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基础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新编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4288·44
  • 页数:558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3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 3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3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5

二、阴阳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5

(一)阴阳对立 6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6

(三)阴阳消长 8

(四)阴阳转化 9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0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1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4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4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 1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8

[现代研究] 18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 19

二、五行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0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1

(一)五行的特性 21

(二)对事物属性的分类 21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22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8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8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 29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2

[现代研究] 37

第三节 精气学说 40

一、气的基本含义 40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41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41

(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41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2

(一)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 42

(二)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4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3

(五)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 44

(四)用于诊断和治疗 44

[现代研究] 45

第二章 脏象 47

第一节 五脏 51

一、心(附:心包) 51

(一)心的部位和形态 51

(二)心的生理与病理 52

(三)心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56

[现代研究] 56

(二)肺钓生理和病理 58

(一)肺的部位和形态 58

二、肺 58

(三)肺和躯体官窍的关系 60

(四)肺的生理特性 61

[现代研究] 62

三、脾 64

(一)脾的部位和形态 64

(三)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67

(四)脾的生理特性 68

[现代研究] 69

(一)肝的部位和形态 72

四、肝 72

(二)肝的生理和病理 73

(三)肝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76

(四)肝的生理特性 77

[现代研究] 78

五、肾 81

(一)肾的部位和形态 81

(二)肾的生理和病理 82

(二)胂的生理和病理 85

(三)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87

(四)肾阴肾阳与命门学说 89

[现代研究] 91

第二节 六腑 95

一、胆 95

(一)胆的部位和形态 95

(二)胆的生理和病理 95

二、胃 97

(一)胃的部位和形态 97

(二)胃的生理和病理 97

(三)胃的生理特性 98

(一)大肠的部位相形态 99

(二)小肠的生理和病理 99

四、大肠 99

(一)小肠的部位和形态 99

三、小肠 99

(二)大肠的生理和病理 100

五、膀胱 100

(一)膀胱的部位和形态 100

(二)膀胱的生理和病理 100

六、三焦 101

(一)三焦的部位和形态 101

(二)三焦的生理和病理 102

一、脑 103

第三节 奇恒之腑 103

(三)三焦辨证的概念 103

二、髓 104

三、骨 104

四、脉 104

(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104

(二)运送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 104

五、女子胞 105

(一)与肾脏的关系 105

(二)与冲、任、督、带四脉的关系 105

(三)与心、肝、脾三脏的关系 105

(一)心与肺的关系 106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0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06

(二)心与脾的关系 107

(三)心与肝的关系 107

(四)心与肾的关系 108

(五)肺与脾的关系 109

(六)肺与肝的关系 110

(七)肺与肾的关系 111

(八)肝与脾的关系 111

(九)肝与肾的关系 113

(十)脾与肾的关系 114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116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116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16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16

