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推陈出新,从传统走向现代 1
一、从两重性谈起 1
二、文化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3
三、破旧立新和推陈出新 5
四、批判、继承、改造、发展 6
五、两种偏向 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 10
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10
二、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2
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17
第三章 天人合一 23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关系问题 23
二、天人合一 25
(一)尽人事,知天命 25
(二)人道与天道的一致 29
(三)赞天地之化育 33
一、和 40
第四章 中和哲学 40
二、位、分、所与各得其所 43
三、中、中和 46
四、致中和之道 49
五、和与变 57
(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58
(二)柔弱处下,知足不争 60
(三)革故鼎新,变以尽利 61
六、和与争 64
第五章 人性论 72
一、先秦时期人性学说的三种形态 72
二、对去恶成善之路的不同认识 76
三、对何谓人性问题的三种认识 80
四、人性的三层次 85
五、人性学说与道德建设 89
第六章 人生价值观 95
一、人禽之别 95
墨子: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95
儒家:人禽之别在有义 96
庄子:万物与我为一 99
二、人生价值观 101
最早的人生价值思想——三不朽 102
儒家的人生价值思想 103
庄子的人生价值思想 109
《列子·杨朱篇》的享乐主义人生价值思想 111
墨子自苦利人的人生价值思想 112
三、古代人生价值思想与民族精神 114
一、义利公私的三层含义 117
第七章 义利公私之辨——对群己关系的理解 117
二、义以为上,私利服从公利 119
三、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123
四、传统义利公私思想的内在矛盾 128
五、市场经济下的义利公私关系 131
第八章 道德精神 135
一、春秋时期的道德精神 135
二、为仁由己 137
三、为己之学 140
四、慎独 143
五、从自己做起 146
第九章 对古代若干道德规范的分析 150
一、三纲五常 150
二、忠 154
三、孝 156
四、节 161
五、勇 163
六、廉 165
七、勤 166
八、俭 168
九、诚 171
第十章 治国之道 173
一、以教育为国家的根本职能 174
二、民心向背是政权稳固的基础 177
三、德刑结合,正人先正己 182
主要参考文献 187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