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摩擦化学的近期发展 1
二、摩擦化学的概念 1
三、摩擦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
第二章 摩擦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5
第一节 有关摩擦学的基本问题概述 5
一、固体的表层结构 5
二、表面形貌及参数 7
三、表面接触 7
四、摩擦 13
五、润滑 14
六、关于边界膜的分类 16
七、磨损 16
第二节 在机械能影响下固体的结构变化和物理变化 19
一、在机械作用下固体结构的变化 19
二、固体受到机械处理后所发生的物理变化 21
第三节 摩擦化学反应的引发 24
一、弹性应力对摩擦化学反应的影响 24
二、温度导致的摩擦化学反应 26
三、摩擦带电和放电过程引起的摩擦化学反应 29
四、新生面对摩擦化学反应的影响 34
五、某些个别结构缺陷对固体反应活性的影响 38
第四节 摩擦化学反应动力学 41
一、摩擦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般模式 41
二、表面反应动力学表达式的探讨 42
三、关于活性中心学说 45
四、机械处理强度对摩擦化学反应的影响 47
五、温度对摩擦化学反应的影响 50
六、压力的影响 53
第五节 润滑剂在摩擦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5
一、抗磨(A.W.)膜和极压(E.P.)膜 55
二、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关系 59
三、气氛的影响 68
第六节 摩擦化学的研究方法 73
一、机械处理的方法 74
二、表面分析技术 75
三、摩擦过程中的直接分析 79
四、研究润滑剂表面反应的一些方法 82
五、其它 85
第三章 摩擦副材料 87
第一节 前言 87
第二节 摩擦副材料 88
一、铁基合金 88
二、非铁合金 100
三、高分子材料 109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 116
第三节 材料的表面改性 121
一、表面改性的摩擦学 121
二、表面改性典型工艺与材料的耐磨性能 123
第四章 润滑材料在摩擦化学中的应用 125
第一节 矿物油 125
一、内燃机油 130
二、齿轮油 131
三、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 133
第二节 石油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质 134
一、低分子烃类的摩擦学性质 135
二、润滑油料中各种烃类的抗磨作用 135
三、气氛对烃类抗磨作用的影响 137
四、关于阴离子基学说 138
五、杂原子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质 140
第三节 金属加工液 142
第四节 润滑脂 145
一、润滑脂的组成 145
二、润滑脂的摩擦学特性 146
第五章 摩擦氧化 154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摩擦氧化 154
一、材料的摩擦氧化与磨损转型 154
二、氧化磨损理论 156
第二节 润滑油氧化变质及抗氧添加剂的作用 157
一、矿物油氧化变质与矿物油组分的抗氧化能力 157
二、抗氧添加剂的抗氧化作用 158
第三节 润滑油摩擦氧化对润滑性的影响 159
一、润滑油摩擦氧化产物的化学结构 159
二、氧化产物对油膜的增强作用 159
第四节 油中含氧杂质对抗磨性的影响 161
一、矿物油中的含氧杂质 161
二、矿物油中含氧杂质的抗磨作用 161
第五节 含氧基团对添加剂承载能力和抗磨性的影响 164
一、简单化合物中含氧基团的影响 164
二、硫、氮化合物中含氧基团的作用 167
第六节 环境中的氧气对油的润滑性的影响 171
一、氧气对润滑油和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71
二、氧气对润滑油和添加剂承载能力的影响 175
三、氧硫浓度比对添加剂润滑性的影响 176
第七节 摩擦氧化和微振磨损 176
一、微振磨损 176
二、摩擦氧化 177
三、润滑剂在减少微振磨损方面所起的作用 178
第六章 有机硫化物 183
第一节 基础油中的含硫杂质 183
一、燃料油和润滑油中的含硫杂质 183
二、含硫杂质对油品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的影响 184
第二节 含硫极压抗磨剂 189
一、硫剂的种类 189
二、硫剂的应用 190
三、几种硫剂的制备方法 191
第三节 硫化物化学结构与极压抗磨性之间的关系 192
一、硫剂的承载能力 192
二、硫剂的抗磨损性能 195
三、硫剂与磷剂极压抗磨性的比较 202
第四节 硫剂的极压抗磨机理 204
一、基于静态法提出的硫剂反应机理 204
二、基于动态法或动、静态法结合提出的反应机理 207
第七章 有机磷化物 214
第一节 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 214
一、含磷极压抗磨剂的种类 214
二、含磷极压抗磨剂的制备 215
第二节 影响磷剂极压抗磨性的化学因素 216
一、烷基磷酸酯和芳基磷酸酯 217
二、磷酸酯和亚磷酸酯 218
三、膦酸酯和亚膦酸酯 220
四、酸性磷酸酯及其胺盐 225
五、磷酰胺酯、膦酰胺酯和次膦酰胺酯 227
六、硫代磷酰胺酯 230
七、硫代磷酸脂和硫化亚磷酸酯 230
八、氯代磷酸酯和氯代亚磷酸酯 230
九、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金属盐(MDDP) 231
第三节 含磷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 234
一、磷酸酯 234
二、亚磷酸酯 237
三、二硫代磷酸的金属盐(MDDP) 238
第四节 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应用 242
一、内燃机油 242
二、液压油 243
三、齿轮油 243
四、金属加工液(Metalworking Fluid) 244
五、润滑脂 244
第八章 硼化合物和卤素化合物 248
第一节 无机硼酸盐添加剂 248
一、硼酸盐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248
二、硼酸盐添加剂的抗磨性能 249
三、硼酸盐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252
第二节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 254
一、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分子结构 254
二、硼酸酯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 258
第三节 CTFE、PFPE制备和应用 265
一、CTFE、PFPE的制备 265
二、CTFE油的性能和应用 266
三、PFPE油的性能和用途 267
四、PFPE油的降解 269
第四节 含氯添加剂和润滑油 270
一、含氯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和制备方法 270
二、含氯添加剂的主要特性 273
三、含氯添加剂的极压抗磨机理 274
第九章 有机金属化合物 278
第一节 钼和钨金属有机化合物 278
一、有机钼的分类及其润滑性 278
二、有机钼的摩擦特性 280
三、有机钼的减摩机理 286
四、有机钼和某些钙化合物的增效作用 293
五、有机钨的摩擦特性 296
第二节 金属钛化合物 299
第三节 多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299
第十章 添加剂的复合效应与硫、磷、氮剂的发展 302
第一节 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不同润滑反应膜的作用 302
第二节 苯三唑十二胺在齿轮油中的增效作用 303
第三节 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增效作用 312
第四节 磷氮剂及硫磷氮剂新型添加剂的合成 316
第十一章 固体润滑剂 318
第一节 概述 318
第二节 固体润滑剂的定义和分类 319
一、固体润滑剂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能 319
二、固体润滑剂的分类 322
第三节 几种固体润滑剂的润滑作用 325
一、石墨及其层间化合物 325
二、二硫属化合物 339
三、PTFE及其它塑料 353
四、软金属、氧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固体润滑剂 366
第四节 固体润滑剂的复合效应 374
一、固体粉末润滑 374
二、固体润滑膜的润滑 378
第十二章 合成润滑剂 388
第一节 合成润滑剂的定义和分类 388
一、定义 388
二、分类 388
第二节 合成润滑剂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388
第三节 合成润滑剂的结构特点、摩擦学特性和应用 390
一、酯类油 390
二、聚α-烯烃 405
三、聚醚 414
四、硅油 424
五、氟油 430
第四节 合成润滑剂的发展趋势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