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廖盖隆) 1
第一篇 开国奠基 1
第一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
一 漫漫长夜 2
二 艰难曲折的斗争 3
三 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 7
四 共和国的蓝图 11
第二章 共和国的筹建 17
一 人民政权和人民团体的壮大和统一 18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
三 新中国的大宪章--《共同纲领》 26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9
一 开国大典 30
二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5
三 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39
第二篇 恢复经济 47
第一章 祖国大陆的统一 47
一 继续向西南、中南进军 48
二 西藏回到祖国怀抱 53
三 地方各级政权的建立 58
四 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63
第二章 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立 67
一 没收官僚资本 67
二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74
三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81
四 与投机资本的一场较量 85
五 统一财经管理 91
第三章 争取国家财经好转的努力(一) 97
一 实现财经好转的纲领 98
二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103
三 合理调整工商业 108
四 彻底改革土地制度 119
五 国家机构的整编和精简 130
六 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 137
第四章 争取国家财经好转的努力(二) 145
一 大力恢复农业生产 145
二 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50
三 不失时机的重点建设 158
四 国内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165
第五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73
一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 173
二 抗美援朝的正确决策 178
三 把美国侵略者打回到“三八线” 182
四 打、谈结合的复杂斗争 187
五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97
六 强大的后盾--五亿人民 201
第六章 建国初期的文化教育事业 204
一 对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205
二 二百万知识分子的学习运动 212
三 电影《武训传》的风波 221
第七章 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 228
一 执政党面临的新考验 229
二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和整党 234
三 增产节约和“三反”运动 242
四 “五反”运动 251
第八章 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 262
一 光辉的成就 262
二 新因素的增长 272
三 有益的启示 279
第三篇 创业探索 289
第一章 战略思想的转轨 289
一 新情况、新问题 290
二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主张 295
三 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 301
四 高岗、饶漱石反党 319
第二章 以农业生产作为农村的中心工作 335
一 互助合作中的小冒进 336
二 毛泽东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为生产服务 344
三 邓子恢的重要政策思想 350
四 梁漱溟的“九天九地” 357
五 由强调照顾小农经济特点到批评“言不及义” 367
第三章 改造工商业的必经之路 382
一 过渡时期有两个联盟 382
二 工商界学习总路线 385
三 加快私营工业的公私合营 391
四 对私商由“排挤”到“改造” 394
第四章 工业化的起步 399
一 工业化的目标和道路 400
二 “一五”计划的蓝图 407
三 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 413
第五章 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416
一 普选制度开始实行 416
二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23
三 第一部根本大法 430
四 人大召开后的政协 435
第六章 向国防现代化迈进 440
一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任务 441
二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44
三 “三大制度”的实行 447
四 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 449
第七章 和平外交的成就 452
一 步入国际舞台 453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65
三 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469
四 中美会谈 482
五 扩大建交 492
第八章 反胡风和“潘、杨事件” 494
一 支持“小人物”批评“大人物” 495
二 胡风的历史错案 506
三 所谓“潘、杨事件” 523
四 肃反运动 529
第九章 生产力“暴动”和“停缩发”方针 532
一 购了“过头粮” 532
二 生产力起来“暴动” 537
三 “停缩发”三个字方针 540
四 各地整社 546
第十章 反“右倾”和社会主义“高潮” 551
一 “上马”和“下马”之争 552
二 规划的日新月异 565
三 改造全面加快 577
四 跨入社会主义的恐后争先 598
第十一章 经济建设中的反冒进 611
一 计划年年“吃紧” 611
二 要“多快好省” 615
三 膨胀了的计划 619
四 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624
第十二章 新思想的萌芽 633
一 社会主义的“鸭子应更好吃” 634
二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641
三 “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661
结束语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