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1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1
(一)神经调节 2
(二)体液调节 2
(三)细胞、组织、器官的自身调节 2
四、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 2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5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5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 5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6
(一)被动转运 6
(二)主动转运 8
(三)胞吐与胞纳 9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9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9
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0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0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1
(三)膜通透性改变的实质与离子通道的特性 13
(四)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机制 13
三、刺激与兴奋的引起 14
(一)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4
(二)阈值与阈电位 15
(三)阈下刺激、局部反应与总和 16
(四)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16
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7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17
(一)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17
(二)肌管系统 18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19
(一)肌丝的分子组成与横桥运动 19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0
(三)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20
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21
(一)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 21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21
第二章 血液生理 25
第一节 血液与内环境 25
一、体液 25
二、内环境 25
三、血液的组成 26
(一)血细胞比容 26
(二)血浆 26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27
(一)血液的比重和粘滞性 27
(二)血浆渗透压 27
(三)血浆酸碱度 27
第二节 血细胞 28
一、红细胞 28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28
(二)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28
(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29
(四)红细胞的生成 30
(五)红细胞的破坏 31
二、白细胞 31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31
(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32
(三)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34
三、血小板 35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35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36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6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37
一、血液凝固 37
(一)凝血因子 38
(二)凝血过程和原理 38
二、抗凝系统 40
三、纤维蛋白溶解 40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40
(二)纤维蛋白降解 41
(三)纤溶抑制物 41
第四节 血量和血型 41
一、血量 41
二、血型 41
(一)ABO血型系统 42
(二)ABO血型与输血 42
(三)Rh血型系统 42
(四)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型 43
第三章 循环生理 46
第一节 心肌生物电现象 46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47
(一)工作细胞的静息电位 47
(二)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 47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49
(一)自律细胞的舒张电位和4期自动去极化 49
(二)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49
三、心肌细胞的类型 50
(一)快反应细胞 50
(二)慢反应细胞 50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51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51
(一)自动节律性 51
(二)传导性 52
(三)兴奋性 54
二、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 57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57
(二)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57
三、K+、Ca2+和Na+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58
(一)K+ 58
(二)Ca2+ 58
(三)Na+ 59
第三节 心脏泵血功能 59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59
(一)心动周期 59
(二)心率 60
二、心脏泵血--射血与充盈过程 60
(一)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60
(二)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60
(三)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62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62
(一)心脏的输出量 62
(二)心脏做功 63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63
(一)每搏输出量 63
(二)心率 65
五、心力储备 65
第四节 心音与心电图 65
一、心音与心音图 65
(一)心音的组成及特点 66
(二)心音的听诊及意义 67
二、心电图 67
(一)容积导体的基本概念 68
(二)心脏兴奋过程电变化的细胞外记录 68
(三)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69
第五节 血管生理 71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71
(一)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 71
(二)分配血管--动脉 71
(三)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 71
(四)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72
(五)容量血管--静脉 72
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 72
(一)血流量 72
(二)血流阻力 73
(三)血压 73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74
(一)动脉血压 74
(二)动脉脉搏 76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78
(一)静脉血压 78
(二)静脉回流 79
五、微循环 80
(一)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80
(二)微循环的调节 81
六、组织液和淋巴液 81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81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83
(三)淋巴液 83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84
一、神经调节 85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85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86
(三)心血管中枢 87
(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88
二、体液调节 91
(一)全身性体液调节因素 91
(二)局部性体液调节因素 93
三、心血管的自身调节 93
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 94
一、冠脉循环 94
(一)冠脉循环的特点 94
(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94
二、肺循环 95
(一)肺循环的特点 95
(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96
三、脑循环 96
(一)脑循环的特点 96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97
(三)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97
第四章 呼吸生理 104
第一节 肺通气 104
一、呼吸道的功能特征 104
(一)呼吸道的主要功能 104
(二)呼吸道口径的调节 105
二、肺泡 105
(一)肺泡和呼吸膜 105
(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105
三、肺通气动力 107
(一)呼吸运动 107
(二)肺内压 107
(三)胸膜腔内压 107
四、肺通气阻力和呼吸功 108
(一)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108
(二)非弹性阻力 108
(三)呼吸功 109
五、肺容量 109
(一)潮气量 109
(二)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 109
(三)补呼气量 109
(四)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 110
(五)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110
(六)肺总量 110
六、肺的通气量 110
(一)每分通气量 110
(二)最大通气量 111
(三)肺泡通气量 111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112
一、气体交换原理 112
(一)分压与张力 112
(二)肺泡气、血液及组织中Po2和Pco2 112
(三)气体扩散速率 112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113
(一)肺泡气体交换 113
(二)组织气体交换 113
三、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113
(一)呼吸膜 113
(二)通气血流比值 114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14
一、呼吸气体的运输形式 114
二、O2的运输 115
(一)Hb与O2的可逆性结合 115
(二)氧解离曲线 115
(三)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117
三、CO2的运输 117
(一)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 117
(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 118
