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氏体形核理论 1
1.1 引言 1
1.2 经典形核理论 2
1.2.1 均匀形核理论的困难 2
1.2.2 Olson-Cohen模型,非均匀形核 9
1.2.3 Ahlers模型,非均匀形核 21
1.2.4 Suezawa-Cook模型,非均匀形核 25
1.3 软模形核理论 27
1.3.1 软模的概念 27
1.3.2 Clapp的软模形核模型 28
1.3.3 评论 34
1.4 D形核理论 34
1.4.1 概述 34
1.4.2 平面不变应变 36
1.4.3 马氏体晶胚的弹性应变能 40
1.4.4 晶体学唯象理论的基础 45
1.4.5 形核模型 47
1.4.6 X域和Y偶的形成 49
1.4.7 Y偶的收缩与湮灭 52
1.4.8 X域的收缩与凝聚 55
1.4.9 形核概率 58
1.4.10 挠率张量与马氏体形核 63
1.5 预马氏体转变 65
1.6 评论和小结 68
参考文献 70
笫二章 马氏体转变动力学理论 77
2.1 引言 77
2.2 Landau理论和马氏体转变 79
2.2.1 Landau理论和Devonshire理论 79
2.2.2 Falk和Olson-Cohen的处理 82
2.2.3 D(x)张量和序参量 84
2.3 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考虑 85
2.4 自由能函数 88
2.4.1 序参量和马氏体百分数 88
2.4.2 自由能函数和平衡态 89
2.5 摩擦函数 90
2.5.1 转变状态方程 90
2.5.2 摩擦力和摩擦函数 91
2.5.3 摩擦准焓和摩擦准熵 92
2.6 动力函数 93
2.6.1 动力函数的极小值和极大值 93
2.6.2 转变循环中的回转点 95
2.7 理论应用的例子:CU-29%Zn-3%Al合金 97
2.7.1 实验结果 97
2.7.2 理论处理 99
参考文献 103
第三章 马氏体转变的相界面理论 108
3.1 引言 108
3.2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 109
3.3 相界面的推移摩擦 113
3.3.1 现行的理论 113
3.3.2 界面摩擦的本质 115
3.4 界面摩擦的计算 116
3.4.1 Cu-29%Zn-3%Al合金 116
3.4.2 Ca-14%Al-2.5%Ni合金(Salzbrenner-Cohen) 118
3.4.3 Cu-39.5%Zn合金(Cornelis-Wayman) 119
3.4.4 时论 122
3.5 相界面的构造 124
3.6 把界面看作弹塑性薄层 127
3.6.1 基本假定 127
3.6.2 准焓的计算 128
3.7 把界面看作晶体结构 129
3.7.1 基本假设 129
3.7.2 准熵的计算 131
3.8 小结 134
参考文献 136
第四章 马氏体长大理论 140
4.1 引言 140
4.2 马氏体长大过程 141
4.2.1 第一阶段 141
4.2.2 第二阶段 146
4.2.3 第三阶段 149
4.3 弹性能的计算 152
4.3.1 Eshelby的弹性理论 152
4.3.2 计算方法 154
4.3.3 基本假定 156
4.4 自由长大的弹性能 157
4.4.1 总弹性能 157
4.4.2 局域弹性能 158
4.5 限制生长条件下的弹性能 161
4.5.1 厚度方向的长大 161
4.5.2 弹性能分布的不均匀性 162
4.6 分离弹性能 163
4.6.1 步骤 163
4.6.2 例子 165
4.7 小结 166
参考文献 167
附录Ⅰ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唯象理论 169
Ⅰ.1 概述 169
Ⅰ.2 基本命题 171
Ⅰ.3 求解问题 179
Ⅰ.4 解题步骤 186
Ⅰ.5 计算方法 190
Ⅰ.6 W-L-R理论及B-M理论 200
Ⅰ.7 B-B-S界面位错理论 203
参考文献 216
附录Ⅱ 张量、矩阵和应变 217
Ⅱ.1 基本概念 217
Ⅱ.2 矩阵的代数运算 220
Ⅱ.3 线性变换 223
Ⅱ.4 倒易矢量 228
Ⅱ.5 不变线矢和不变法矢 232
Ⅱ.6 平面不变应变 237
本书著者简介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