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1
序言 1
第一章 早期的压铸技术 1
§1-1 从永久型铸造到压铸 1
目录 1
§1-2 压铸技术的发展 2
第二章 压铸金属与合金 8
§2-1 压铸合金凝固特点 8
§2-2 合金的选择 10
第三章 铝及其合金的生产 13
§3-1 铝的储藏及其提炼 13
§3-2 废料回收 14
§3-3 再生铝合金的生产 15
§4-2 变质处理和激冷的影响 18
第四章 铝合金压铸 18
§4-1 铝-硅合金相图 18
§4-3 铝-硅-铜合金 22
§4-4 铝-硅合金中铜的作用 23
§4-5 其它元素的影响 24
§4-6 发动机汽缸体的压铸 25
§4-7 过共晶铝-硅合金 27
§4-8 铝-镁合金 27
§4-9 其它铝合金 28
§4-10 铝铸件 29
§4-11 压铸转子 30
第五章 铝代替铸铁 34
§5-1 铝代替铸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4
§5-2 铝代替铸铁与节能的关系 35
第六章 硅 37
§6-1 硅的特性 37
§6-2 硅的冶炼 37
第七章 铝合金的熔化设备 39
§7-1 熔化的能耗和金属的损耗 39
§7-2 金属液的输送 40
§7-3 大批量的金属熔化 41
§7-4 反射炉 41
§7-5 双能源反射炉 43
§7-6 浸入式坩埚大批量熔化炉 43
§7-7 辐射炉 44
§7-8 倾转式坩埚炉 45
§7-10 无芯感应炉 46
§7-9 感应电炉 46
§7-11 无芯活动式感应炉 48
§7-12 液态金属到压铸机的运送 48
§7-13 熔化-保温炉 49
§7-14 炉子的效率 49
§7-15 保温炉 50
§7-16 电阻保温炉 51
§7-17 电辐射保温炉 51
§7-18 炉子的绝热 52
第八章 铝合金中的夹杂物和硬点 53
§8-1 夹杂物的来源与分类 53
§8-2 氧化铝 53
§8-3 金属间化合物 54
§8-4 防止氧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偏析 56
§8-5 自动化的问题 57
§8-6 夹杂物产生的其它原因 58
第九章 锌和锌合金 60
§9-1 概述 60
§9-2 热冶炼方法 60
§9-3 压铸锌合金的发展 61
第十章 锌合金的冶金学 65
§10-1 锌合金的结晶 65
§10-2 锌铝合金中添加铜的作用 66
§10-3 镁 66
§10-5 杂质的影响 67
§10-4 铁的影响 67
§10-6 正常时效期间的收缩 68
§10-7 锌合金压铸件质量标准设计 69
§10-8 锌合金压铸厂的冶金控制 69
§10-9 压铸厂生产锌合金 70
§10-10 锌合金的物理性能 71
§10-11 机械性能 71
§10-12 低温性能 72
§11-1 概述 74
第十一章 锌合金压铸件 74
§10-13 腐蚀性条件下的锌合金压铸件 74
§11-2 薄壁压铸及其新技术 77
§11-3 合金的发展 80
第十二章 锌合金熔炼工艺 82
§12-1 锌合金锭 82
§12-2 中心熔化炉 82
§12-3 其它的熔化用炉 83
§12-5 流槽装置 84
§12-4 锌合金液的输送 84
§12-6 废料的熔化 85
§12-7 电镀锌合金废料的熔化 86
第十三章 锌合金压铸件的低温调整 88
§14-1 铅及其性能 92
第十四章 低熔点合金 92
§14-2 铅基合金冶金学 93
§14-3 蓄电池中的铅合金压铸件 94
§14-4 锡合金压铸件 96
§15-1 镁的提炼与应用 98
第十五章 镁及其合金 98
§15-2 压铸镁合金冶金学 100
§15-3 大众汽车公司的镁合金压铸件 102
§15-4 镁合金压铸车轮 103
§15-6 镁合金的压铸 104
§15-5 其它镁合金 104
§15-7 用于镁合金的冷室压铸机 106
§15-9 冶金控制 107
§15-8 镁合金的配送 107
§15-10 铍在压铸镁合金中的作用 109
§15-11 镁的烧损 109
第十六章 黄铜压铸 112
§16-1 铜及其提炼 112
§16-2 压铸黄铜的冶金学 113
§16-3 合金元素 113
§16-4 黄铜压铸合金 114
§16-5 压铸生产 115
§16-6 脱锌 117
§16-8 冶金控制 118
§16-7 氧化锌的聚积 118
§16-9 压铸型及型芯材料 119
§17-1 概述 121
第十七章 黑色金属压铸 121
§17-2 压铸型材料的发展 122
§17-4 压射装置 123
