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两个重要前提 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7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4
第一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 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30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调节机制 3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和货币 42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体系 61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增长 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增长的途径 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89
第五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经营 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任务 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 101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合理化 1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 1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和经济核算 1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及其循环 124
第二节 提高企业资金的经济效益 1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盈利 1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139
第七章 社会主义流通和市场体系 1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 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银行与信贷 168
第一节 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7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和价格管理体制 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依据 1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格体系 184
第四节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 19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的分配 197
第一节 必要产品的分配 197
第二节 剩余产品的分配 206
第三节 财政在社会主义分配中的作用 2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222
第十章 社会主义消费 2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227
第二节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231
第三节 消费方式、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主权 23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消费模式和消费政策 24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按比例发展 2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2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6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2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 270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比例、速度和效益 275
第六节 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280
第十二章 国际经济大循环与我国对外开放 2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2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296
第一节 经济特区 305
第一节 间接调节的必要性 313
第十三章 建立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313
第二节 间接调节的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318
第三节 间接调节的手段 323
第四节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33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形式 342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3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3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其它经济形式 359
第四节 公有制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