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日本近代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万和著
  • 出 版 社: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43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明治维新史(上)——攘夷倒幕(1853—1868) 1

第一节 幕末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 1

明治维新的断限 1

幕末生产力的停滞 3

农民斗争的激化 4

豪农豪商与“草莽志士” 5

资本主义因素与城乡资产者 5

西学的传播与新知识分子集团 8

下级武士、西南强藩 9

第二节 严重的民族危机 11

樱花歌(摘句) 11

锁国与叩关 12

“北边之警”和太平洋上的“不速之客” 12

“黑船”来航 14

“拍枕海潮来,勿再闭关眠” 16

鸦片战争也震醒了日本 17

日本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及对马事件 19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20

“尊王攘夷”与“安政大狱” 21

第三节 倒幕运动与人民群众的斗争 21

下关战争与萨英战争 24

“八月十八日政变”与“第一次征长战争” 26

庆应二年大起义 27

“开港讨幕” 28

英法矛盾与日本 30

“第二次征长战争”和“萨长结盟” 31

第四节 明治政府的成立 33

“奉还”大政与“王政复古” 33

鸟羽伏见之役与江户“无血开城” 34

平定东北叛乱与“五稜廓之役” 36

五条誓文与五榜禁令 38

明治初年官制 39

第二章 明治维新史(中)——变革幕藩体制(1869—1877) 42

第一节 各项资产阶级改革 42

割据,还是统一? 42

奉还版藉 43

废藩置县 45

改革封建身分制度 46

取消封建俸禄 47

一般士族的安置问题 48

实行地税改革 50

地税改革的评价 53

从八十年日本农业看地税改革 56

“征兵令”及其他 57

第二节 镇压人民起义,平定士族暴乱 58

明治初年农民起义概貌 58

“改革世道”运动 58

福冈县和三重县农民大暴动 60

竹枪咚咚响,戳出二厘五 61

士族暴乱——明治初年一大不安定因素 61

西乡隆盛叛乱 63

“维新三杰”,一时俱逝 66

第三节 初试侵略锋芒(附:《中日修好条规》之签订) 66

爱国与侵略——幕末维新志士的性格 66

征韩论 67

《中日修好条规》 68

武装入侵我国领土台湾(1874) 69

日韩江华条约(1876年) 71

第三章 明治维新史(下)——确立资本主义体制(1878—1894) 73

第一节 殖产兴业 73

建立战略性工业 73

“官营示范”和“技术移植” 74

技术人才问题 77

三点教训 79

松方财政 80

产业革命的开始 82

甲午战前十年间日本工业发展总观 83

第二节 自由民权运动 85

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及其社会根源 85

残酷的原始积累和剥削 85

“文明开化”与民主思潮 87

上层自由民权运动 89

明治十四年政变 90

下层自由民权运动 93

“保安条例”与所谓“大同团结运动”(1887年) 95

第三节 “富国强兵”与“大陆政策” 96

山县有朋与《邻邦兵备略》 96

壬午事变 98

甲申政变 99

“脱亚论” 100

甲午战前的十年备战 100

要求挣脱旧躯壳的苦闷 102

第四节 修改不平等条约 102

岩仓使节团 103

日本人民的斗争与“鹿鸣馆外交” 104

日英新约的签订 106

第五节 明治宪法——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107

明治初年对政体的抉择 107

制宪前的各项准备 108

明治宪法 109

第六节 简论明治维新 112

经济结构的变化 113

阶级关系的变化 114

明治政权的性质 116

明治维新的性质 117

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及其评价 119

第四章 甲午战争(1894—1895) 122

第一节 甲午战争的背景 122

最初的经济危机和国内矛盾 122

西伯利亚铁路与远东国际矛盾的激化 124

日本对中、朝的扩张 127

川上操六的视察 129

第二节 甲午战争的爆发 129

金玉均尸体事件 130

“外交被动”与“军事主动” 131

英俄等国支持日本 132

日本破译了清政府的外交密电码 134

第三节 甲午战争的经过 134

占领朝鲜王宫 134

丰岛海战与成欢陆战 136

双方作战计划之比较 137

平壤战役 139

黄海战役 140

旅顺战役 141

鸭绿江战役 143

海城争夺战 144

攻威海,取台湾——伊藤博文的决策 145

威海战役 146

马关条约 146

迫退辽东 148

中朝人民的英勇抗击 149

第四节 简论甲午战争 150

甲午战争的性质 150

甲午战争的军事冒险性 152

甲午战争的影响 153

第五章 日俄战争(1896—1905) 155

第一节 “甲午战后经营” 155

卧薪尝胆 155

军事工业的发展 156

八幡制铁所的建立及铁路、航运事业的发展 157

金本位制的建立 159

甲午战后十年资本主义的发展 160

走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61

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变化 163

第二节 日俄矛盾的尖锐化 166

“磁针常北指”与“黄祸论” 166

日俄在朝鲜的矛盾 167

日俄在中国的矛盾 168

日英同盟 171

日俄战争之爆发 172

第三节 日俄战争的经过 173

双方兵力及作战计划 174

沉船堵塞旅顺口 175

辽阳会战 176

鸭绿江会战 176

旅顺攻防战 177

沙河会战及奉天会战 179

日本海海战 180

朴次茅姘和约 181

简论日俄战争 182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主义运动 185

甲午战后的工人运动 185

早期社会主义者及其反战斗争 188

第六章 “天佑良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06—1918) 188

战后投资热潮 192

第一节 日俄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

重工业领域的产业革命 193

电力工业的突出发展*194++铁路国有及航运 195

引进外资 195

日本产业革命的速度 196

财阀资本的垄断统治 197

经济发展的畸形 199

第二节 日俄战后的日本国内政治 201

工人运动及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01

“大逆事件”及其前后 202

军阀势力与军备扩张 204

大正政变 205

第三节 日本殖民帝国 208

并吞朝鲜 208

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 211

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211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212

