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1
中译者序 1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6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使命与党性 9
第二章 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7
第一节 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19
第二节 外部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3
第一节 社会及其规律的概念,社会规律起作用与被利用的机制 35
第三章 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35
第二节 社会学规律及其基本类型 42
第四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52
第一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的定义 52
第二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产生 56
第三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分化 59
第四节 社会意识的功能 64
第五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专门化 65
第六节 社会意识在科学基础上的综合 69
第一节 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 73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73
第二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77
第三节 生产力发展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 83
第六章 科技革命的哲学--社会学问题 91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实质 91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 100
第三节 资产阶级对科技革命的看法 105
第七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108
第一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范畴 109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14
第三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特点 119
第八章 社会经济形态 123
第一节 概念的定义 124
第二节 社会经济形态是历史进步的阶段 127
第三节 超越前一个经济形态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可能性 130
第四节 旨在反对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某些现代资产阶级学说 132
第九章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40
第一节 经常起作用的社会动力 140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动力 145
第三节 对抗形态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14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 150
第十章 社会革命是由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规律 156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中的进化与革命 156
第二节 进行革命的条件;革命的基本规律 161
第三节 革命过程的辩证法: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 166
第四节 社会革命的历史类型:社会主义革命 170
第五节 现代世界革命的进程 175
第十一章 发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问题 1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180
第二节 发达社会主义的最一般特征 184
第三节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期 192
第十二章 社会的政治体制 195
第一节 社会政治体制的概念 195
第二节 阶级对抗社会的政治体制 198
第三节 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 204
第十三章 文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13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213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以往文化遗产的态度 218
第三节 在精神文化中民族的与国际主义的东西的辩证法 221
第一节 “社会意识结构”的概念 228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的结构 228
第二节 日常意识与理论意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 229
第三节 社会意识、集团意识与个人意识 242
第十五章 社会与个人 248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中的人的问题 248
第二节 关于人的科学学说 252
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2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与个性 261
第五节 个人在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 264
第一节 资产阶级哲学中进步观念的进化 270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 270
第二节 社会进步的实质与标准 276
第三节 社会进步的类型 282
第十七章 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原则 290
第一节 认识社会现象的特点 290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的意义 293
第三节 认识社会过程的一般方法 302
第十八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意识形态斗争 309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309
第二节 现代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