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南方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南农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6144·1970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6

第一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 6

一、土壤母质的基本概念 7

二、土壤母质的来源 7

三、土壤母质的形成过程 10

四、风化产物的搬送和堆积 14

一、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 16

第二节 土壤发育的自然土阶段 16

二、各种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8

三、自然界主要的成土过程 20

四、自然土壤的形态特征、性质及其发展速度 21

第三节 土壤发育的农业土阶段 22

一、人类生产活动在农业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2

二、农业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 23

三、农业土壤的形态特征、性质及其发展速度 26

一、土壤的矿物质组成 28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28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28

二、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31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 33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 37

一、微生物在土层中的分布特点 37

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40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 41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性质 41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42

三、土壤腐殖质 46

四、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48

五、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50

第四节 土壤胶体复合体 51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 51

二、土壤复合胶体的组成 55

三、土壤复合胶体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56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58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 58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 58

二、土壤的离子代换吸收作用 59

三、土壤吸收性能的作用与调节途径 64

第二节 土壤反应 65

一、土壤酸度的类型及来源 66

二、土壤碱度 68

三、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 68

四、土壤的缓冲性 69

五、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70

六、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71

第三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72

一、土壤孔隙性 72

二、土壤结构性 74

二、土壤的质地层次 81

一、土壤层次性的概念 81

第四节 土壤层次性 81

三、土壤的结构层次 83

第五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 84

一、粘结性与粘着性 84

二、土壤的膨胀性与收缩性 85

三、土壤的可塑性 86

四、土壤的耕性 87

一、土壤热的来源 90

第一节 土壤热状况 90

第四章 土壤热、水、气、肥及其相互关系 90

二、土壤热特性 91

三、土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93

四、土壤温度状况对作物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95

五、土壤热状况的调节 96

第二节 土壤水分状况 97

一、土壤水分类型与性质 97

二、土壤持水量与吸水力的关系 99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101

四、毛管水的运动与土壤供水性能 102

五、土壤水分的渗漏与蒸发 104

六、土壤水分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106

七、土壤水分的调节 107

第三节 土壤空气状况 108

一、土壤空气组成 108

二、土壤的通气性 109

三、土壤通气性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110

四、土壤通气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调节途径 111

第四节 土壤养分状况 112

一、土壤养分的种类与数量 112

二、土壤养分的形态及其转化 114

三、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因素 117

四、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与植物营养 119

第五节 土壤中热、水、气、肥的相互关系 122

一、土壤肥力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122

二、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123

三、土壤调节热、水、气、肥的功能 124

第五章 土壤生产性能与土壤肥力 127

第一节 土壤肥力研究工作的过去与现在 127

第二节 土壤生产性能 130

一、土壤生产性能的概念 130

二、土壤生产性能分述 131

第三节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观点 142

一、我国农民认识土壤肥力的经验 142

二、土壤肥瘦的实质 143

三、提高土壤肥力的基本途径 147

第六章 南方土壤类型与土宜时宜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南方土壤类型特点 149

二、土宜与时宜 150

第二节 旱作土 151

一、紫泥土 151

二、红泥土 160

三、黄泥土 168

四、潮砂泥土 171

五、黄刚土 173

六、黑泡土 178

第三节 水稻土 180

一、水稻土的形成条件 181

二、水稻土的基本性质 184

三、水稻土的发育层段 186

四、双季稻的土宜与稻田土壤侵蚀的防止 187

五、紫泥田 188

六、红黄泥田 191

七、潮砂泥田 196

八、马肝泥田 197

九、黑泡泥田 199

第七章 高产稳产土壤的特征及其培育 202

第一节 高产稳产水稻土的特征及其培育 202

一、高产稳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 202

二、高产稳产水稻土的建设和培育 211

第二节 因地制宜建设和培育高产稳产旱作土 215

一、狠抓造林,绿化荒山 216

二、沟坡兼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16

三、发展小型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 216

四、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加速土壤熟化 216

第八章 南方主要低产田土的利用改良 218

第一节 旱作土的利用改良 218

一、红泥土的利用改良 218

二、飞砂土和海成砂土的利用改良 230

三、盐潮土(盐土、咸田)的利用改良 231

第二节 低产水田土壤的利用改良 234

一、冷浸类低产田的改良 234

二、粘瘦类低产田的发育 240

三、毒质类低产田的利用改良 247

四、咸性类低产田 251

五、漏水类低产田 254

附录 土壤普查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