(三)CO2解离曲线 118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19
一、呼吸中枢 119
(一)脊髓 119
(二)下位脑干 119
(三)呼吸节律的形成 120
(四)上位脑对呼吸的调节 120
二、肺牵张反射 121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121
四、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122
(一)化学感受器 122
(二)CO2对呼吸的调节 123
(三)〔H+〕对呼吸的调节 123
(四)低O2对呼吸的调节 124
(五)Pco2〔H+〕和Po2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124
第五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 124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127
第一节 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127
一、消化方式 127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28
(一)一般特性 128
(二)电生理特性 128
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30
(一)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 130
(二)内在神经丛 130
四、胃肠激素 131
(一)胃肠激素的作用途径 131
(二)主要胃肠激素 131
(三)脑-肠肽 132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132
一、唾液分泌 132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32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132
二、咀嚼和吞咽 132
三、食管胃括约肌 133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33
一、胃液分泌 134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34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35
二、胃运动 138
(一)胃运动形式及其调节 138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38
(三)呕吐 139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39
一、胰液分泌 139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39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41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41
(一)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41
(二)胆囊的功能 142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42
三、小肠液分泌 142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42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143
四、小肠运动 143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43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44
(三)回盲栝约肌的功能 144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44
一、大肠液分泌及肠内细菌的作用 144
二、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144
(一)大肠运动形式 144
(二)排便反射 145
第六节 吸收 145
一、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145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47
(一)水的吸收 147
(二)无机盐的吸收 147
(三)糖的吸收 148
(四)蛋白质的吸收 148
(五)脂肪的吸收 148
(六)维生素的吸收 149
第六章 体温 151
第一节 人体正常体温及其变动 151
一、体温正常值 151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151
(一)昼夜体温变动 151
(二)性别 151
(三)年龄 152
(四)肌肉运动 152
第二节 产热和散热 152
一、体热的来源 152
(一)能量平衡 152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52
(三)基础代谢率 153
二、产热过程 153
(一)主要产热器官 153
(二)产热调节反应 154
三、散热过程 154
(一)散热方式 154
(二)散热调节反应 155
第三节 体温调节 155
一、温度感受器 155
(一)外周温度感受器 155
(二)中枢温度感受器 156
二、体温调节中枢 156
三、体温调节方式 157
(一)行为性体温调节 157
(二)自主性体温调节 157
第七章 肾脏生理 159
第一节 肾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特点 159
一、肾脏结构的特点 159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159
(二)两类肾单位 160
(三)球旁器 161
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162
(一)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 162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162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63
一、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163
(一)肾小球滤过率 164
(二)肾小球滤过分数 164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164
(一)滤过膜的结构 164
(二)滤过膜的能透性 165
三、有效滤过压 165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66
(一)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167
(二)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67
(三)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167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168
一、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和方式 168
(一)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 168
(二)肾小管重吸收的方式 168
二、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69
(二)Na+的重吸收 169
(二)Cl-的重吸收 170
(三)HCO3-的重吸收 170
(四)水的重吸收 170
(五)K+的重吸收 171
(六)葡萄糖的重吸收 171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172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172
(二)肾小球滤过率 173
(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 173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173
一、H+的分泌和H+-Na+交换 174
二、NH3的分泌和铵盐的生成 175
三、K+的分泌和K+-Na+交换 176
四、其他物质的排泄 177
第五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 177
一、血管升压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177
(一)血管升压素的生理作用 177
(二)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的调节 177
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180
(一)醛固酮的作用 180
(二)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180
三、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 181
四、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181
第六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82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 182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和保持 183
(一)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现象 183
(二)肾髓质同渗梯度形成的原理 183
(三)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185
三、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 185
四、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185
(一)肾髓质组织结构的改变 185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尿素重吸收的改变 186
(三)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的改变 186
(四)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改变 186
第七节 排尿活动 186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186
二、膀胱内压与膀胱内尿量的关系 187
三、排尿反射 188
第八章 内分泌生理 192
第一节 激素的功能特点及其作用机制 192
一、激素的分类 192
二、激素的传递方式 193
三、激素的生理作用和特征 193
(一)激素的生理作用 193
(二)激素作用的特征 193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194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194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195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195
一、神经内分泌的概念 195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196
(一)血管升压素 196
(二)催产素 196
三、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197
第三节 腺垂体 197
一、生长激素 198
(一)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98
(二)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199
二、催乳素 199
(一)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199
(二)催乳素分泌的调节 200
三、促激素 200
第四节 甲状腺 200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运输 200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00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运输 201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01
(一)对代谢的作用 201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
