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原子 历史 伦理 310
蒋路 第三局——帝俄情报机关 316
蒋路 俄国作家与决斗 322
郑也夫 胜者通吃的社会 328
孙郁 波普尔的自信 333
易水 新世纪 老故事 337
达未 西方专家谈发展中国家“全盘西化”的问题 342
达未 购买总统 349
——美国总统选举之年的畅销书 358
黄集伟 名声业:风险与诱惑 358
第四辑/读书的心情 365
王学泰 关于“怀旧”这个主题 365
吴福辉 旧派渐渐不“旧” 370
毕淑敏 择书秘决 374
刘鸿伏 读书的心情 377
赵汀阳 能成“学”的文学作品 380
金克木 闲谈新小说 383
王小波 关于幽闭型小说 386
王小波 小说的艺术 389
赵汀阳 小说的衰落 392
钱军 书房的生命 395
第五辑/走进历史深处 401
李慎之 关于《游民文化与这个社会》 401
蓝英年 真实的高尔基向我们走近 209
第三辑/透过冰雪的思考 219
董乐山 异议分子的寂寞 219
董乐山 美国式的政治和法国式的隐私 223
董乐山 天下三大谎话是什么 227
董乐山 “克隆羊”与科学的尽头 231
董乐山 军事史家笔下的托洛茨基 234
蓝英年 赫鲁晓夫乱点鸳鸯谱 238
蓝英年 透过苏南关系看贝利亚 242
蓝英年 《金星英雄》的今昔 246
蓝英年 肖洛霍夫的品格 249
闻一 禁书毁掉的是什么 255
闻一 人的本性和崇拜 262
闻一 话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270
张卫民 使政治写作成为一种艺术 275
董鼎山 出版自由与希特勒思想 280
——对《我的奋斗》仍在不断再版的思考 284
董鼎山 色情小说大师罗宾斯的生涯 284
董鼎山 作家卖书靠玉照 289
艾晓明 飞出墓穴的大师 293
余江涛 合乎时宜的断想 298
雷颐 透过冰雪的思考 302
陶东风 知识分子并非一种角色 306
第二辑/陈旧的故事 91
许纪霖 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胡适 91
伯宽 “我的生命就寄于责任一念” 95
孙珉 最后的潘光旦 102
于光远 金岳霖的回忆和回忆金岳霖 107
郁风 遥送徐迟远行 117
散木 常燕生和他的文集 126
向继东 先行者并不孤独 130
——解读钟叔河 134
袁鹰 二哥冯亦代 134
丹晨 一个陈旧的故事 143
雷颐 关于顾颉刚 150
江枫 史沫特莱与赛珍珠 154
黄修己 为市民画像的高等画师 159
张放 张爱玲和他的爱人 162
张放 蝴蝶与杜鹃的复合体——流沙河 165
谢泳钱 钟书与西南联大 168
谢泳 晚年杨树达 171
金凤 刚烈的杨刚 175
智效民 遥想梅、竺当年…… 181
王毅 《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序 185
崔卫平 基本的界限 190
钱满素 林肯的恶梦 198
赵诚 哈耶克在中国的命运 204
目录 3
第一辑/世纪末反思 3
季羡林 真话与勇气 3
张冠生 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尝试 6
——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 11
黎鸣 两千年纪末的历史反思 11
咏枫 世纪末心态 18
魏光奇 官民对立:他看透了秦汉之制 21
刘军宁 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野 27
凌志军 人民公社与大同思想 33
王小波 《代价论》与乌托邦 43
徐友渔 思想家和烈士 47
阎晶明 “文革”中的鲁迅 53
牧惠 红宝书与“三、百、千” 57
傅谨 我们都应该怕“尚方宝剑” 60
郑也夫 住房社会学断想 65
李银河 性的多元论 71
丁东 学派与中国思想走势 76
——何兆武访谈录 82
徐虹北 学术著作为什么要得奖 82
智效民 不该忽略的一篇文章 85
苏文 剖析游民文化 408
邵燕祥 《孙越生文集》序 412
耿传明 在平和幽默的另一面 416
王学泰 呼唤公正 421
雷颐 令人震惊的“一叶知秋” 425
陶东风 王小波的智慧 430
丁东 超越羞耻心文化 437
王景山 请读“鲁五篇” 441
黄卓越 历史迁流中的固执信念 445
袁鹰 未了斋小札 452
李国文 说谎与信谎 456
李国文 读史札记 460
牧惠 留下舌头 468
耿清珩 翟清福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 470
——评余英时《郭沫若抄袭钱穆著作考》 474
朱正 走进历史的深处 474
谢泳 经典的魅力 482
何兆武 从一本书联想到的 485
卓松盛 一个文化人的“监狱情结” 490
邵燕祥 蓝翎的《龙卷风》 495
谢泳 韦君宜的新书 498
孔祥东 《70个日日夜夜》读后 500
卫建民 冯亦代散文选集 504
丹晨 无奈的荒凉 514
骆爽 文明衰败的见证人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