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互联网络的规划与设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G.贝内特)Geoff Bennett著;王岚波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5337084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设计和技术回顾 1

第1章 设计概要 2

1.1 设计是什么 2

1.2 设计过程 3

1.3 什么类型信息? 8

1.4 网间网的具体设计问题 15

1.5 设计文档回顾 15

1.6 小结 18

1.7 参考文献 19

第2章 建网概要 20

2.1 引言 20

2.2 IP历史 21

2.3 Internet的发展 22

2.4 管理 24

2.5 OSI模型 26

2.6 如此之多的地址 31

2.7 连接和通信 33

2.8 小结 35

2.9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通过IP网络通信 38

3.1 引言 38

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38

3.3 Internet协议(IP) 44

3.4 IP分组格式 52

3.5 地址转换协议(ARP) 54

3.6 网间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5

3.7 小结 57

3.8 参考文献 58

第4章 IP通信的机制 59

4.1 引言 59

4.2 IP传输算法 59

4.3 通过一条电缆的IP通信 60

4.4 通过中继器或电缆集线器的IP通信 62

4.5 通过本地网桥的IP通信 63

4.6 通过路由器的IP通信 64

4.7 IP隧道技术(tunneling) 68

4.9 参考文献 71

4.8 小结 71

第二篇 网络基础设施 73

第5章 LAN技术 74

5.1 LAN概述 74

5.2 LAN帧格式 74

5.3 布线方案 79

5.4 增加LAN的带宽 86

5.5 交换以太网概要 86

5.6 全双工以太网概要 89

5.7 快速以太网概要 90

5.8 ATM LAN概要 91

5.9 非物理介质(无线LAN) 94

5.11 小结 96

5.10 应该安装哪种LAN 96

5.12 参考文献 97

第6章 WAN技术 98

6.1 引言 98

6.2 租用线路 100

6.3 N-ISDN 107

6.4 帧中继 116

6.5 X.25 120

6.6 X.32异步分组方式连接 122

6.7 SMDS 124

6.8 ATM 124

6.9 最后关于安全性 127

6.10 小结 127

6.11 参考文献 128

第7章 桥接技术概要 129

7.1 网桥的定义 129

7.2 在MAC层的互连 129

7.3 我们为什么使用网桥 130

7.4 单目和杂凑方式 132

7.5 桥接的定义 133

7.6 何时用网桥终止扩展 134

7.7 网桥何时不是网桥 136

7.8 网桥的互操作性 136

7.9 小结 136

7.10 参考文献 137

8.1 什么是传统桥接 138

第8章 传统桥接 138

8.2 学习过程 140

8.3 在网上移动主机 141

8.4 网桥拓扑结构 143

8.5 生成树网桥 144

8.6 封装网桥 149

8.7 网桥/路由器相互作用 152

8.8 小结 154

第9章 令牌桥接 155

9.1 为什么令牌网桥有所不同 155

9.2 令牌环桥接方法 156

9.3 源路由网桥 157

9.4 多端口令牌环源路由网桥 167

9.5 SRB/路由器相互作用 169

9.6 源路由透明桥接 171

9.7 SRT网桥/路由器相互作用 174

9.8 小结 175

9.9 参考文献 175

第10章 转换桥接 176

10.1 什么是转换网桥 176

10.2 以太网FDDI转换 177

10.3 以太网/令牌环桥接:IBM 8029 180

10.4 小结 185

10.5 参考文献 185

11.1 引言 186

第11章 路由原理 186

11.2 路由收敛 191

11.3 再访问路由表 192

11.4 路由协议 194

11.5 填充路由表 197

11.6 路由层次 200

11.7 路由取代过程 203

11.8 报文尺寸与分片 204

11.9 主机到路由器的路由选择 205

11.10 路由器结构 207

11.11 小结 215

11.12 参考文献 216

12.1 引言 217

第12章 网络管理 217

12.2 SNMP概述 218

12.3 实用SNMP 230

12.4 SNMP的缺点 232

12.5 SNMP2 234

12.6 CMIS/CMIP 236

12.7 NetView的状况 237

12.8 小结 238

12.9 参考文献 238

第三篇 设计技巧 241

13.1 引言 242

13.2 理解IP层次结构 242

第13章 IP设计 242

13.3 设计命名系统 243

13.4 登记的还是专用的寻址 245

13.5 地址和子网分配 249

13.6 主机配置 252

13.7 小结 257

13.8 参考文献 258

第14章 路由协议设计 259

14.1 什么是路由协议 259

14.2 IGP和EGP 259

14.3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261

14.4 链路状态协议,OSPF 269

14.5 外部网关协议 276

14.6 BGP和CIDR 277

14.7 小结 279

14.8 参考文献 280

第15章 SNA的设计 281

15.1 概要 281

15.2 SNA网的物理连接 282

15.3 SNA设备的作用 285

15.4 SNA路由 287

15.5 集成SNA通信类型 290

15.6 支持SDLC通信 290

15.7 支持LLC2通信 295

15.8 DLSw的范围 296

15.9 在SNA上加载IP 300

15.10 以太网支持 301

15.11 将来的SNA-APPN和HPAPPN 303

15.12 共享主干网 305

15.13 小结 305

15.14 参考 306

第16章 网络的弹性设计 307

16.1 什么是弹性 307

16.2 故障分析 307

16.3 弹性的WAN服务 309

16.4 双LAN服务 312

16.5 电源和供电 314

16.6 路由器的弹性 317

16.7 末端系统弹性 321

16.8 小结 323

16.9 参考文献 324

第17章 安全性设计 325

17.1 引言 325

17.2 威胁分析 326

17.3 威胁和对策 329

17.4 计算机病毒 329

17.5 口令 332

17.6 加密与验证 335

17.7 防火墙 339

17.9 小结 348

17.8 安全策略 348

17.10 参考文献 349

第18章 性能设计 351

18.1 选择服务水平定义 351

18.2 测量工具 352

18.3 了解限制性处理(瓶颈) 354

18.4 共用(sharing)的影响 355

18.5 保护WAN带宽 361

18.6 调整WAN的主机应用程序 364

18.7 按要求分配带宽 364

18.8 优化LAN网间网 366

18.9 增加LAN带宽 369

18.11 小结 370

18.10 性能的收费 370

18.12 参考文献 371

第19章 面向未来的设计 372

19.1 引言 372

19.2 IP地址的紧迫 372

19.3 变化中的Internet 376

19.4 ATM所扮演的角色 379

19.5 多协议或同一化 380

19.6 参考文献 381

第四篇 附录 383

附录A 词汇表 384

附录B 磁盘教程 394

购盘说明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