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系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巴 顿(Button,K.J.),(美)威尔茨(Willtse,J.C.)著;方再根,刁育才译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8002666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毫米波介绍与概述 1

J.C.威尔茨 1

一、背景 1

二、新技术 5

(一)源 6

(二)混频器 9

(三)元器件 10

(四)天线 11

三、系统应用 12

(一)导弹制导 12

(二)雷达 13

(三)辐射测量学、遥感和射电天文学 14

(四)通信 16

(五)电子对抗 18

参考文献 20

(六)生物学应用 20

第二章 毫米波雷达 25

E.K.里蒂 G.W.尤厄尔 25

一、毫米波雷达原理 25

(一)毫米波雷达特性 26

(二)雷达距离方程 32

(三)元件和技术 35

(四)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36

(一)衰减和反射 37

二、传播效应 37

(二)多径效应 44

三、杂波特性 46

(一)陆地杂波 46

(二)海洋杂波 55

四、技术基础 60

(一)接收机 60

(二)发射机 63

(三)天线 71

(四)无源元件 77

五、毫米波雷达设计举例 80

六、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84

(一)搜索和目标截获 84

(二)测试系统与测量方法 86

(三)制导和导引头 91

(四)火控和跟踪 93

参考文献 96

第三章 导弹制导 100

C.R.西肖尔 100

一、引言 100

(一)末制导问题 100

(二)毫米波的优点 101

二、传播和目标特性 103

(一)大气和传播的影响 104

(二)目标和背景特性 107

三、距离方程 118

(一)被动锥扫 119

(二)主动锥扫 123

四、毫米波导引头设计 128

(一)导弹制导方案 129

(二)导引头搜索和跟踪 132

(三)波形与处理 141

(四)导引头硬件 152

五、对抗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四章 毫米波辐射源——行波管和固态源 159

N.B.克雷默 159

一、引言 159

二、行波管 159

(一)耦合腔电路 162

(二)一般设计考虑 165

(三)电子注 168

(四)电子检 169

(五)设计方法 171

(六)实际考虑和特性 173

三、固态源 177

(一)崩越管工作原理 177

(二)崩越管的设计考虑 183

(三)二极管的封装 191

(四)二极管的特性 195

(五)功率放大器和注入锁相振荡器 202

(六)崩越二极管的可靠性 205

四、结束语 207

参考文献 208

第五章 介质波导型毫米波集成电路 210

T.伊藤 210

一、引言 210

二、用于集成电路的介质波导 211

(一)介质波导的型式 211

(二)毫米波介质波导和光学介质波导的比较 215

三、介质波导的传播特性 217

(一)介质波导中的相位常数及场分布 218

(二)衰减特性 240

(三)理论分析的一些最新进展 248

四、由介质波导构成的无源元件 255

(一)定向耦合器 256

(二)谐振器和滤波器 259

(三)非互易器件 264

五、有源元件 266

(一)移相器 267

(二)振荡器 270

(三)混频器和自激混频器 273

六、用于介质波导型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天线 275

(一)表面波天线和阵 276

(二)漏波天线 278

七、分系统 283

参考文献 285

八、结束语 285

第六章 用介质波导作亚毫米波导波实验 288

M.辻 H.茂泽 K.泷山 288

一、引言 288

二、平板介质波导 290

(一)分析 290

(二)实验 293

三、脊状介质波导 311

(一)分析 312

(二)实验 316

四、圆柱介质波导 324

(一)分析 325

(二)实验 331

五、结束语 337

附录6-Ⅰ 338

附录6-Ⅱ 339

附录6-Ⅲ 340

参考文献 341

第七章 主动近毫米波系统的成象工作模式 342

G.A.戈登 R.L.哈特曼 P.W.克鲁斯 342

一、引言 342

二、近毫米波的传播 345

三、系统设计的一些考虑 348

(一)搜索空域和速率 348

(二)斑点平均 351

(三)系统灵敏度 354

四、系统限制和波长的综合考虑 355

五、图象质量的一些考虑 359

(一)对分辨力的要求 359

(二)提高分辨力 359

(三)图象斑点 362

(四)图象闪耀 365

参考文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