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少康 1
自序 3
绪论 1
一、晚清词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1
(一)复古精神的实践方式 1
(二)道学与美学的辨证法则 7
二、晚清词学发展的背景因素 13
第一章 晚清词论的三大趋势 19
第一节 本体意义的探讨:常州词论与词学“伦理”的建立 19
第二节 形式风格的认识:晚清词学“尊体”思想的基础 52
一、“词”体特质及其美感的来源 52
二、词与诗的异同比较论 57
(一)诗言志与词抒情:论题材内容 62
(二)诗庄词媚:论语言风格 64
(三)诗厚词密:论创作技巧 66
(四)诗人之词与词人之词:论作家体性与作品境界 67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运用:理论实践的具体程序与成果 69
第二章 晚清词学批评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渊源:文学传统的反省与开创 86
第一节 经学思想的渗透:由考据训诂到微言大义——清代经学思想的转变及其对词学的内化作用 89
第二节 诗学思想的启发:“比兴寄讬”与晚清词学 102
一、清代诗学对“比兴”诗观的总结 102
(一)“比兴”意义的继承与开拓 102
(二)以“比兴”尊词体 113
二、晚清词学“比兴寄讬”的用途与特点:“缘情绮靡”与“言志寄讬”的折衷调和 124
第三节 美学思想的深化:晚清“词境”美学之探讨 131
一、晚清词境美学观的特点 131
二、晚清词境美学思想的来源 141
(一)中国诗歌中的“情景”与“意境” 141
(二)创造“意境”美的语言表现方式 145
三、晚清词境美学的继承与开拓 148
第三章 晚清重要词论家的词学主题评述 167
第一节 刘熙载的“词品”观 167
第二节 陈廷焯的“沉郁”说 175
第三节 谢章铤的“性情”论 182
第四节 况周颐的“重”、“拙”、“大” 186
结语 晚清词学实际批评方法之检讨 194
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诠释批评的特点 196
二、意内言外,微言大义——辨证思想的运用 204
三、探源别流,察变知正——比较批评的意义 206
四、知人论世,词中有品——归纳观点的建立 208
附录 220
清代词学的“尊体”观 220
中国古代形体美学思想探讨——兼论刘勰的“文体”典范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