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概况 1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2
三、中医诊断的特点与原则 2
四、如何学习中医诊断学 3
第二章 四诊 4
第一节 望诊 4
一、望神 4
(一)神的概念 4
(二)神的产生 4
(三)神与形的关系 5
(四)望神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5
二、望色 6
(一)望色的意义 6
(二)常色 6
(三)病色——五色主病 6
三、望形态 8
(一)望形体 8
(二)望动态 9
四、望舌(舌诊) 9
(一)舌与脏腑关系 9
(二)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0
(三)舌诊的意义 10
(四)正常舌象 10
(五)望舌质 10
(六)望舌苔 13
(七)舌质与舌苔关系 14
(八)病情与舌象变化 15
五、望头与发 16
(一)望头 16
(二)望发 16
六、望颈项 16
(一)瘿瘤 17
(二)瘰疬 17
七、望苗窍 17
(一)望眼目 17
(二)望耳 18
(三)望鼻 18
(四)望口与唇 18
(五)望咽喉 18
八、望皮肤 19
(一)望肤色 19
(二)望外形 19
(三)望斑疹 19
(四)望白瘠 20
九、望指纹 20
(一)指纹部位 20
(二)诊察手法 20
(三)三关 20
(四)辨病 20
十、望二阴与排泄物 20
(一)前阴 20
(二)后阴 20
(三)望排泄物 21
第二节 闻诊 21
一、听诊 21
(一)听声音 21
(二)听语言 22
(三)听呼吸 22
(四)听咳嗽 22
(五)听呕吐声 22
(六)听呃逆声 23
(七)听暖气声 23
二、嗅气味 23
(一)口气 23
(二)二便气味 23
(三)痰涕气味 23
(四)经带气味 23
(五)病室气味 23
第三节 问诊 23
一、问诊的意义 23
二、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3
三、问一般情况 24
四、问现病史 24
(一)主诉 24
(二)发病经过 24
(三)现在症状 24
五、问既往病史 30
六、问个人生活情况 30
七、问家族病史 30
第四节 切诊 30
一、脉诊 30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诊脉的临床意义 30
(二)诊脉的部位 31
(三)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四)正常脉象 33
(五)病脉与主病 34
(六)相似脉的鉴别 39
(七)怪脉 40
(八)诊妇人脉 41
(九)诊小儿脉 41
(十)相兼脉与主病 41
(十一)脉症顺逆从舍 42
二、按诊 42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42
(二)按诊的内容 43
第三章 八纲辩证 46
第一节 八纲辩证 46
一、表里 46
(一)表证 47
(二)里证 47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48
(四) 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48
二、寒热 48
(一)寒证 49
(二)热证 49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49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50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51
三、虚实 52
(一)虚证 52
(二)实证 52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53
(四)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 53
(五)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55
四、阴阳 56
(一)阴证和阳证 57
(二)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 58
(三)亡阴与亡阳 58
第二节 病因辨证 59
一、六淫与疫疠病证 59
(一)风淫证候 60
(二)寒淫证候 60
(三)暑淫证候 60
(四)湿淫证候 60
(五)燥淫证候 60
(六)火淫证候 61
(七)疫疠证候 61
二、七情病证 62
(一)喜伤证 62
(二)怒伤证 62
(三)思伤脾 62
(四)悲忧伤肺 63
(五)惊恐伤肾 63
三、饮食劳逸病证 63
(一)伤食证 63
(二)劳逸伤证 63
(三)房劳伤证 64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64
一、气病辨证 64
(一)气虚证 64
(二)气陷证 65
(三)气滞证 65
(四)气逆证 65
