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建筑美学的研究对象 1
二 建筑美学的价值及价值目标 5
三 建筑美学的方法论 8
第一章 建筑美的本质 15
第一节 建筑的本质 15
一 建筑的社会本质 17
二 建筑的文化本质 19
第二节 建筑美的实用本质 23
一 建筑美的双重实用本质 24
二 建筑美的实用本质与多彩的建筑风格 28
第三节 建筑美的艺术本质 33
一 建筑的美在“表现”不在“反映” 33
二 建筑的美在形式,不在内容 41
三 建筑的美在抽象,不在具体 45
第四节 建筑美的技术本质 54
一 黄金分割的启示 55
二 合美的规律与合技术规范的一致性 61
三 “建筑艺术因我而美” 64
第二章 建筑美的功能 66
第一节 建筑美的实用功能 66
一 物质实用功能 67
二 精神性的实用功能 68
第二节 建筑美的审美功能 71
第三节 建筑美的认识功能 76
第四节 建筑美的教育功能 82
第三章 建筑美的特征 88
第一节 空间性特征 88
一 人化的“四度空间” 89
二 理性化与美化结合的“序列” 94
三 建筑整体空间美的神韵 97
第二节 视觉性特征 100
一 造型的个性化--建筑视觉美的基础 101
二 缤纷的色彩--建筑视觉美最明快的形式 104
第三节 时代性特征 108
一 一定时代意识观念的显现 108
二 一定时代文化形态的结晶 111
三 一定时代审美倾向的体现 113
第四节 民族性特征 115
第四章 建筑美的艺术规律 123
第一节 建筑形象构图的艺术规律 124
一 和谐与均衡 125
二 变化与统一 137
三 微比与对比 152
四 节奏与韵律 158
第二节 建筑形式美的表现方法 170
一 建筑的语言 170
二 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 175
第五章 建筑美的欣赏与批评 192
第一节 建筑美的欣赏与批评的本质及特征 193
一 审美活动的“二重性” 194
二 建筑美的审美过程是规律性 195
三 建筑美的辩证审视 199
四 建筑美的欣赏与批评的综合性与曲折性 204
五 建筑美的欣赏与批评的意识特性 208
第二节 建筑美欣赏与批评的基础 212
一 历史知识 213
二 建筑及建筑美的知识 214
三 其它艺术知识 215
四 审美能力 217
第三节 怎样欣赏与评价建筑的美 220
一 建筑造型及部件安置与建筑形式美规律的比较 221
二 建筑形体造型的方式与建筑语言的象征、隐喻的意味体现 222
三 建筑与周围环境氛围的关系 227
第六章 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230
第一节 建筑风格的本质与特征 231
第二节 中外建筑风格掠影 235
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 236
二 古埃及与古印度的建筑风格 239
三 西方古代建筑的风格 244
(一)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244
(二)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247
(三)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250
(四)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253
(五) 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256
(六)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艺术 259
第三节 西方近现代建筑流派 260
一 复古主义建筑流派 261
二 现代派及现代派建筑 264
三 后现代派及后现代派建筑 270
第七章 建筑空间的调理 273
第一节 建筑空间及分类 273
一 什么是建筑空间 273
二 建筑空间的分类 274
(一) 结构空间 274
(二) 实用空间 274
(三) 视觉空间 275
第二节 室内空间的调理 276
一 装修 276
(一) 形状的适宜感 278
(二) 色彩的美感 278
(三) 材料的质感 284
二 陈设 286
(一) 家具--陈列美的主角 286
(二) 灯具--发光的雕塑与空间的魔术师 288
(三) 窗帘--多功能的画 289
后记 292
主要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