(三)脾和胃的关系 117

(四)肝与胆的关系 119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119

第五节 气、血、津液、精、神 120

一、气 121

(一)气的基本概念 121

(三)气的运行和运动形式 122

(二)气的生成 122

(四)气的生理功能 123

(五)气的分类 124

二、血 130

(一)血液的生成 130

(二)血液的循行 131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 131

三、津液 13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32

(二)津液的代谢 132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133

(二)精的分类 134

(三)精的生理功能 134

四、精 134

(一)精的基本概念 134

五、神 135

(一)神的基本概念 135

(二)神的生成 135

(三)神的生理功能 135

六、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 136

(一)气和血的关系 136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137

(四)气和神的关系 138

(三)气和精的关系 138

(五)血和津液的关系 139

(六)血和精的关系 139

(七)血和神的关系 139

(八)精和津液的关系 140

(九)精和神的关系 140

(十)津液和神的关系 140

[现代研究] 141

三、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143

二、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143

一、气化的基本含义 143

第六节 气化概论 143

四、气化运动的基本规律 144

(一)气化运动与脏腑的关系 144

(二)气化运动与经络的关系 146

五、呼吸、循环、消化、水液的气化运动 147

(一)呼吸系统的气化运动 147

(二)循环系统的气化运动 147

(三)消化系统的气化运动 147

(四)水液代谢的气化运动 148

一、经络的含义 149

二、经络的分类 149

第三章 经络 149

第一节 经络的含义、分类和命名 149

三、经络的命名 150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 151

一、生理方面 151

(一)保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相对平衡和协调 151

(二)运行气血津液 152

(三)信息传导作用 152

(四)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152

(二)经络是病理反应的途径 153

(三)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153

二、病理方面 153

(一)经络是病邪传播的途径 153

三、诊断方面 154

四、治疗方面 154

第三节 十二经脉 155

一、十二经脉的特点 155

(一)名称分类 155

(二)络属关系 155

(三)循行规律 156

(四)分布规律 157

(五)病变特点 157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病侯 157

(一)手太阴肺经 157

(二)手阳明大肠经 158

(三)足阳明胃经 158

(四)足太阴脾经 159

(五)手少阴心经 159

(七)足太阳膀胱经 160

(六)手太阳小肠经 160

(八)足少阴肾经 161

(九)手厥阴心包经 161

(十)手少阳三焦经 161

(十一)足少阳胆经 162

(十二)足厥阴肝经 163

第四节 奇经八脉 163

一、奇经八脉的特点 163

(一)络属特点 163

(二)分布特点 163

(一)督脉 164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和病侯 164

(二)任脉 164

(四)俞穴特点 164

(三)走向特点 164

(五)病理特点 164

(三)冲脉 165

(四)带脉 166

(五)阴跷脉 166

(六)阳跣脉 166

(七)阴维脉 167

(八)阳维脉 167

(三)生理作用 177

(一)手太阴络脉 177

二、十五络脉的循行与病侯 177

(四)病变特点 177

(一)名称特点 177

(二)循行规律 177

一、十五络脉的特点 177

第五节 十五络脉 177

(二)手少阴络脉 178

(三)手厥阴络脉 178

(四)手阳明络脉 178

(五)手太阳络脉 178

(六)手少阳络脉 178

(十一)足少阴络脉 179

(十)足太阴络脉 179

(八)足太阳络脉 179

(九)足少阳络脉 179

(七)足阳明络脉 179

(十二)足厥阴络脉 180

(十三)任脉之络 180

(十四)督脉之络 180

(十五)脾之大络 180

第六节 十二经别 180

一、十二经别的特点 180

(一)名称特点 180

(六)病变特点 181

(五)生理作用 181

(四)经别的脏腑联属* 181

(三)循行规律 181

(二)循行特点 181

二、十二经别循行与六合 182

(一)是太阳—足少阴(一合) 182

(二)足少阳—足厥阴(二合) 182

(三)足阳明—足太阴(三合) 182

(四)手太阳—手少阴(四合) 183

(五)手少阳—手厥阴(五合) 183

(六)手阳明—手太阴(六合) 183

(二)循行特点 184

(一)名称特点 184

一、十二经筋的特点 184

第七节 十二经筋 184

(三)相结规律 185

二、十二经筋循行与病侯 185

(一)足太阳之筋 仲春痹 185

(二)足少阳之筋 孟春痹 185

(三)足阳明之筋 季舂痹 185

(六)足厥阴之筋 季秋痹 186

(七)手太阳之筋 仲夏痹 186

(八)手少阳之筋 季夏痹 186

(五)足少防之筋 孟秋痹 186

(四)足太阴之筋 仲秋痹 186

(九)手阳明之筋 孟夏痹 187

(十)手太阴之筋 仲冬痹 187

(十一)手厥阴之筋 孟冬痹 187

(十二)手少阴之筋 季冬痹 187

第八节 人体各部的经络分布 188

一、头面部 188

二、颈部 189

三、躯干部 189

四、阴部 189

五、畦腑之间的经脉联系 189

[现代研究] 190

第一节 病因 194

第四章 病因病机 194

一、外界致病因素 195

(一)六淫 195

(二)疫疠 204

(三)寄生虫 205

(四)外伤 206

二、机体内部因素 206

(一)七情 206

(二)饮食失调 207

(一)劳倦 208

三、其他致病因素 208

(二)痰饮 209

(三)淤血 212

[现代研究] 216

第二节 发病 219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220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20

