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概论 1
一、中草药外治法的理论依据 1
二、中草药外治法的运用原则 2
三、中草药外治法介绍 3
(一)敷法 3
(二)熨法 3
(三)熏蒸法 3
(十)吸入法 4
(九)吹法 4
(八)贴法 4
(七)滴点法 4
(六)含漱法 4
(五)涂刷法 4
(四)洗浸法 4
(十一)扑粉法 5
(十二)摩擦法 5
(十三)罨法 5
(十四)掺药法 5
(十五)发泡法 5
(十六)热烘法 5
(十七)塞法 5
(十八)灌肠法 6
临床各科 7
一、内科疾病 7
感冒 7
支气管炎 8
支气管哮喘 9
胸膜炎 11
膈肌痉挛(呃逆) 11
胃痛 11
呕吐 12
泄泻 13
传染性肝炎 14
细菌性痢疾 15
阿米巴痢疾 16
慢性白血病脾肿大 17
便秘 18
尿潴留 18
高血压 19
头痛 20
腹痛 22
腰痛 22
各种神经痛 24
面神经麻痹 24
关节炎 26
疟疾 29
蛲虫 30
自汗、盗汗 31
手足多汗症 32
血吸虫病晚期腹水 32
二、妇产科疾病 33
外阴炎 33
外阴湿疹 33
滴虫性阴道炎 34
霉菌性阴道炎 35
盆腔炎 36
老年性明道炎 36
子宫颈糜烂 37
子宫脱垂 40
痛经 41
滞产 42
乳头皲裂 43
乳腺炎 43
三、儿科疾病 46
新生儿不乳 46
鹅口疮 46
胎毒 47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48
尿布性皮炎 49
阴茎与阴囊肿大 50
小儿夜啼 51
麻疹 52
丘疹性荨麻疹 53
流行性腮腺炎 54
小儿麻痹后遗症 56
百日咳 57
小儿感冒 58
小儿呕吐 59
支气管肺炎 59
小儿支气管炎 59
急惊风 60
疳积 61
口角流涎 62
小儿遗尿 62
四、外科疾病 63
疮疖 63
疔疮 65
痈 67
臁疮 68
脓肿 71
丹毒 72
丝虫病淋巴管炎 73
急性肠梗阻 75
急性阑尾炎 77
颈淋巴结结核 79
痔疮 80
肛裂 83
直肠脱垂 83
阴囊湿疹 84
白秃疮 85
鹅掌风(手癣) 86
香港脚(脚癣) 88
带状疱疹 89
脓疱疮 90
湿疹 92
荨麻疹 94
全身皮肤瘙痒症 95
漆疮 95
癣疮 96
痱子(红色粟粒疹) 100
鸡眼 101
寻常疣 102
青年扁平疣(粉刺、酒刺) 103
斑秃(油风) 104
白癜风(白驳风) 105
酒皶鼻 105
体气(狐臭) 107
神经性皮炎 107
稻田性皮炎 110
紫白癜风(汗斑) 111
皮肤增生症 112
落枕 113
扭挫伤 113
五、伤科疾病 113
上肢肩、肘、腕部软组织损伤 116
下肢膝、踝部软组织损伤 118
跌打伤 119
外伤出血 121
瘢痕疙瘩 123
手足皲裂 123
冻伤 125
水烫伤 127
烧伤 129
毒蛇咬伤(中蛇毒) 132
疯犬咬伤(狂犬病) 133
鼠咬伤 134
毒虫伤 135
(一)蜈蚣咬伤 135
(二)射工刺伤 135
(三)蝎螫伤 136
(四)蜂叮伤 136
铁钉刺伤 136
六、五官科疾病 138
睑缘炎 138
麦粒肿(睑边疖) 139
泪囊炎(流泪症) 139
睑内翻和倒睫 140
急性结膜炎 141
电光性眼炎 143
沙眼 143
角膜翳 145
翼状胬肉 146
结膜及角膜异物 147
外耳道疖 148
耳息肉(耳痔) 149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4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51
鼻疮 153
鼻痒 153
诸虫入耳 153
鼻前庭疖 154
鼻息肉 154
鼻出血 155
慢性鼻炎 156
萎缩性鼻炎 157
慢性鼻窦炎 158
急性扁桃体炎 159
咽喉肿痛 160
白喉 162
龋齿牙痛 164
异物梗阻 164
风热牙痛 166
风寒牙痛 166
胃热牙痛 167
虚火牙痛 167
牙龈出血 168
风热牙疳 169
口疮 170
口臭 172
舌上出血 173
舌下肿块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