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台湾的现行学制和教育法规 1
第一节 关于“现行学制” 1
一 学前教育 1
二 义务教育 1
三 高级中等教育 1
四 高等教育 1
五 技术职业教育 2
六 师范教育 2
七 补习教育 2
八 特殊教育 3
九 侨民教育 3
第二节 关于“大学法”和“大学规程” 5
第三节 关于“专科学校法” 11
第四节 关于“师范教育法” 13
第五节 关于“职业学校法” 15
第六节 关于“高级中学法” 16
第七节 关于“义务教育法” 18
第八节 关于“私立学校法” 20
第九节 关于空中大学 26
一 设立宗旨 26
二 设立功能 27
三 主要教育对象群 28
四 学生类别 28
五 教学方式 29
六 课程结构特点 30
七 学系与学生的关系 30
八 学期、学校划分制 31
第一节 台湾各级学校现状 32
第二章 台湾各级教育现状 32
一 关于学校现状 33
二 关于教师现状 34
三 关于学生现状 34
第二节 台湾幼稚教育现状 36
第三节 台湾义务教育现状 37
一 关于小学现状 37
二 关于初级中学现状 39
三 关于高中附设初中部现状 41
第四节 台湾高级中等教育现状 42
一 关于高级中学现状 43
二 关于高级职业学校现状 45
三 关于高中附设职业科现状 48
一 关于大学校院现状 50
第五节 台湾高等教育现状 50
二 关于专科学校现状 54
第六节 台湾社会教育现状 57
一 关于特殊学校现状 58
二 关于补习学校现状 60
三 关于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现状 62
四 空中大学 63
五 各级学校附设的特殊班级 63
第三章 台湾教育结构和教育经费 68
第一节 关于校数、教师数和学生数的变化情况 68
第二节 关于各级学校结构的变动情况 69
一 平均师生比例 69
二 平均每班学生数 71
三 学生的结构情况 72
四 6岁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73
第三节 关于就学率与升学率的情况 75
第四节 关于教育经费 76
第五节 关于教育发展指标的国际比较 81
一 在学人数结构比 81
二 各级教育粗在学率 82
三 学生数与人口数之比 83
第六节 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情况 84
一 核准到海外留学人数 84
二 外籍在台湾留学人数 86
三 在台湾就学侨生人数 87
第四章 台湾各级教育的发展趋势 89
第一节 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89
一 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 89
二 大学和独立学院学系的发展趋势 90
三 大学和独立学院研究所的发展趋势 93
四 大学和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学历的发展趋势 95
五 大学和独立学院本科学士毕业生的发展趋势 96
六 大学和独立学院研究所硕士毕业生的发展趋势 99
七 大学和独立学院研究所博士毕业生的发展趋势 101
八 专科学校的发展趋势 103
九 专科学校专任教师学历的发展趋势 105
十 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发展趋势 106
十一 大学和独立学院夜间部学科及班级的发展趋势 108
十二 专科学校夜间部和暑期部班级的发展趋势 110
十三 大专院校夜间部和暑期部学生的发展趋势 112
第二节 关于高级中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14
一 高级中学的发展趋势 114
二 高级中学专任教师学历的发展趋势 115
三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检核情况和发展趋势 116
四 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和五专前3年学生的比例情况和发展趋势 118
五 高级中学学生升学率的情况 119
六 高级中学学生毕业率的情况 120
第三节 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21
一 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 121
二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的发展趋势 123
三 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资格的检核情况和发展趋势 124
四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126
五 职业学校学生毕业率的情况 127
第四节 关于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 128
一 关于小学的发展趋势 128
二 关于初级中学的发展趋势 132
一 幼稚园的发展趋势 138
第五节 关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138
二 幼稚园班级、教职员及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 139
第六节 关于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141
一 特殊学校的发展趋势 141
二 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的发展趋势 142
三 初级中学附设“特殊教育班”的发展趋势 143
第七节 关于补习教育的发展趋势 145
一 补习学校的发展趋势 145
二 补习学校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 146
第五章 台湾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149
第一节 大学学术研究风气欠佳 149
第二节 大专以上毕业生就业困难 153
第三节 私立高中高职教师半数不合格 154
第四节 推动高级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 156
主要参考书目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