(三)其他作用 202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202
(一)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202
(二)自身调节 203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203
第五节 甲状旁遥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 203
一、甲状旁腺激素 203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04
(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04
二、降钙素 204
(一)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204
(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205
第六节 胰岛 205
一、胰岛素 206
(一)胰岛素的作用 206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06
二、胰高血糖素 207
(一)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207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207
第七节 肾上腺 20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207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08
(二)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09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09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 210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210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11
第八节 性腺 211
一、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211
(一)睾酮的生理作用 211
(二)睾酮分泌的调节 212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212
(一)卵巢激素及其作用 212
(二)卵巢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213
(三)卵巢内分泌与月经周期 213
三、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214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14
(二)人胎盘催乳素 215
(三)孕激素和雌激素 216
第九章 神经系统生理 221
第一节 神经纤维的功能和活动特征 221
一、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222
(一)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222
(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222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223
(一)根据电生理学特征分类 223
(二)根据纤维直径及来源分类 223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224
四、神经纤维的营养性效应 224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 224
一、佛学突触传递 224
(一)突触的结构 224
(二)突触的分类 225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225
二、缝隙连接 228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228
四、神经递质 229
(一)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分布 229
(二)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分布 229
(三)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失活 230
五、受体 232
(一)胆碱受体的分布和效应 232
(二)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和效应 233
(三)突触前受体 235
(四)中枢内的受体 235
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235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 235
(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236
(三)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 236
第三节 神经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 236
一、反射活动和反射中枢概念 236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37
(一)单线式 237
(二)分散式 237
(三)会聚式 238
(四)球路式 238
三、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238
(一)单向传递 238
(二)中枢延搁 238
(三)总和 238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239
(五)后发放 239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239
四、中枢抑制的形式和机制 239
(一)突触后抑制 239
(二)突触前抑制 240
五、神经中枢内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作用 241
(一)拮抗性活动的协调 242
(二)调整反射活动的强度和广度 242
(三)反馈作用 242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242
一、感觉投射系统 243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243
(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244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245
(一)射体感觉代表区 245
(二)内脏感觉代表区 245
(三)视觉代表区 245
(四)听觉代表区 246
(五)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246
三、痛觉生理 246
(一)皮肤痛觉 246
(二)内脏痛和牵涉痛 247
(三)针刺镇痛原理的探讨 248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4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48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249
(二)肌牵张反射 249
(三)屈反射和交叉伸肌反射 251
(四)脊休克 251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252
(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 252
(二)去大脑僵直 253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4
(一)维持身体平衡 254
(二)调节肌紧张 254
(三)协调随意运动 255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5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6
(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256
(二)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256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57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257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259
(一)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259
(二)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 259
三、自主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意义 260
(一)交感神经系统在机体应急反应中的作用 260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促进机体消化吸收和保存能量方面的作用 260
四、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260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60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61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61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62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263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263
(一)正常脑电图波形 263
(二)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264
(三)皮层诱发电位 265
二、睡眠 265
(一)睡眠的时相 266
(二)睡眠产生的机制 266
三、学习和记忆 266
(一)条件反射 266
(二)两种信号系统 267
(三)记忆的过程 268
(四)记忆形成的机制 268
四、语言中枢和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268
(一)语言中枢 268
(二)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269
第十章 视觉、听觉和前庭感觉 275
第一节 视觉 275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275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成象原理 275
(二)眼的视近调节 276
(三)眼的屈光不正 277
二、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射 278
三、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278
(一)感光细胞及其功能 279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280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282
五、某些视觉功能的检测 282
(一)视敏度 282
(二)视野 282
(三)视网膜电图 283
(四)眼内压 283
第二节 听觉和前庭感觉 284
一、传音系统的功能 284
(一)外耳的功能 284
(二)中耳的功能 284
(三)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285
二、感音系统的功能 285
(一)耳蜗的结构 285
(二)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286
(三)耳蜗对声频和声强的初步分析 287
三、前庭器官的功能 287
(一)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 288
(二)半规管的功能 288
四、听力测定与眼震 288
(一)听力测定 288
(二)眼震 289
附录1 本书采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91
附录2 本书所用千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291
附录3 本书常用数值新旧单位换算表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