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二章 材料的磨损 7
2.1 磨损的基本原理 7
2.1.1 磨损的系统分析 10
2.1.2 摩擦系统的功能 13
2.1.3 负荷集和材料抗力 14
2.1.4 参与磨损过程的物料要素 26
2.1.5 各要素中与磨损有关的重要性质 28
2.1.6 磨损机理 30
2.1.6.1 粘着作用 32
2.1.6.2 摩擦氧化 35
2.1.6.3 磨粒磨损 39
2.1.6.4 表面疲劳 39
2.1.6.5 摩擦升华和扩散 41
2.1.6.6 几种磨损机理的共同作用 43
2.1.7 按磨损形式与机理划分的磨损类型 44
2.2 磨损试验 46
2.2.1 磨损试验的特殊性 46
2.2.2 磨损测量参数 47
2.2.3 测量磨损方法 53
2.2.4 实机磨损试验 59
2.2.5 模型磨损试验 63
2.2.6 构件磨损试验 89
2.2.7 不同磨损试验方法的比较 90
2.3 磨损与摩擦和润滑状况之间的关系 92
2.4 处理磨损问题的检查表 95
第三章 材料的硬度 101
3.1 硬度的定义 102
3.2 硬度测试法 103
3.2.1 静负荷硬度测试法 104
3.2.2 压头作切线运动的硬度测试法 111
2.2.3 脉冲负荷硬度测试法 113
3.2.4 按不同测试法所确定的硬度值的比较 114
3.4 对布氏、维氏、努氏和洛氏硬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20
3.3 狭义的硬度定义 120
3.4.1 硬度与负荷方面参数的关系 121
3.4.2 测试系统结构对硬度的影响 126
3.4.3 硬度测试时引起的材料抗力 134
3.5 硬度与材料其它性质之间的关系 137
3.5.1 硬度与其它机械和工艺性能的关系 138
3.5.2 硬度与金相组织特性的关系 146
3.5.3 硬度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149
3.5.4 硬度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50
第四章 材料的磨损与硬度之间的关系 151
4.1 硬度测试和磨损时承受负荷情况的相似性和差别 153
4.2 摩擦负荷引起的硬度变化及其对磨损的影响 154
4.3 材料的容许应力与其硬度的关系问题 160
4.4 各种磨损机理的作用与参加磨损过程中的各物料要素硬度之间的关系 164
4.4.1 粘着磨损与硬度 164
4.4.1.1 关于真实接触面积的大小 165
4.4.1.2 粘着结合力 166
4.4.1.3 粘着系数 168
4.4.1.4 粘着磨损 176
4.4.1.5 粘着引起的胶合 181
4.4.1.6 减少粘着磨损的措施 185
4.4.2 摩擦氧化与硬度 186
4.4.1.1 摩擦氧化的热力学平衡方程 187
4.4.2.2 关于摩擦氧化的反应速度 189
4.4.2.3 腐蚀磨损 191
4.4.2.4 减少摩擦氧化和腐蚀磨损的措施 194
4.4.3 磨粒磨损与硬度 195
4.4.3.1 凿削磨损 196
4.4.3.2 冲刷磨损 221
4.4.3.3 碾磨磨损 231
4.4.3.4 划伤磨损 233
4.4.3.5 喷射磨损 235
4.4.3.6 减少磨粒磨损的措施 242
4.4.4 表面疲劳磨损与硬度 244
4.4.4.1 滚动磨损 245
4.4.4.2 撞击磨损 252
4.4.4.3 滑动磨损 256
4.4.4.4 气蚀和穴蚀 258
4.4.4.5 减少表面疲劳磨损的措施 259
4.5 常用构件的磨损与其所用材料硬度的关系 260
4.5.1 滑动轴承 262
4.5.2 滚动轴承 274
4.5.3 齿轮传动机构 276
4.5.4 配合副 280
4.5.5 凸轮与挺杆 282
4.5.6 车轮与导轨 286
4.5.7 摩擦制动器 290
4.5.8 电气接触开关 296
4.5.9 切削加工刀具 298
4.5.10 成形加工工具 304
4.5.11 受矿物质摩擦负荷作用的构件 307
附录 309
A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标准DIN 50 150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抗拉强度的换算表 309
B 各种材料与耐磨表面层的硬度值 319
C 矿物质材料硬度值 328
D 固体摩擦时抗粘着磨损性能好的材料配对副 330
参考文献 337
中德名词对照 352
单位换算表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