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1936.12—1946. 6
第一章 国共两党在革命中诞生 11
第一编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与分裂(1922.1—1936. 12
一、中国国民党的形成 12
二、寻找救国真理的革命伙伴 19
三、另辟途径的中共“一大” 25
第二章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酝酿 31
一、孙中山的联俄愿望 31
二、远东民族大会上国共两党的合作意愿 35
三、中共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制定 39
第三章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政策的确定 44
一、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和“容共”的提出 44
二、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确定 49
第四章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55
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55
二、中共为实现合作的努力 59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 63
四、国共合作初期的风波 68
第五章 国共合作与广州政权的巩固 75
一、创办黄埔军校 75
二、复兴工农运动 80
三、平定商团叛乱 83
一、为统一中国孙中山北上 89
第六章 国共合作掀起革命风暴 89
二、开展废约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 95
三、共同掀起反帝风暴 99
四、合作东征与统一广东 106
一、反对国共合作的戴季陶主义 111
第七章 国共合作中的逆流 111
二、国民党右派刺杀廖仲恺 116
三、“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120
四、蒋介石的限共行动 124
第八章 大革命的高潮与国共合作的危机 130
一、两党合作北伐 130
二、广州联席会议与迁都之争 137
三、国共在工农运动上的分歧 142
四、国民党三中全会与蒋介石趋向反动 146
第九章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152
一、蒋介石的“清党”和国共合作的局部破裂 152
二、中共“五大”和东征北伐之争 158
三、“马日事变”和武汉政府的动摇 162
四、汪精卫的“分共”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 167
一、国民党颠倒敌友的政策 172
第十章 国共两党的对立与斗争 172
二、中共为坚持民主革命而斗争 178
三、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与共产党的反“围剿” 182
第十一章 从内战走向共同抗日 185
一、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与中共的反蒋抗日 185
二、华北事变与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192
三、西安事变,国共从内战到共同抗日的转折 200
一、国共间的多次谈判 207
第十二章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207
二、芦沟桥事变和国共两党的抗日主张 213
三、国民政府的《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共的抗日救国纲领 218
四、国共再次合作共赴国难 223
第十三章 国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 227
一、军事上的密切配合共同抗敌 227
二、政治上多方面合作,形成全民族抗战新局面 238
一、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及其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245
第十四章 国共在团结抗战上的裂痕 245
二、国民党的分裂活动和中共坚持团结抗战 249
三、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国共间的军事磨擦 254
四、中共的宪政运动与国民党“宪政”的收场 259
五、国共间的一场三民主义之争 264
一、美国对华政策转向扶蒋反共 268
第十五章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关于中国命运的不同抉择 268
二、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272
三、国民党的“六大” 共产党的“七大” 277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81
五、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 284
一、国共达成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290
第十六章 国共两党关于和平民主的斗争 290
二、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 国共两党局部军事冲突 295
三、政协决议——和平民主建国的方案 299
四、国民党对政协决议的破坏 302
第三编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分裂(1946.6— ) 309
第十七章 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 309
一、国民党推行“武力统一” 310
二、国民党军事进攻的失败 314
三、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 319
四、国共在第二条战线上的斗争 325
第十八章 国共两党的决战 331
一、军事态势的历史性转折 331
二、蒋介石的“戡乱总动员”与国民党的众叛亲离 336
三、国共军事决战 342
第十九章 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 349
一、国民党的“和平”新攻势 349
二、北平和谈与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 353
三、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南京国民政府倾覆 35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国民党退踞台湾 362
第二十章 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 367
一、美国的袖手政策与蒋介石踞守台湾 367
二、美国武装侵台与国民党的改造运动 373
三、国共反对美国分离台湾 378
第二十一章 国共关系在走向缓和的历程上 383
一、中共“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的确立 384
二、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385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93
附:主要参考书目 398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