第四节 对华新扩张与对美英俄关系的变化 214

“满铁” 214

对华新扩张 217

日美矛盾上升 220

日俄协约 221

英日同盟的尾声 223

第五节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223

谷干城的争霸战略 223

在为了“英日同盟”的幌子下 224

“二十一条” 226

“菊分根”政策与“西原借款” 228

出兵西伯利亚的失败 230

第一节 战后日本国内危机 231

“成金天下”与“贫乏物语” 232

第七章 在国内外矛盾的漩涡中(1918—1928) 234

“米骚动” 234

朝鲜人民“三一大起义” 236

1918及1920年经济危机 238

关东大地震 239

第二节 大正德谟克拉西 240

美浓部达吉与吉野作造 241

以《东洋经济新报》为代表的“激进自由主义” 243

“黎明会”及青年学生运动 244

“青鞜社”与“水平社” 245

从原敬内阁到“护宪三派内阁” 247

第三节 战后日本对外矛盾之发展 249

五四运动与日本 249

从“蓝辛石井协定”到“四国借款团” 250

华盛顿会议 251

“字垣裁军” 253

“币原外交” 255

第四节 工农群众运动的新高涨与日本共产党的成立 256

工人运动的第三次高涨 256

“工运”与“农运”的天然联系 258

日本共产党的成立 259

“1922年纲领草案”与“1927年纲领” 260

各种“无产政党” 263

第五节 法西斯幽灵与田中内阁 263

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 263

形形色色的法西斯团体 265

1927年金融危机 266

田中内阁 267

东方会议与“田中奏折” 268

出兵山东 269

血腥的“三·一五”和“四·一六” 271

第八章 日本统治者走上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道路(1929—1937) 271

第一节 1929年经济危机下的日本 274

井上财政 274

“大恐慌”袭来 275

从伦敦裁军会议到退出国际联盟(1933.2) 277

第二节 军需通货膨胀与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278

倾销政策 279

军需通货膨胀 280

新财阀与老财阀 281

法西斯恐怖和暴乱 283

第三节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287

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长期侵略 287

“九一八”事变 288

“一二八”事变 291

“华北事变” 292

1936年的“国策基准” 293

笫四节目本人民的反战反法西斯斗争 294

残酷的白色恐怖 294

日本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 296

1932年纲领 297

日本人民群众和民主势力的反战反法西斯斗争 299

第九章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1) 303

第一节 幻想“速战速决” 303

芦沟桥的枪声——侵占平津 303

“八一三”事变——侵占沪宁 304

华北地区的扩大占领——侵占太原、青岛、济南 306

华中、华南地区的扩大占领——侵占徐州、武汉及广州 308

“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310

第二节 陷入进退两难 311

中国解放区战场 311

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 312

炮制汪记伪政权 313

兵力渐减方针的提出 315

第三节 战时日本 316

战时内阁 316

近卫新体制及东条内阁 317

战时法西斯统治 318

战时日本经济 320

日本成了一座“军事苦役营” 322

日本人民的英勇斗争 324

欧洲大战对亚洲的影响 326

第十章 日本法西斯的崩溃(1941—1945) 326

第一节 挑起太平洋战争 326

荻洼会谈 329

日德意同盟 330

战云密布 332

谈判与备战 333

第二节 五个月的疯狂进攻 336

估计与战略 337

偷袭珍珠港 339

全面进攻 342

口号与狂想——“大东亚共荣圈”的反动实质 345

第三节 在争夺战中被迫转入防御 349

大海茫茫,指向何方? 349

珊瑚海海战 350

中途岛惨败 350

瓜岛争夺战 352

山本五十六之死与阿图岛“玉碎” 354

第四节 日军在太平洋战线的崩溃 354

“盟军”总反攻的部署 354

腊包尔被围 355

英帕尔惨败 356

马利亚纳会战 356

塞班岛、关岛全军覆没 357

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怒火 358

困兽犹斗 359

菲律宾战役 359

仰光战役 360

第五节 日本法西斯的末日 361

冲绳战役 361

美军的狂轰滥炸 362

在“七生尽忠”“一亿玉碎”的反动口号下 363

评美国投掷原子弹 364

天皇“玉音”——日本法西斯投降 366

一笔总帐 367

第十一章 近代日本的文化 372

第一节 教育 372

对近代日本教育的评论 372

明治教育改革的起点 373

教育改革的方针 374

高等教育 376

普通教育 377

实业教育 378

近代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霉素 378

第二节 科学 380

移植奠基时期 380

独立发展时期 381

理化学研究所 383

近代日本科学发展的局限性 384

第三节 文学 386

明治前期的日本文学 386

明治后期的日本文学 388

大正及昭和前期的日本资产阶级文学 390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391

第四节 哲学、思想 393

日本的“百科全书派” 393

民主主义者中江兆民 395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396

神道、佛学与儒学 398

国家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400

结语 403

日本近代史的总回顾 403

战后以来 405

希望与前瞻 409

附件 411

(一)近代日本简要年表(1853—1945) 411

(二)近代日本主要资产阶级政党演变略图(1881—1940) 417

(三)日本共产党及“无产政党”情况简表(1922—1940) 419

(四)近代日本工会发展简况(1921—1940) 421

(五)日制度量衡与公制换算简表 423

(六)日元对美元的比值(1894—1945) 424

(七)近代日本几个主要年代财政经济主要指标 425

(八)主要参考书目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