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徐中舒) 1
第一章 云南傣族史略 1
第一节 傣族族称、族源和支系 1
第二节 汉晋时期的云南傣族 4
第三节 唐宋时期的云南傣族 8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傣族 13
一 傣?区域 13
二 傣那区域 16
三 其他傣族区域 18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云南傣族 19
第六节 元代至1949年傣族地区土官土司制度沿革 23
第七节 傣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26
第二章 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傣族土地制度和政治组织 30
第一节 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上的封建领主经济 30
一 农民份地与领主直属土地是怎样形成的 34
二 各种地租形态 46
三 分配在不同等级农民之间的封建剥削组织 64
四 等级土地占有和地租剥削 77
第二节 由农村公社成长起来的封建领主政治组织 83
一 作为政治雏形的农村公社 83
二 由部落联盟向政权组织的过渡 89
一 封建领主统治的削弱情况 108
第三节 民主改革前封建领主统治及经济变化情况 108
二 农村阶级和土地关系的变化及其趋势 114
第四节 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简况 131
一 农业 132
二 手工业 139
三 商业 141
第三章 从西双版纳看西周 143
第一节 “土地王有” 144
一 “主权”和“所有权”合一 144
二 “公田”(领主直属土地)和“私田”(农奴份地)分开 147
一 西双版纳的农村公社 153
第二节 村社制度 153
二 西周的农村公社 156
三 封建份地制的实质——通过农村公社分配份地和封建地租 163
四 作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的农村公社 170
第三节 地租形态 175
一 作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劳役地租——“助者藉也” 175
二 向实物代役租的转化——“履亩而税” 179
三 转嫁封建地租的“烤咖纳” 182
四 其他剥削形式 185
第四节 西双版纳和西周的直接生产者 187
一 “傣勐”与“众”或“庶人” 191
二 “滚很召”与“臣”、“妾” 199
三 “召庄”与“士” 207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古代东方奴隶制向农奴制过渡问题的论述 212
第五节 关于傣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农奴制过渡的问题 212
二 关于西双版纳的奴隶制 221
三 西周和西双版纳封建社会内部各等级的相互从属关系 223
四 西双版纳奴隶制向农奴制过渡的内在因素 226
五 附论殷代的“众”或“民” 230
第六节 封建井田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特殊类型 232
一 “分田制禄”必自“经界”始 235
二 “土地王有”与灌溉农业密切相关 239
三 东方公社替封建井田制创造了前提 241
四 西周封建井田制是怎样崩溃的 244
一 土地改革前的阶级构成 250
第七节 通过西双版纳土地改革对封建井田制的再认识 250
二 从建国初期到土地改革前的变化情况 253
三 土地改革的任务和政策 257
四 从改革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几个社会特点 259
第八节 余论 266
第四章 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井田制的几个问题 271
第一节 井田是“公田”和“私田”的对立与统一 271
第二节 《孟子》与《诗经》中的“公田”和“私(田)” 277
第三节 井田之内的“公田”和井田之外称为“藉田”的“公田” 280
第四节 西周的“一田”和西双版纳的“一田” 288
第五节 不许买卖的“私田”和可以买卖的私田 289
第六节 井田的经界 295
第七节 经界与沟洫制度 301
第八节 公共水利事业在家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中的作用 310
第九节 国和野的划分 314
第五章 从西双版纳和西周看井田制的三个历史前提 318
第一节 井田制与农村公社 322
一 关于井田制与农村公社关系的讨论 322
二 进田制是变了质的亚细亚所有制 329
三 亚细亚所有制的普遍性 332
四 一切小的共同体是怎样结合而成总合的统一体的 339
五 以亚细亚形式为基础的井田制不可能是奴隶制生产关系 342
第二节 井田制与封建领主制 346
一 封国制度的比较 347
二 采邑制度的比较 357
三 监国制度的比较 361
四 宗法制度的比较 364
五 等级制度的比较 367
六 世卿制度的比较 375
七 建立在井田、采邑基础上的封锁性的封建等级制度 377
八 西双版纳傣族命名所反映的封建等级关系 381
第三节 井田制与劳役地租 388
一 劳役地租是区分井田制封建领主社会和其它类型封建领主社会的主要标志 388
二 “耕者九一”的助法源于“彻田为粮”的原始彻法 391
三 贡、助、彻是周王在夏商后裔和周族居住地区实行的三种封建剥削形式 393
四 “彻”的含义的演变 397
后记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