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1
第二章 活跃在清华园 7
第一节 入京求学 7
考入清华学校 7
课余补习会 9
第二节 初期的忧患意识 12
辩论与演说 12
为了普及教育 14
挥笔《满江红》 16
第三节 汇入“五·四”运动的洪流 16
参加全国学联大会 20
第四节 用艺术改造社会 23
美育代替宗教的影响 23
研究具形艺术的“美司斯” 26
第五节 改良社会的尝试 29
?社 29
校内改良活动 32
参加罢考与被迫留级 35
第六节 抗议“六·三”惨案 35
拒写“悔过书” 39
第七节 清华园的最后一年 40
有了一个家庭 40
中途夭折的灾区服务 43
第八节 初涉诗坛 46
认准新诗的方向 46
清华文学社 49
第一节 去国的愁思 55
第三章 留学美国 55
第二节 在芝加哥 59
芝加哥美术学院的优等生 59
与芝城的美国诗人 61
第三节 耕耘在文学园地中 65
《女神》评论 65
《红烛》与爱国诗 68
第四节 在科罗拉多 72
第五节 发起“大江会” 77
英文古装剧的演出 82
第六节 在纽约 82
“文化的国家主义” 85
第四章 一个破灭的梦 90
第一节 “我是中国人” 90
第二节 受挫的国剧运动 94
第三节 暂短的国家主义活动 97
加入国家主义团体联合会 97
反对日俄出兵东北 99
反俄援侨大会 102
在“三·一八”惨案中 104
第四节 创办《晨报·诗镌》 107
第五节 “我要回海上去” 113
第五章 教授生活 122
第一节 在南京中央大学 122
第二节 在武汉大学 124
第三节 在青岛大学 129
人地两宜的教学与研究 129
三次学潮 133
惬意的学校生活 139
第四节 重返清华园 139
并非不问国事 146
第六章 抗战的岁月里 155
第一节 流离 155
离别故都 155
南岳一学期 158
湘黔滇跋涉三千里 161
蒙自百日 164
《祖国》和《原野》的演出 168
第二节 驻足春城 168
抗战必胜的信念 171
第三节 主持清华中文系 174
出任系主任 174
秉公办事 175
创办清华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 178
提携后学 181
第七章 学术研究 186
第一节 研究领域略述 186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几个特点 190
第三节 文学的运动方向 198
第八章 走上新的道路 203
第一节 贫困的生活 203
第二节 迅猛的转变 208
“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 208
“不仅要做新诗,更要做新的诗人” 214
“向圈子外喊去” 220
“要把文学和政治打成一片” 223
打破“可怕的冷静” 228
并非空穴来风 234
第三节 汇入民主运动的洪流 241
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 241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245
第九章 民主斗士(上) 249
第一节 保卫大西南 249
第二节 勇于解剖自己 254
向鲁迅忏悔 254
克服幼稚病 256
第三节 援助贫病作家 260
第四节 “袁世凯没有死” 265
第五节 民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269
第六节 拥护共产党 275
称赞“小五四” 275
质问蒋介石 277
慰问郭沫若 281
出版《民主周刊增刊》 283
第七节 与民主青年同盟 285
协助建立民青 285
秘密印刷所的建立 288
第八节 “五·四”民主大检阅 291
“让文艺回到群众中去” 291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 295
共同播发民主火种 298
“不但做今天的诗人,也要做明天的诗人” 301
第九节 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 303
国民参政会不应再开 303
国民大会必须由联合政府召集 306
欢庆抗战胜利 309
第十章 民主斗士(下) 309
第一节 为了和平民主团结 309
内战绝不能再起 312
如何建设新中国 315
营救被迫害者 321
联合出版界 324
第二节 血与火的岁月 328
为反内战讲演会出谋划策 328
抗议摧残自由,支持学生罢课 331
控诉“一二·一”惨案 336
争取斗争胜利 344
第三节 迎接新的风雨 349
民盟支部的核心成员 349
促进政协通过民主决议 351
捍卫政协会议成果 359
四烈士大出殡 364
痛骂蒋介石,悼念四八烈士 367
揭露反苏反共阴谋 371
甘做共产党的尾巴 376
做统战工作 378
第四节 新的世界观 380
高唱“人民至上” 380
学习阶级分析法 386
新文艺观 388
第十一章 最后的日子 395
第一节 寄语青年 395
青年运动必须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395
临别赠言 398
第二节 冲破白色恐怖 401
“愿与你们紧紧的握手” 401
为呼吁和平发动万人大签名 408
第三节 血写的壮丽诗篇 411
抗议杀害李公朴 411
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 415
倒在祖国的大地上 420
尾声 425
后记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