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层面 1
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两种层次 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5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危机--有关定义的论争 10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历史 17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趋向 24
第三节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 31
第三章 接受与影响 43
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 44
第二节 传统的影响研究 49
第三节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54
第四节 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 62
第四章 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 65
第一节 形成性影响与欧洲现代文学主潮 66
第二节 西方浪漫主义的传入与影响 72
第三节 西方现实主义的传入与影响 79
第四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与影响 83
第五章 主题学 89
第一节 主题与主题学 90
第二节 主题、题材、母题和意象的比较研究 95
第三节 主题史和题材史的比较研究 105
第四节 主题学和原型批评 115
第六章 文类学 123
第一节 文类的划分 123
第二节 “集”的概念 133
第三节 中西文体发展的同步与交叉 137
第七章 比较诗学 148
第一节 中西诗学关于文学存在方式的探讨 150
第二节 中西诗学关于文学存在理由的探讨 166
第三节 中西诗学的拓扑学基础 176
第八章 科际整合 181
第一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183
第二节 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 196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 210
附录一:文化多元主义与文学批评 欧文·奥尔德里奇 227
附录二:从影响到接受批评 伊夫·谢弗莱尔 245
附录三:主题学与文学批评 哈利·列文 259
附录四:何谓文类 张汉良 286
附录五:中西文学理论综合初探 刘若愚 296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