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3365·12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1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1

二、自然辩证法的任务 2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4

一、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前史 4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8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9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10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0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4

一、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7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17

第一章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和层次结构 17

第一篇 自然界的辩证法 17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19

第二节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20

一、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21

二、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辩证关系 26

第二章 自然界的历史演化 29

第一节 无机界的演化 29

一、从基本粒子到元素 29

二、天体的演化 32

三、地球的演化 37

第二节 无机界到有机界的演化 41

一、从无机物到原始生命 41

二、生命的本质 44

一、生物的进化 47

第三节 原始生命到人类的进化 47

二、人类的起源 52

第三章 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57

第一节 系统层次律 57

一、系统层次的整体与部分 57

二、系统层次的结构与功能 58

三、系统层次结构与能量状态 61

第二节 运动转化律 63

一、运动转化的普遍性 64

二、运动转化的特殊性 66

三、运动转化的原因和动力 67

第三节 发展周期律 71

一、发展周期的普遍性 71

二、发展周期的螺旋性 72

三、发展周期的永恒性 74

第四节 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范畴 76

一、自然界物质运动状态的辩证范畴 76

二、自然界物质运动过程的辩证范畴 82

三、自然界物质运动方向的辩证范畴 86

第四章 人与自然界 89

第一节 人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及其客观基础 89

一、人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 89

二、人与自然界之间发生关系的客观基础 91

三、从原生自然界向人化自然界的转化 93

第二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97

一、近代以来自然界对人类的严厉报复 97

二、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关系 102

三、护自然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05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 108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特点 108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 108

第二篇 科学技术论 108

二、科学技术的特点 110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12

一、科学技术总体结构是物质层次运动形式的反映 112

二、自然科学的总体结构和科学分类 114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118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生产 118

一、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18

二、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121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122

一、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22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 124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哲学 125

一、科学技术对哲学的作用 126

二、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127

三、自然科学工作者应当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 129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总体科学能力 130

一、社会总体科学能力的形成 131

二、社会总体科学能力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32

第三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趋势 135

第一节 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 135

一、科学实验是形成科学理论的直接源泉 135

二、科学理论对科学实验的指导 138

三、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矛盾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138

第二节 科学与技术 139

一、科学与技术的辩证统一 140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141

三、开展新技术革命 142

第三节 科学理论发展中的矛盾 143

一、科学理论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143

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145

三、不同观点,理论和学派的争论 147

四、科学的继承与创新 150

第四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53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53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158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才 16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作用 162

一、科学技术劳动的特点 162

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作用 165

第二节 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条件 169

一、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条件 169

二、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个人因素 172

第三节 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74

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174

二、我国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的道德特征 177

第三篇 自然科学方法论 183

第一章 自然科学方法论概述 183

第一节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183

第二节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和科学研究程序 186

一、体系结构 186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87

第二章 选题和搜集资料 189

第一节 选题 189

一、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89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191

四、选题应注意的问 195

三、科学研究课题的类型 195

第二节 搜集资料 197

一、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 197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 198

第三章 观察和实验 201

第一节 观察方法 201

一、观察方法及其类型 201

二、观察方法的作用 203

三、观察方法的原则 205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06

一、实验方法及其类型 207

二、实验方法的作用 209

三、实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211

一、机遇及其作用 212

第三节 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212

二、机遇的捕捉 214

第四章 逻辑方法 216

第一节 科学抽象 216

一、科学抽象的含义 216

二、科学抽象的逻辑过程 217

三、理想化方法 219

第二节 比较和分类 221

一、比较方法 222

二、分类方法 224

第三节 归纳和演绎 226

一、归纳法 227

二、演绎法 232

三、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233

一、类比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34

第四节 类比 234

二、类比的局限性及运用类比法应注意之点 235

第五节 分析和综合 237

一、分析和综合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237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39

第六节 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 241

一、逻辑证明的作用 241

二、逻辑证明的实践基础 242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 244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44

一、创造性思维对研究对象的纯化和概括 244

二、创造性思维为科学实验开辟道路 245

三、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发展的前锋 245

一、想象 246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几种形式 246

二、直觉和灵感 249

第六章 数学方法 253

第一节 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53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254

二、数学方法的作用 256

第二节 数学模型 257

一、提炼数学模型的原则和步骤 257

二、数学模型的类型和作用 260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262

一、电子计算机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263

二、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264

第一节 系统方法 268

一、系统和系统方法 268

第七章 系统科学方法 268

二、系统方法的运用 271

第二节 信息方法 273

一、信息和信息方法 273

二、信息方法的运用 275

第三节 反馈方法 277

一、反馈和反馈方法 277

二、反馈方法的运用 279

第四节 功能模拟方法 283

一、功能模拟的含义 283

二、功能模拟方法的运用 284

第一节 假说及其作用 287

一、假说及其特点 287

第八章 假说和理论 287

二、假说的形成和发展 289

三、假说的作用 291

第二节 假说转化为理论和理论的发展 293

一、假说转化为理论的标志 293

二、理论的发展 294

三、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295

第四篇 农业中的辩证法问题 297

第一章 农业及其历史发展 297

第一节 农业的本质和特点 297

一、农业的本质 297

二、农业的特点 298

第二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 301

一、原始农业 301

二、传统农业 302

三、现代农业 303

第三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307

一、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308

二、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311

第二章 农业发展中的矛盾 313

第一节 宏观农业与微观农业 313

一、宏观农业 313

二、微观农业 314

三、宏观农业与微观农业的关系 316

第二节 生物技术与非生物技术 318

一、生物技术 318

二、非生物技术 319

三、生物技术与非生物技术的统一 320

二、合理开发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 320

一、农业资源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322

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322

第三章 农业系统 330

第一节 农业系统的结构 330

一、农业系统结构的要素 331

二、农业系统结构的模式 336

第二节 农业系统与环境 341

一、农业系统与自然环境 341

二、农业系统与社会经济条件 343

三、农业系统与文化教育 344

四、农业系统与人口状况 347

第三节 建立高效农业系统 348

一、高效农业系统的概念 348

二、高效农业系统的特征 349

三、建立高效农业系统的措施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