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法学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屈承熹著;朱文俊译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902921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序言 1

第1章 导言 1

第2章 理论与发展 6

2.1 转换理论前的历史语法学家 7

2.2 历史语法学中的转换——生成理论 9

2.2.1 转换法 9

2.2.2 词汇学派处理法 10

2.2.3 其它 12

2.3 语法重构 13

2.3.1 原始印欧语语法重构——生成法 14

2.3.2 美洲印第安语语法重构——折衷法 15

2.3.3 语法重构中的法位学 18

2.4 类型变化 19

2.4.1 Joseph H.Greenberg论词序普遍现象 21

2.4.2 词序变化 22

2.4.2.1 英语词序变化 22

2.4.2.2 原始印欧语词序变化 23

2.4.2.3 其它一些语言的词序变化 23

2.4.2.4 词序变化起因 24

2.5 历史语法学假设和理论 24

2.5.1 歧义假设 25

2.5.2 后加意念假设 27

2.5.3 复杂句再分析 27

2.5.4 其它假设 28

2.5.5 历史语法学理论 28

2.6 小结 30

3.0 引言 32

第3章 汉语语法历史演变的三种类型 32

3.1 词汇特征的变化 33

3.2 非特征规则的变化 37

3.3 语法层次的变化 39

3.4 小结 42

第4章 词汇特征的变化——汉语代词体系 46

4.0 引言 46

4.1 汉语代词体系——问题 47

4.2 转换法 52

4.3 词汇学派处理法 60

4.4 小结 82

5.0 引言 86

第5章 转换规则的变化…汉语被动式历史 86

5.0.1 被动式的时期划分 89

5.0.2 汉语的主要被动形式 91

5.0.2.1 “于/乎”时期 91

5.0.2.2 “见”时期 93

5.0.2.3 “为”时期 93

5.0.2.4 “被”时期 94

5.1 汉语被动结构分析 96

5.1.1 传统法 97

5.1.2 再分析 98

5.1.2.1 “于/乎”被动式 98

5.1.2.2 “见”被动式 100

5.1.2.3 “为”被动式 101

5.1.2.3.1 “为+动词”形式 102

5.1.2.3.2 变体 105

5.1.2.4 “被”被动式 106

5.1.2.4.1 “被”被动式与“见”被动式比较 107

5.1.2.4.2 动词“被” 108

5.1.2.4.3 “被”被动式的基本结构 110

5.1.2.4.4 变体 110

5.1.3 汉语被动式的一般特征 112

5.2 形式化 113

5.2.1 “于/乎”被动式规则 113

5.2.2 “见”被动式规则 116

5.2.3 “为”被动式规则 118

5.2.4 “被”被动式规则 122

5.3.1 “传统”转换法 125

5.3 演变的诱因:模糊性和最佳条件 125

5.3.1.1 简化语例? 126

5.3.2 模糊性和透明性 127

5.3.2.1 “于/乎”被动化作为一条模糊性规则 128

5.3.2.2 “见”被动式与“为”被动式之间——最佳条件 130

5.3.2.3 “为”被动式与“被”被动式之间——最佳条件又例 132

5.4 小结 133

第六章 类型变化——汉语词序问题 138

6.0 引言 138

6.1 汉语词序变化理论 140

6.1.1 李讷与Thompson论“动宾动”向“介宾动”的转化 142

6.1.2 戴浩一论外部影响 145

6.1.3 黄宣范论动词后“于”的省略 147

6.1.5 黎天睦论位置意义 149

6.1.4 张日升论“动词十补语”强化 149

6.2 词序变化问题 150

6.2.1 汉语词序处理中的基本考虑 151

6.2.1.1 Greenberg的普遍现象 151

6.2.1.2 副动词、介词或格标记? 152

6.2.1.3 “把”和“被”是什么? 153

6.2.1.4 主语、主题和限定性 154

6.2.2 具体问题 155

6.2.2.1 戴浩一的外部影响理论 155

6.2.2.2 传统介词→现代动词? 156

6.2.2.3 “于”的省略 156

6.2.2.4 位置意义原则 157

6.3 现代汉语以“主动宾”还是以“主宾动”为主? 157

6.4 汉语词序变化起因 161

6.4.1 类属短语和名词的顺序 162

6.4.2  比较结构 163

6.4.3 介词短语的前置 164

6.4.4 动词后缀的出现 164

6.4.5 “把”句的出现 165

6.5 一种新假设 168

6.5.1 结果补语和复合动词的出现 169

6.5.2 主题标记的消失 170

6.6 结论 171

6.7 推论 171

6.7.1 南方汉语语法和语音为什么较为保守 171

6.7.2 动词前的限定性和“主动宾”:冲突还是加强? 172

结束语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