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专题六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桑桐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8026·3760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讲 和声衬托声部的写作概述 1

引言 1

一、音乐的织体层次 2

(一)多声部音乐的织体层次 2

(二)衬托声部的概念 3

(三)衬托声部的三种主要类型 3

二、依附性衬托声部的写作 4

(一)基本特点 4

(二)依附性衬托声部的作用 6

(三)依附性衬托声部的写作方法 7

(四)其它层次的依附性衬托声部 15

三、和声性衬托声部的写作 18

(一)和声性衬托声部的特性 18

(二)和声性衬托声部的四种主要形式 19

(三)和声性衬托声部的声部进行处理方法 27

(四)同向(或平行)进行的和声衬托声部层 31

(五)和声性衬托声部的织体层次 32

(六)和声性衬托声部写作中的一些其它问题 33

四、旋律性衬托声部的写作 34

(二)旋律性衬托声部与主旋律之间以及衬托声部相互之间的旋律关系与节奏关系 35

(一)旋律性衬托声部的基本特性 35

(三)声部结合的具体方法 43

(四)旋律性衬托声部的类型 48

(五)旋律性衬托声部的组合方式 59

第二讲 低音部的写作与它的十种形式 66

一、低音部的层次组合 68

(一)作为单独层次的低音部 68

(二)和弦式织体中的低音部 70

(三)“依附性低音声部层” 71

(四)上下起伏流动的衬托声部中的低音点 72

二、低音部的类型 73

(一)从低音部的性格方面区分的类型 74

(二)从低音部的节奏特点区分的类型 79

三、低音部的十种形式 82

(一)和声基础性质的低音部 82

(二)级进式的低音部 84

(三)旋律性低音部 88

(四)主旋律的低音部 89

(五)时值短促、节奏平均的流动性低音部 90

(六)节奏性重音强调的低音部 92

(七)固定低音 94

(八)上下起伏流动的低音部 97

(九)音型化的低音部 98

(十)持续音性质的低音部 105

第三讲 和声的变奏性写作 112

一、和声的变奏性写作的意义与作用 112

二、和声的变奏性写作的各种类型与写作方法 114

(一)固定旋律的和声变奏 114

(二)以一组和声进行为基础作各种声部的装饰变奏(包括性格上的变奏) 135

(三)以一组和声进行为基础作各种织体音型的变奏 143

(四)固定低音 146

三、和声教学中变奏性写作练习的安排 163

第四讲 复合和弦的运用 175

一、复合和弦的构成与它的和声层次 176

二、复合和弦的作用 192

(一)和声的多层次作用 192

(二)音响效果与和声色彩的复杂性 193

三、构成复合和弦的各种方式 198

(一)在持续音或持续和弦基础上的复合和弦 198

三、和声节奏的轻与重和宽与紧的关系 202

(二)由倚音和弦所构成的复合和弦 206

(三)由其它外音和弦所构成的复合和弦 210

(四)由七和弦以及其它高度叠置的和弦的分离排列而构成的复合和弦 211

(五)各声部层作复调化的处理时所构成的复合和弦 215

(六)其它各种作为独立的手段运用的复合和弦构成的方式 218

一、和声语言的特征 226

第五讲 贝多芬的和声手法及其对比性处理 226

二、和声对比性处理的基础与方法 235

三、作品中各个部分的对比性处理分析 238

第六讲 和声运用中的四种关系 269

一、和声进行的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 271

(一)各种稳定性较强与不稳定性较强的和声因素 271

(二)稳定与不稳定的相互关系 273

(三)稳定与不稳定的和声进行在乐曲中运用的一般情况 276

二、和声紧张度的强与弱的关系 279

(一)和声的紧张度 279

(二)作品中和声紧张度强弱的安排 282

(一)和声进行中和弦的轻重关系 293

(二)和声进行中和弦时值的宽紧关系 304

四、和声作用的功能性与色彩性的关系 324

(一)关于和声的功能与色彩的特性 324

(一)在音乐创作发展过程中,和声的功能与色彩的运用情况简介 329

(三)和声运用中功能与色彩的处理方法探讨 349

附录:缩写谱中乐器及合唱声部名称略写对照表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