二、血病辨证 65
(一)血虚证 65
(二)血瘀证 66
(三)血热证 66
(四)血寒证 66
三、气血同病的辨证 67
(一)气血两虚证 67
(二)气虚失血证 67
(三)气随血脱证 67
(四)气虚血瘀证 67
(五)气滞血瘀证 68
四、津液病的辨证 68
(一)津液不足 68
(二)水液停滞 68
第四节 脏腑辨证 70
一、心与小肠辨证 70
(一)心气虚 70
(二)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71
(三)心阴虚 71
(四)心血虚 71
(五)心脉痹阻 72
(六)心火亢盛 72
(七)痰迷心窍 72
(八)痰火扰心 73
(九)小肠实热 7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75
(一)肺气虚 75
(二)肺阴虚 75
(三)风寒束肺 76
(四)痰湿阻肺 76
(五)风热犯肺 76
(六)热邪壅肺 76
(七)燥邪犯肺 77
(八)大肠湿热 77
(九)大肠液亏 77
(十)肠虚滑泻 78
三、脾与胃病辨证 79
(一)脾气虚 79
(二)脾阳虚 80
(三)脾不统血 80
(四)寒湿困脾 81
(五)湿热蕴脾 81
(六)胃阴虚 82
(七)胃寒 82
(八)胃热 82
(九)食滞胃脘 83
四、肝与胆病辨证 84
(一)肝气郁结 85
(二)肝火上炎 85
(三)肝血虚 85
(四)肝阴虚 86
(五)肝阳上亢 86
(六)肝风内动 86
(七)寒滞肝脉 87
(八)肝胆湿热 87
(九)胆郁痰扰 88
五、肾与膀脆病辨证发 89
(一)肾阳虚 89
(二)肾阴虚 90
(三)肾精不足 90
(四)肾气不固 90
(五)肾不纳气 91
(六)膀胱湿热 91
六、脏腑兼证 92
(一)心肺气虚 92
(二)心脾两虚 93
(三)心肝血虚 93
(四)心肾不交 93
(五)心肾阳虚 94
(六)脾肺气虚 94
(七)脾肾阳虚 94
(八)肺肾阴虚 95
(九)肝肾阴虚 95
(十)肝脾不调 96
(十一)肝胃不和 96
(十二)肝火犯肺 96
第五节 经络辨证 97
一、十二经脉病证 97
(一)手太阴肺经病证 97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97
(三)足阳明胃经病证 97
(四)足太阴脾经病证 97
(五)手少阴心经病证 98
(六)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98
(七)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98
(八)足少阴肾经病证 98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病证 98
(十)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98
(十一)足少阳胆经病证 98
(十二)足厥阴肝经病证 98
二、奇经八脉病证 99
(一)任脉病证 99
(二)督脉病证 99
(三)冲脉病证 99
(四)带脉病证 99
(五)阳维脉,阴维脉病证 99
(六)阳跷脉、阴跷脉病证 99
第六节 六经辨证 99
一、概述 99
(一)概念 99
(二)六经病证的分类 100
(三)常用术语简释 100
二、六经病证 100
(一)太阳病证 100
(二)阳明病证 101
(三)少阳病证 102
(四)太阴病证 102
(五)少阴病证 103
(六)厥阴病证 104
第七节 卫气营血辨证 105
—、概述 105
(一)概念 105
(二)沿革 105
(三)传变规律 105
(四)治法 105
二、卫气营血病证 106
(一)卫分证 106
(二)气分证 106
(三j营分证 107
(四)血分证 108
第八节 三焦辨证 108
一、上焦病证 109
二、中焦病证 109
三、下焦病证 109
第四章 诊断与病案记录 112
第一节 诊断 112
一、诊断的注意事项 112
(一)注重医德 实事求是 112
(二)四诊合参 不可偏废 112
(三)辨证方法 灵活运用 112
(四)病案记录 要求及时 112
二、诊断方法的运用 112
(一)四诊是辨证的根据 112
(二)辨证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关键 113
(三)在四诊辨证的基础上确立诊断 114
(四)根据诊断立法用药 114
第二节 病案记录 115
一、中医病案的沿革简介 115
二、病案记录的意义 115
(一)病案资料是诊疗疾病的依据 115
(二)病案是病人的保健资料 115
(三)病案记录是临床教学、科研的环节 115
(四)病案是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体现 115
(五)病案有时可作为法律参考 116
三、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116
(一)内容 116
(二)要求 116
四、中医病案格式 117
(一)门诊病案 117
(二)住院病历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