(二)外来邪气是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 220

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221

(一)邪正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 221

(三)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关系 222

(二)阴阳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 222

(四)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223

三、体质在发病上的意义 223

(一)体质(或气质)的概念 223

(二)体质的分类 224

(三)体质在发病上的意义 225

第三节 病理 227

一、基本病理 227

(一)表里出入 227

(三)邪正虚实 228

(二)寒热进退 228

(四)阴阳失调 230

(五)升降失常 233

二、脏腑病理 236

(一)五脏病理 237

(二)六腑病理 242

三、经络病理 243

(一)十二经脉病理 243

(二)奇经八脉的病理 245

第四节 疾病的传变 246

一、疾病传变的含义 246

(一)外感疾病的传变 247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247

(二)内伤杂病的传变 249

三、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250

第五节 疾病的转归 251

一、正盛邪退 251

二、邪盛正衰 251

(一)邪去正伤 251

(二)邪盛正衰 251

三、明阳离决 251

第五章 诊法 252

(一)望神 253

第一节 望诊 253

一、望神色形态 253

(二)望色 255

(三)塑形体 258

(四)望动态 259

二、望舌 260

(一)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60

(二)舌诊的方法 260

(三)舌诊的内容 261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268

[现代研究] 274

(一)望头与发 276

三、头面部望诊 276

(二)望目 277

(三)望鼻 279

(四)望耳 280

(五)望唇 281

(六)望齿、龈 281

(七)望咽喉 281

(八)望颈项 281

(二)痘疮 282

(一)发黄 282

四、望皮肤 282

(三)斑诊 283

(四)白? 284

(五)痈、疽、疗、疖 284

五、望分泌物和排泄物 285

(一)痰液 285

(二)呕吐物 285

(三)大便 285

(三)指纹的临床意义 286

(一)三关 286

(二)望指纹方法 286

(四)小便 286

六、望小儿指纹 286

[现代研究] 287

第二节 闻诊 288

一、听声音 288

(一)语言 288

(二)呼吸 289

(六)呕吐 290

(一)嗅病体气味 290

二、嗅气味 290

(五)嗳气 290

(四)呃逆 290

(三)咳嗽 290

(二)嗅口气味 291

(三)嗅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气味 291

第三节 问诊 291

一、一般项目 292

二、主诉 292

三、现病史 292

(一)寒热 292

(二)汗 295

(三)疼痛 297

(四)睡眠 301

(五)饮食口味 302

(六)二便 304

四、既往病史 305

五、个人史 305

(一)月经 305

(二)带下 307

(三)胎产 307

第四节 切诊 307

一、脉诊 307

(一)脉诊的意义 308

(二)脉诊的部位 308

(三)脉诊的方法 311

(四)脉诊的步骤 314

(五)正常脉象 314

(六)病理脉象 317

(七)相兼脉与主病 335

(八)寸关尺独异脉象主病 335

(九)脉证的顺逆与从舍 336

(十)诊妇女脉 337

(十一)诊小儿脉 338

二、按诊 339

(一)按肌肤 339

(四)按腧穴 340

(二)按手足 340

(三)按胸腹 340

[现代研究] 341

第五节 病案的编写 344

一、病案的重要意义 344

二、病案书写的注意事项 344

(一)真实 344

(二)全面 344

(三)整洁 344

三、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345

(一)四诊部分 345

(四)签名 345

(二)辨证部分 346

(三)诊断部分 347

(四)立法部分 347

(五)处方部分 347

(六)医嘱 347

(七)记录者签名 347

第六章 辨证 350

第一节 八纲辨证 352

一、表里 352

(一)表证 352

(二)里证 354

(三)半表半里证 355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355

二、寒热 356

(一)寒证 356

(二)热证 357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357

(四)寒证和热证虚实的鉴别 357

(五)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358

三、虚实 360

(一)虚证 361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362

(三)虚证和实证的鉴别 362

(二)实证 362

四、阴阳 364

(一)阴证和阳证 364

(二)亡阴与亡阳 365

[现代研究] 366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368

一、气病辨证 368

(一)气虚证 368

(二)气陷证 369

(一)血虚证 371

二、血病辨证 371

(四)气逆证 371

(二)血淤证 373

(三)血热证 374

三、气血同病辨证 375

(一)气滞血淤证 375

(二)气血俱虚证 375

(三)气虚失血证 375

(三)气滞证 376

(四)气随血脱证 376

四、津液病辨证 376

(一)津液不足 376

(二)水液停滞 377

第三节 脏腑辨证 382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383

(一)心病辨证 383

(二)小肠的辨证 390

(三)小结 393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394

(一)肺病辨证 394

(二)大肠病辨证 399

(三)小结 402

(一)脾病辨证 403

三、脾与胃病辨证 403

(二)胃的病辨证 409

(三)小结 412

四、肝与胆病辨证 414