§17-5 金属液的供应 123
§17-3 型芯和顶杆 123
§17-6 未来的预测 124
第十八章 金属自动输送系统 126
§18-1 概述 126
§18-2 气压系统 127
§18-3 浸入式机械泵 128
§18-4 机动送料勺 128
§18-5 液体金属的电磁输送 130
§18-6 真空输送系统 131
§18-7 其它运送金属方法 132
§19-2 熔剂处理 134
第十九章 金属液的净化处理 134
§19-1 概述 134
§19-4 压铸厂内的金属处理 135
§19-3 再生铝合金的处理 135
§19-6 镁合金 136
§19-5 锌合金 136
§19-7 黄铜 137
§19-8 去气 137
§19-9 烟尘的收集及处理 138
第二十章 金属损耗的测量 141
§20-1 减少金属损耗的途径 141
§20-2 金属平衡表 142
第二十一章 压铸机的冶金学 145
§21-1 概述 145
§21-2 冷室压铸机的压射室和柱塞 147
§21-3 液压工作液 148
第二十二章 检测装置 150
§22-1 概述 150
§22-2 金属液的控制 151
§22-3 锁型力 152
§22-4 柱塞的速度和位移 152
§22-5 柱塞压力 153
§22-6 液压工作液的温度 154
§22-7 液压工作液 154
§22-10 压铸型内的压力 155
§22-9 压铸型温度及其冷却液 155
§22-8 压铸机的循环时间 155
§22-11 测量方法 155
§22-12 炉况 156
§22-13 金属分析 157
§22-14 压铸机工况 157
§22-15 柱塞的压力和位移 158
§22-16 压铸机的锁型力 160
§22-17 压铸型的温度 161
第二十三章 润滑材料的发展 163
§23-1 润滑剂的作用与要求 163
§23-2 早期的压铸型表面润滑剂 163
§23-4 新式喷涂用的压铸型表面 164
润滑剂 164
§23-3 膏状润滑剂的发展 164
§23-5 压铸型表面的润滑技术 166
§23-6 压铸型润滑剂的选择 167
§23-7 压铸型表面润滑剂的应用 168
§23-8 柱塞润滑剂 170
§23-9 压铸机润滑剂 170
§23-10 润滑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71
§23-11 润滑剂未来的发展 171
§24-1 压铸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73
第二十四章 压铸的新发展 173
§24-2 真空压铸 174
§24-3 无松孔的压铸 176
§24-4 半固态金属的压铸 179
第二十五章 压铸模具 185
§25-1 概述 185
§25-2 低合金钢与铸铁零件 186
§25-3 压铸型嵌块 187
§25-5 电铸压铸型嵌块 188
§25-4 锌合金用压铸型嵌块 188
§25-6 黄铜压铸用的压铸型 189
§25-7 型芯 189
§25-8 马氏体时效钢 190
§25-9 冷却通道 191
§25-10 顶杆 192
§25-11 高熔点耐热合金 192
§25-13 钼合金 193
§25-12 钨合金 193
§25-14 镍铬系耐热合金(尼孟合金 194
Nimonic) 194
第二十六章 压铸型的热疲劳 196
§26-1 概述 196
§26-2 疲劳失效 200
第二十七章 压铸型钢的热处理 204
§27-1 概述 204
§27-2 消除应力 205
§27-4 淬火 206
§27-3 预热 206
§27-5 回火 207
§27-6 热处理设备 207
§27-7 真空热处理 209
§27-8 按热处理要求设计压铸型 210
第二十八章 钢的表面处理 212
§28-1 概述 212
§28-2 氮化 212
§28-3 氮碳共渗 213
§28-4 渗金属 214
§28-5 渗碳与碳氮共渗 215
第二十九章 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 217
§29-1 概述 217
§29-2 锌合金压铸件的表面保护层 217
§29-3 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保护层 219
§29-4 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保护层 221
附录 计量单位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