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及其特色 45
第一节 元谋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45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早于西方、忧于西方 57
第二章 从原始思维到文明思维之路 73
第一节 试问:中华民族的原始思维究竟该从何时何地开始? 73
第二节 中国城邦宗庙文明--《易》《范》两大体系的东方特征 95
第三章 扫除神学迷雾,开始向人学探索的《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132
第一节 《左氏春秋》大义 134
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广泛应用 165
第四章 以老庄、孔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开始对自身--主体性的自我认识 178
第一节 从老子其书,看老子其人,对客观世界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认识 180
第二节 孔子--验知性格的肖像 203
第三节 墨子--潜在赋予中国人爱和力的平民圣哲 238
第四节 宋、尹二子--认识主体修养方法的开拓 258
第五节 孟子--对自我、属人社会与自然世界的综合考察 262
第六节 庄子--善于观察世界、反省自身的哲人 306
第七节 从荀、韩看时代的新课题--非宗教、非暴力主义 343
第五章 汉代具有东方特色的宇宙统一原理 370
第一节 剧大社会变革时代的哲学意识--杂家 371
第二节 董仲舒关于人的宇宙原理的革新意义 429
第三节 司马迁从微小的变化引起巨大改革的历史探寻 452
第四节 刘向、刘歆的系统观念与寻根活动 479
第五节 杨雄别树一帜的宇宙和谐体系及其思想根源 506
第六节 以纬证经的宇宙和人的观念新体系的形成 523
第七节 魏伯阳关于认识自身、改造自身的养气理论体系 556
第八节 《太平经》、《阴符经》--论人的解放及其广泛影响 571
第九节 时代的号角--王充关于人的觉醒的理论 593
第六章 在大动荡的世局下,孔孟、老庄思想的融合和升华--相对论观念的诞生 643
第一节 王弼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物化的理论 660
第二节 郭象的宇宙客体独立存在而又依赖于主体的理论 680
第三节 佛学中国化的划时代成就与僧肇的实践思维及相对性理论的创造 703
第四节 道生对修养哲学的新贡献--论烧生与顿悟 724
第五节 范缜反对偶像崇拜的寒门哲学之兴起 733
第七章 公元七、八世纪中国化佛学流派各呈异彩 744
第一节 智?对认知途径多层面的剖析 746
第二节 法藏对世界结构及相对性原理的进一步探索 756
第三节 玄奘、窥基对思维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探讨 775
第四节 慧能对存在与虚无的探讨 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