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树立全民的国情意识 1
第一节 国情概述 1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 3
第二节 国情教育的基本内容 6
一、中国近代史和社会主义必然性教育 6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 8
三、政治经济文化与资源人口教育 10
第三节 如何正确认识国情 11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11
二、坚持历史的观点 12
三、坚持发展的观点 14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 15
第四节 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性 15
二、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16
三、正确认识国情是增强人民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17
第二章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19
第一节 文明古国的民族危机 19
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 19
二、近代政治腐败与经济落后 22
三、帝国主义入侵加剧了民族灾难 23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 24
第二节 艰难的民族自强之路 25
一、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25
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8
三、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 33
四、各种探索的失败 35
一、社会主义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钥匙 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36
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 42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45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5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8
三、工人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5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53
一、从国情出发的解放道路 53
二、来之不易的人民胜利 58
三、中国人民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 61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6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 63
二、马克思主义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化 65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6
第四章 独立的中华、新型的政治 68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中崭新的形象 68
一、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68
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69
三、为实现祖国统一不懈地努力 71
第二节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 72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73
二、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75
三、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合作 78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80
一、人民的军队 81
二、国防事业的飞速发展 84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 87
第一节 先进的经济制度 87
一、剥削制度的消灭和新的经济制度的建立 87
二、新的经济制度在实践中的不断自我完善 89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90
四、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92
第二节 举世瞩目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 94
一、相当强大的经济体系,生产力巨大发展 94
二、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96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99
二、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102
一、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 102
第三节 40年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102
三、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103
第六章 中国当代社会经济问题 105
第一节 综合国力弱 105
一、我国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 106
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均收入低 107
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109
第二节 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 111
一、思想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二、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18
三、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19
第三节 人口资源危机 122
一、沉重的负担压在我们肩上 122
二、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刻不容缓 125
第七章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130
第一节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130
一、生产力的实际 133
二、生产关系的实际 135
三、上层建筑的实际 136
四、意识形态的实际 136
第二节 稳定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 137
一、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138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9
三、坚持改革开放 140
四、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42
五、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45
第三节 发扬革命传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149
一、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150
二、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153
三、胸怀全局,无私奉献 156
第八章 认识龙江振兴龙江 158
第一节 美丽富饶历尽沧桑的黑龙江 158
一、自然资源概况 158
二、历史发展概况 163
第二节 冻土复苏中兴崛起的黑龙江 167
一、黑龙江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发展概况 167
二、黑龙江在振兴中华中的地位与作用 173
第三节 继往开来充满希望的黑龙江 178
一、黑龙江的优势和劣势 178
二、黑龙江当前的形势、任务及我们的对策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