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4
一、管理的二重性 4
二、管理的职能 6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 10
一、管理体制高效化 10
二、管理人才专业化 11
三、管理方法定量化 12
四、管理手段自动化 12
第四节 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的指导思想 13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
二、学习和创造相结合 13
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14
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5
第二章 系统论 16
第一节 系统的基本概念 17
一、系统与要素 17
二、联系与结构 18
三、环境与功能 22
四、系统的基本类型 24
第二节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27
一、相关性观点 27
二、有序性观点 31
三、整体性观点 31
四、动态性观点 33
第三节 系统分析方法 34
一、系统分析的特点 34
二、系统分析的程序 39
第三章 控制论 42
第一节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43
一、控制与控制论系统 43
二、输入和输出 46
三、行为空间和控制力空间 48
四、黑箱方法和白箱方法 51
第二节 控制的基本方式 54
一、随机控制和经验控制 54
二、逻辑控制和优选控制 56
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59
第三节 管理中的控制 67
一、基本控制过程 68
二、计划控制 71
三、目标控制 73
一、信息 78
第一节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78
第四章 信息论 78
二、信息量 80
三、编码与译码 82
四、滤波 83
第二节 信息管理 85
一、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 85
二、信息管理制度 87
三、现代化信息技术 89
第三节 研究信息的意义和信息社会的特点 90
一、研究信息的意义 90
二、信息社会的特点 91
第五章 领导科学 94
第一节 领导科学的基本概念 94
二、领导的本质属性 95
一、领导的定义 95
三、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96
第二节 领导的一般过程 97
一、调查研究阶段 97
二、进行决策阶段 98
三、贯彻执行阶段 99
四、反馈修正阶段 100
第三节 领导的模式和评价方法 100
一、领导方式的分类 101
二、实施权变领导 103
三、领导方式的评价方法 104
第四节 领导的有效性 107
一、明确的目标是领导有效的动力 108
二、良好的素质是领导有效的基础 109
三、正确的激励是领导有效的途径 112
四、精湛的艺术是领导有效的手段 113
五、坚强的班子是领导有效的保证 115
第六章 管理组织 118
第一节 管理组织原则 118
一、系统整体原则 119
二、统一指挥原则 121
三、权责对应原则 123
第二节 管理组织结构 124
一、管理层次与幅度 125
二、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 126
第三节 管理组织效应 130
一、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31
二、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132
三、横向部门之间的关系 133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135
第七章 管理心理学 135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135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36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37
四、管理心理学发展简况 137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38
一、心理反应原理 138
二、激发动机原理 140
三、心理适应原理 141
四、心理容量原理 142
第三节 个体心理与管理 143
一、需要与管理 143
二、个性与管理 145
三、态度与管理 148
四、心理健康与管理 149
第四节 团体心理与管理 151
一、团体压力与管理 151
二、团体内聚力与管理 153
三、心理沟通与管理 154
第八章 统计学原理 157
第一节 统计指标 157
一、统计指标的概念与分类 157
二、代表值 159
第二节 统计调查 164
一、统计调查的分类 164
二、抽样调查 166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 169
一、统计分组 169
二、频数分布 170
一、统计分析的要求 175
第四节 统计分析 175
二、统计分析的步骤 177
三、统计分析的方法 177
第九章 预测与决策 186
第一节 预测 186
一、预测的基本概念 186
二、预测的一般程序 187
三、预测的方法 188
第二节 决策 198
一、决策的基本概念 198
二、决策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200
三、决策的方法 202
第十章 价值工程 212
二、价值工程的概念 213
第一节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213
一、价值的涵义 213
三、寿命周期费用 214
第二节 功能分析的步骤 218
一、功能要求 218
二、功能定义 218
三、功能分类 219
四、功能整理 220
五、功能分析 221
第三节 功能成本分析 223
一、价值系数法 223
二、功能价值法 230
第四节 分析与评价方案 231
一、提出改进设想 231
二、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233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235
第十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 235
一、全面对待质量的观点 236
二、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238
三、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239
四、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239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步骤 241
一、PDCA循环的工作步骤 241
二、PDCA循环的几个特点 242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244
一、分组法 244
二、排列图法 245
三、因果分析图法 246
四、直方图法 246
六、相关图法 248
五、控制图法 248
七、对策计划表 250
八、系统图法 250
九、关系图法 251
十、KJ法 252
十一、PDPC法 254
十二、矩阵图法 255
十三、矩阵数据分析法 256
十四、矢线图法 256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58
一、加强质量管理教育 258
二、推行标准化工作 260
三、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60
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61
四、加强质量情报工作 261
第十二章 标准化 262
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262
一、标准化 264
二、标准 265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268
一、标准的分类 268
二、标准的分级 270
第三节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273
一、统一原理 273
二、简化原理 276
三、协调原理 279
四、选优原理 282
第四节 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 282
一、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283
二、标准的贯彻执行 286
第十三章 线性规划 289
第一节 线性规划的实质 289
第二节 线性规划的应用 291
一、线性规划的典型运用 291
二、应用线性规划的基本步骤 292
第三节 数学模型及解题方法 293
一、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293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297
第四节 图上作业法 300
一、制订运输平衡表 300
二、绘制交通示意图 301
三、编制调运方案 301
第一节 网络图的识别 310
第十四章 统筹法 310
一、网络图的组成 311
二、平行流水作业及其表示方法 316
第二节 网络草图的绘制 319
一、定目标 319
二、列清单 320
三、绘草图 322
四、改布局 322
五、加注记 325
六、算工期 325
第三节 网络时间的计算 325
一、节点的实现时刻 325
二、工作参数 329
三、时差(机动时间) 332
四、时标网络 335
第四节 混合网络的应用 338
第十五章 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341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42
一、电子计算机硬件 342
二、电子计算机软件 344
三、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46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347
一、科技和工程计算 348
二、信息处理 349
三、实时控制 353
四、人工智能 354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 355
一、使用电子计算机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355
二、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58
三、微型电子计算机的选择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