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1
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1
龚自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2
鸦片走私贸易与鸦片泛滥 5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盛 8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 8
中国正义的禁烟斗争 8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9
战争的四个阶段 10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7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8
第三节 鸦片战争的后果 18
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19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五口通商口岸 21
第四节 学习西方思潮的发端 24
社会思潮的新动向 24
林则徐与《四洲志》 25
魏源与《海国图志》 25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 28
第一节 金田起义与定都南京 28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8
洪秀全的早期活动 29
金田起义 33
定都南京 35
清朝的反革命措施 36
第二节 定都后的军事战略(1853—1856年) 36
太平军北伐 38
太平军西征 40
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40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和政策 42
天朝田亩制度 42
军政合一的政权 43
经济政策 44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沙俄的扩张 47
第一节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47
美英法“修约”活动的失败 47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48
《天津条约》的签订 50
换约冲突与大沽口之战 51
第二节 英法扩大战争和清政府消极抗战的失败 51
英法联军扩大侵华战争 52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54
第三节 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扩张 55
中俄《瑷珲条约》 55
中俄《北京条约》 56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57
第四节 “辛酉政变”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58
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变化 58
“辛酉政变” 60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勾结 61
第一节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64
太平天国领导者的权力斗争 64
第四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最后失败 64
天京事变 66
第二节 坚持斗争重振朝纲 69
天京事变后战局的逆转 69
重振力量力挽危局 70
《资政新篇》的提出 72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 74
安庆保卫战 74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对太平军的镇压 76
太平天国的失败 77
太平军南方余部的继续斗争 81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82
驰骋中原的捻军 83
第四节 各族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清斗争 83
广西壮、汉族的起义 85
贵州各族人民起义 86
云南回民起义 88
陕甘回民自卫抗清斗争 89
第五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 92
第一节 洋务运动 92
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 92
洋务派、顽固派和清流派 95
洋务派的“求强”活动 96
洋务派的“求富”活动 99
边疆危机 100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102
第二节 商办近代企业的产生 104
商办近代企业的产生 104
商办近代企业的特点 105
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及其特点 106
第三节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 106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107
第六章 各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与中法战争 109
第一节 各族人民捍卫祖国边疆 109
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109
马嘉理案与《烟台条约》 110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伊犁条约》 111
西藏军民的第一次抗英斗争 116
第二节 中法战争 117
法国侵略越南和黑旗军的抗法斗争 117
中法战争的爆发 119
镇南关大捷与清政府的乘胜求和 123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 125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朝侵华战争 125
甲午战前的世界与日本的崛起 125
日本的“大陆政策” 126
清政府对朝、日政策 128
日本不宣而战——牙山、丰岛之战 129
第二节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30
清政府消极抗战 130
黄海之战 132
辽东失陷 133
日寇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133
北洋海军的覆灭 134
清政府的求和外交 135
第三节 清政府卖国求和与《马关条约》 135
《马关条约》的签订 137
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138
第八章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141
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与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141
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特点 141
强租海港和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143
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 146
清政府的变革措施 14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49
第二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扩展 150
维新思潮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150
公车上书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54
维新变法运动的两线扩展 155
维新变法与顽固守旧的论战 157
三个各具特色的维新人物 159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160
康有为第六次上书 160
百日维新 161
戊戌政变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162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164
第一节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166
反洋教运动的新高潮 166
第九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66
义和拳的源流 168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169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170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171
义和团运动向直隶发展 171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化 173
义和团的组织 176
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扶清灭洋” 177
第三节 八国联军入侵与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178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78
清政府对外宣战 179
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181
平壤之战 181
义和团反帝斗争在中国北方的扩展 183
“东南互保” 184
第四节 《辛且条约》的签订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87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罪行 187
清政府卖国求和 188
《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严重影响 189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90
民族灾难的深重 192
第一节 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192
第十章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生和高涨 192
清政府的“新政” 195
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 197
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兴起 199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生 202
孙中山和兴中会 202
自立军“勤王”起义 205
惠州起义 205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06
革命小团体的建立 210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 21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12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214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 215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216
革命派的武装斗争 219
同盟会的内部矛盾 221
第四节 立宪运动的失败和革命运动的高涨 222
清府府的“预备立宪” 222
立宪派的活动 224
“皇族内阁”的出笼 226
黄花岗起义 227
保路运动 229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231
湖北革命党人的秘密活动 231
第一节 武昌起义及全国响应 231
武昌起义的胜利 232
湖北革命政权的建立 234
全国的响应 236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投机活动 238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39
关于筹建临时政府的争论与南北议和 239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41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令 242
南京临时政府的困难处境 244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 246
第三节 袁世凯窃国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246
袁世凯的反革命策略与革命派的妥协 247
南京临时政府北迁 248
“二次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249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其经验教训 253
第十二章 军阀割据与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256
第一节 袁世凯帝制自为与护国战争 256
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建立 256
思想界尊孔复古的逆流 258
白朗起义 259
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 261
“二十一条”与袁世凯复辟 262
护国战争与洪宪帝制的覆灭 263
帝国主义与军阀割据 265
第二节 军阀割据的政局 265
“府院之争” 266
张勋复辟的丑剧 268
段祺瑞的卖国独裁 269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 270
第三节 各族人民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 271
反对沙俄策动蒙古封建主分裂活动的斗争 271
反抗沙俄侵略和分裂新疆的斗争 273
中国人民保卫西藏的斗争 275
第四节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276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76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78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78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