在黄桥战役中争取中间势力 303

(四)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制度 304

1.抗战初期八路军战绩考证 304

2.抗战初期八路军政治委员制度的取消及其恢复 305

3.人民军队“八大员”称呼的由来 305

4.新四军抗战六年战绩总计(1938年5月至1943年7月) 306

5.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组织简况 307

(五)百团大战的评价 308

1.百团大战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308

2.百团大战的成绩是主要的 310

3.百团大战是否有必要发动? 312

4.日本军官对百团大战的看法 314

1.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是否是国民党指定的路线? 315

(六)关于皖南事变的几个问题 315

2.项英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其成为新四军在皖南失败的祸根 317

3.叶挺“被俘”问题 318

4.项英、周子昆遇难真相 319

5.周恩来在皖南事变中争取国际舆论的斗争 320

(七)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322

1.抗日根据地内民主与法制的历史特点 322

2.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 323

3.陕甘宁边区的合作社经济 324

1.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 325

(八)减租减息运动 325

2.减租减息工作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 326

3.减租减息带来的重大变化 327

4.山东减租减息的特点 328

(九)黄桥决战和黄崖洞保卫战 329

1.黄桥决战是人民军队军事政治双重胜利的光辉战例 329

2.八路军总部在黄崖洞的保卫战是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330

(十)东北抗日联军 331

1.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 331

2.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 333

3.杨靖宇牺牲真相 334

1.救国会史略 335

(十一)爱国民主党派 335

2.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与意义 337

(十二)国民党战场和国民党的反共妥协政策 339

1.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的评价 339

2.抗战后期蒋介石的反共独裁政策 340

3.汪精卫集团投敌与蒋介石的关系 341

4.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 342

(十三)日伪的活动 344

1.日伪时期的“新民会” 344

2.日伪“清乡活动”的特征 345

1.挑起侵华战争的日本华北驻屯军 346

(十四)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346

2.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经济侵略的特点 348

3.日本侵略者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无法抵赖 348

(十五)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350

1.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350

2.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评价的原因 352

(十六)其他 353

1.王公度之死实由桂系内部倾轧所致 353

2.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的开端 354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抢救运动 356

4.新四军的一张通告 358

5.新四军在岩寺期间的情况 359

6.海固回民起义 360

7.太湖游击队的历史及其作用 362

六、解放战争时期 365

(一)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口号 365

1.“和平民主新阶段”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 365

2.“和平民主新阶段”是正确的口号 366

3.“和平民主新阶段”是中共中央对政协会议结果的概述 367

4.“和平民主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口号 368

5.中共中央一系列文件中和领导人谈话中提出、沿用“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查证 369

1.在政协和停战谈判中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中间势力 371

(二)和平谈判斗争 371

2.“停战协定”签定的时间 373

(三)民主党派 375

1.中国民主同盟的解散和新生 375

2.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始末 376

3.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377

4.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及其破产 379

(四)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反攻和决战 380

1.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 380

2.毛泽东关于战略反攻和进攻的理论 382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384

4.刘仁在战略决战时的特殊贡献 386

5.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 387

(五)土地改革和整党 389

1.《五四指示》体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步骤 389

2.中国共产党的土地路线和土地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如何正确看待土改中的“左”倾错误 390

3.土改中的“左”倾偏向 391

4.土改中右倾和“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其很快被纠正 393

5.1947年土改中犯“左”的错误最严重的是康生 394

6.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与平均主义有原则区别 395

7.中国共产党在土改中对农民的平均主义要求的限制和纠正 396

8.“平分土地”的口号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398

9.刘少奇领导制定的整党方针是正确的 399

(六)统一战线 400

1.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贯彻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400

2.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蒋管区工作的指示 401

(七)其他 403

1.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几点认识 403

2.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的活动 404

3.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 405

4.中苏条约使国民党取得接收东北主权的合法地位 406

5.一二·一惨案真相 406

编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