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士大夫政治活力的恢复 1
1.1 “士大夫政治”和士大夫的政治主动性 3
1.2 被压制的士大夫 10
1.3 乾嘉之际的政治变化 16
1.4 政治主动性的发展 24
1.5 为东林式政治辩护 33
1.6 学术的重新政治化 40
第二章 应对危机的经世思考 51
2.1 对政治与社会--经济力量之关系的新体认 52
2.2 改革“治法”的种种论说 63
2.3 经世视野里对西方的初期反应 93
2.4 挽救危局的理学经世 104
2.5 太平天国的理想秩序 112
第三章 在洋务和经世之间 119
3.1 政治格局的改变 121
3.2 洋务思想的演进 128
3.3 内部经世思想的活跃 140
3.4 改革思想的发展 151
第四章 救亡呼唤启蒙 170
4.1 民族危机促动思维转型 171
4.2 救亡图存和天演图说 185
4.3 托古改制和君主立宪 194
4.4 融贯中西的尝试 206
4.5 保守思想的回应 220
4.6 理想世界的设计 236
4.7 改造国民性的探索 253
第五章 “顺乎世界之潮流” 266
5.1 救亡和排满 266
5.2 民主共和国方案 288
5.3 “毕其功于一役” 309
5.4 古学的复兴 334
5.5 从议会政治到“强人政治” 365
第六章 启蒙运动的高涨 385
6.1 民初复辟思潮 385
6.2 复辟逆流前的革命党人 400
6.3 《新青年》的新觉醒 405
6.4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416
6.5 东西方文化的论争 430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 439
7.1 新文化运动的“新”趋向 439
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50
7.3 百家争鸣 473
7.4 空想和实践 505
8.1 三民主义顺乎潮流的发展 526
第八章 三民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526
8.2 党内合作形式的反响 543
8.3 三民主义的儒家化阐释 554
8.4 三民主义的演变 565
第九章 自由主义的潮起潮落 603
9.1 阻遏“坏人背了世界走”的“努力” 608
9.2 呼唤“人权”和“法治” 626
9.3 民主和“独裁”的讨论 642
9.4 本位和西化的讨论 654
9.5 巅峰和幻灭 673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开花结果 685
1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 688
10.2 逆境中的理论建树 697
10.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体系的确立 703
10.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 713
结语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