(一)肝病辨证 414

(二)胆病辨证 424

(三)小结 42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427

(一)肾病辨证 428

(二)膀胱病辨证 432

(三)小结 434

第四节 六经辨证 435

一、太阳病证治 436

(一)太阳经证 437

(二)太阳腑证 440

(三)太阳变证 442

二、阳明病证治 447

(一)阳明经证 447

(二)阳明腑证 448

(三)阳明发黄 449

三、少阳病证治 450

(一)少阳病主证 450

(二)少阳兼证 451

四、太阴病证治 452

(一)太阴病主证 452

(二)太阴病兼证 452

(三)太阴发黄 453

五、少阴病证治 453

(一)寒化证 454

(二)热化证 456

(三)少阴病兼证 457

六、厥阴病证治 457

(一)上热下寒 457

(二)厥阴病厥逆证 458

(三)厥阴病吐利证 459

(四)厥热胜复 460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461

一、工分证治 462

(一)风热犯卫 462

(二)外感温燥 463

(三)阴虚感温 463

二、气分证治 463

(四)热结阳明 464

(三)热扰胸膈 464

(二)燥热伤肺 464

(一)热邪壅肺 464

(五)热郁胆经 465

三、营分证治 465

(一)热伤营阴 466

(二)热陷心包 466

四、血分证治 467

(一)血热动血 467

(二)血热动风 468

(三)血热阴伤 468

第六节 三焦辨证 469

一、上焦湿热 470

(一)湿遏卫气 471

(二)痰浊蒙蔽心包 471

二、中焦湿热 472

(一)湿重于热 472

(二)热重于湿 473

(三)湿热并重 473

三、下焦湿热 473

(一)湿重于热 474

(二)热重于湿 474

(一)调养精神情志 476

一、未病先防 476

第七章 防治 476

第一节 预防 476

(二)适应自然环境 477

(三)加强身体锻炼 477

(四)药物预防 477

二、既病防变 477

第二节 治则 478

一、治病必求其本 478

(一)正冶与反治 478

(二)治标与治本 480

二、扶正与祛邪 482

三、调整阴阳 483

(一)泻其有余 483

(二)补其不足 483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83

(一)因时制宜 483

(二)因地制宜 484

(三)因人制宜 484

(一)辛温解表 485

(二)辛凉解表 485

第三节 治法 485

一、汗法 485

(三)扶正解表 486

(四)使用汗法的注意事项 486

(一)清热泻火 487

(二)清热凉血 487

(三)清热解毒 487

(四)清脏腑热 487

(六)滋阴清热 488

(七)使用清法的注意事项 488

(五)清化湿热 488

二、清法 488

三、下法 489

(一)寒下 489

(二)温下 489

(三)润下 489

(四)逐水 489

(五)攻补兼施 490

(六)使用下法的注意事项 490

四、和法 490

(六)使用和法的注意事项 491

(五)开达募原 491

(四)分消走泄 491

(三)调和肠胃 491

(一)和解少阳 491

(二)调和肝脾 491

五、温法 492

(一)温中祛寒 492

(二)回阳救逆 492

(三)温经散寒 492

(四)温阳利水 492

(一)补气 493

(二)补血 493

六、补法 493

(五)使用温法的注意事项 493

(三)补阴 494

(四)补阳 494

(五)使用补法的注意事项 494

七、消法 494

(一)消食导滞 495

(二)软坚消结 495

(三)消痈排脓 495

八、理气法 495

(一)活血化淤 496

(三)使用理气法的注意事项 496

九、理血法 496

(一)行气法 496

(二)降气法 496

(二)止血法 497

(三)使用理血法的注意事项 497

十、祛湿法 497

(一)芳香化湿 498

(二)清热利湿 498

(三)苦温燥湿 498

(四)利水渗湿 498

(一)燥湿化痰 499

(三)温化寒痰 499

(二)清化热痰 499

十一、祛痰法 499

(六)使用祛湿法的注意事项 499

(五)祛风胜湿 499

(四)润燥化痰 500

(五)祛风化痰 500

(六)消痰软坚 500

(七)使用祛痰法的注意事项 500

十二、润燥法 500

(二)敛肺止咳 501

(一)固表止汗 501

十三、固涩法 501

(三)使用润燥法注意事项 501

(一)轻宣润燥 501

(二)滋润内燥 501

(三)涩肠止泻 502

(四)固楮缩尿 502

(五)固崩止带 502

(六)使用固涩法的注意事项 502

十四、安神法 502

(三)使用安神法的注意事项 503

(一)疏散外风 503

十五、祛风法 503

(二)镇惊安神 503

(一)养血安神 503

(二)平肝熄风 504

(三)使用祛风法的注启事项 504

十六、开窍法 504

(一)清心开窍 504

(二)豁痰开窍 504

(三)辟秽开窍 505

(四)使用开窍法的注意事项 505

二、干支甲子 506

一、运气的概念 506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506

第八章 五运六气 506

(一)天干地支 507

(二)甲子 509

三、五运 510

(一)大运 510

(二)主运 512

(三)客运 515

四、六气 515

(一)十二支化气 516

(二)主气 517

(三)客气 518

(四)客主加临 521

五、运气相合 523

(一)运气相临的盛衰 523

(二)天符岁会 523

(三)太过不及与平气 525

第二节 标本中气 527

一、标本中气的含义 527

二、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 527

(三)阳明厥阴,从乎中气 528

(二)标本异气,从本从标 528

(一)标本同气,皆从本化 528

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 528

四、标本中气与生理 529

五、标本中气与治疗 530

(一)生于本者,求之于本 530

(二)生于标者,求之于标 530

(三)生于中气者,求之于中气 531

(四)生于标本,标本兼施 531

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531

一、运气与生理 531

二、运气与发病 532

(一)五运与发病 533

(二)六气与发病 535

三、运气与防病 539

四、运气与治疗 540

(一)主气客气致病的治疗 540

(二)六气相胜的治疗 541

(三)六气之复的治疗 542

(四)司天在泉淫胜的治疗 542

五、运气与预后 545

附录一、常用方剂索引 546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