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分子到材料 1
§1.1 从分子到超分子 1
§2.5 在静电场中的分子 2
§1.2 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3
§1.3 从分子到材料 4
§1.4 分子构造学 11
§1.5 分子制造学 19
第二章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2
§2.1 引言 22
§2.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分类 24
§2.3 势能面 25
§2.4 坐标系统 26
§2.6 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30
§2.7 范德华相互作用 37
§2.8 氢键 40
§2.9 疏水相互作用 42
第三章 分子识别原理及机制 49
§3.1 基本概念 49
§3.2 受体设计原则 54
§3.3 分子识别的热力学特征 56
§3.4 化学体系中的分子识别 62
§3.5 生物体系中的分子识别 71
第四章 超分子模型的构造 80
§4.1 引言 80
§4.2 分子模型的表达 82
§4.3 量子力学方法 87
§4.4 分子力学方法 91
§4.5 能量优化及研究势能面的有关方法 105
§4.6 过渡态及反应途径的确定 110
§4.7 分子动力学模拟 115
§4.8 多体动力学模拟技术 120
§4.9 自由能的计算 122
第五章 介观模型方法及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126
§5.1 引言 126
§5.2 介观模型方法的理论基础 128
§5.3 介观模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38
§5.4 介观模型方法的发展预测 143
第六章 超分子体系中的电子及能量转移反应 146
§6.1 基本理论 146
§6.2 模型体系 147
§6.3 光活性超分子组装体 156
§6.4 研究热点 159
§7.1 引言 163
§7.2 超分子结构的金属模板控制 163
第七章 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超分子建筑——自组装的金属模板控制 163
§7.3 功能聚集体的金属模板形成 178
第八章 两亲分子聚集体的活性控制 186
§8.1 前言 186
§8.2 聚集体的结构 186
§8.3 聚集体的活性 189
§8.4 活性控制 191
§8.5 聚集体作为微反应器 204
第九章 基于自组织的超分子建筑 208
§9.1 前言 208
§9.2 蛋白酶聚集与功能化的模型膜体系的相互作用 210
§9.3 光导盘状液晶 217
第十章 固态超分子体系的构筑——晶体工程 234
§10.1 前言 234
§10.2 分子间相互作用 236
§10.3 晶体工程策略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