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前言 1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2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4
一、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及研究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史 4
二、阐明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流行规律 4
三、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与性质 4
四、探索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 5
五、为拟订防疫措施、消灭疾病服务,并且评价措施的效果 5
六、了解某种疾病的完全的临床象以及描述其自然史 5
七、估计患病的危险性 6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6
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6
二、流行病学实验 6
三、其他方法与技术 7
第五节 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7
一、流行病学与基础和临床学科在观察单位上的区别 7
二、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和区别 8
三、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的关系和区别 8
四、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9
第六节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9
一、研究对象 9
二、新方法、新技术 9
三、控制与消灭传染病 10
四、逐步分化 10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规律 12
第一节 疾病的判定 12
第二节 疾病的地区分布 13
一、传染病的地区分布的特点 14
二、非传染病或病因未明疾病的地区分布特点 18
三、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19
四、城乡疾病分布的区别 19
五、局部地区的疾病分布 21
六、托幼机构的疾病分布 22
七、学校的疾病分布 23
八、研究地区分布常用的方法 23
第三节 疾病的时间分布 24
一、长期变异与趋势 24
二、周期性流行 27
三、季节性 28
四、短时波动 31
第四节 疾病的人群分布 32
一、年龄分布 32
二、性别分布 35
三、职业分布 36
四、其他疾病在家庭成员中的分布 36
第三章 传染过程与免疫 38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致病作用 38
一、细菌的致病作用 38
二、病毒的致病作用 41
三、其他病原生物的致病作用 45
四、病原生物的变异与致病作用 46
五、侵入门户与定位 47
第二节 机体的免疫因素及其作用 49
一、非特异性免疫 49
二、特异性免疫 54
三、免疫对机体的异常作用 62
第三节 传染过程的类型 68
一、临床型 68
二、隐性感染(或称亚临床感染、不显性感染) 73
三、携带状态 74
第四节 影响传染过程的因素 75
一、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对传染过程的影响 75
二、营养及代谢 75
三、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对传染过程的影响 76
四、正常菌群对传染过程的影响 76
五、药物对传染过程的影响 77
六、其他疾病的存在对传染过程的影响 80
第四章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 82
第一节 传染病的病原体 82
一、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 82
二、传染病病原体的特性 82
三、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84
第二节 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85
一、传染过程的流行病学谱 85
二、病原体的几个特性 86
三、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定位 87
第三节 传染源的特征 87
一、人作为传染源 87
二、动物作为传染源 90
第四节 传播机理与传播途径 92
一、传播机理 92
二、传播因素与传播途径 94
三、直接接触传播与间接接触传播 94
四、各种传播途径 95
第五节 人群易感性 104
一、所谓易感即缺乏免疫力 104
二、人群易感水平 105
三、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106
四、人群易感性和流行的关系 106
第六节 流行过程 107
一、疫源地 107
二、流行过程 108
三、流行过程的强度 108
四、流行过程的地方性和外来性 109
第七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10
一、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110
二、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112
第八节 流行的发生与经过 114
一、如何判定流行的存在 114
二、三种流行型 116
三、流行过程的性质 120
四、传染病是否会自行消灭 121
第五章 非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3
第一节 前言 123
第二节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条件 123
一、致病因子 123
二、宿主 126
三、环境 127
第三节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 128
一、地理分布 128
二、时间动态 131
三、群体特征 133
第四节 非传染病的病因研究及预防对策 135
一、病因研究的“三多”(3-M)策略 135
二、三级预防措施 138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 140
第六章 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 141
第一节 个例流行病学调查 142
一、传染病的个例流行病学调查 142
二、病因未明疾病的个例流行病学调查 145
第二节 爆发调查 145
一、初步调查 146
二、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147
三、进一步调查分析、证实初步分析结果 147
四、拟订防疫措施、观察防疫措施效果 148
五、以伤寒爆发调查为例、说明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148
第三节 现患调查(现况调查、流行情况调查) 149
一、现患调查的意义 149
二、现患调查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 149
三、现患调查的分类 149
四、现患调查中应注意事项 150
五、现患调查可以解决的问题 150
六、卫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侦察 151
第四节 病因流行病学调查 151
一、疾病的病因 152
二、慢性疾病及病因未明疾病病因研究的重要性 152
三、病因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153
四、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153
五、回顾性调查 154
六、前瞻性调查 156
七、两种调查方法的比较 158
八、病史前瞻性调查 160
第五节 资料的搜集和积累 161
一、发病(和死亡)报告和登记 161
二、死亡调查 162
三、现场调查(包括现患调查) 162
第六节 流行病学分析 170
一、流行病学分析的基本要求 170
二、疾病的数量及频率 171
三、发病按时间分布的分析 174
四、潜伏期的分析与暴露日期的测定 176
五、发病按地区分布的分析 178
六、分析发病按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组的分布 179
七、多发疫源地的分析 180
八、家庭引入率 184
九、对比分析 184
十、相关关系的分析 185
十一、地区流行病学分析 187
十二、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的分析 188
十三、关于预防接种(药物预防)效果考核的材料的分析 192
第七章 血清流行病学的概论 195
第一节 引言与简史 195
一、引言 195
二、简史 196
第二节 血清学调查方法 196
一、调查方法的选择 197
二、血清的来源 197
三、血标本的收集、运送与保存 198
四、血清学调查应取得的流行病学资料 199
五、微量滴定系统与自动化 200
六、血清参考库的作用 200
七、血清学调查的优点和限制 201
第三节 血清学调查技术的选用及其结果分析判断的原则 201
一、血清学调查选用试验方法的原则 201
二、血清学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02
第四节 血清流行病学的应用 203
一、查明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203
二、探测某些传染病的地理分布 203
三、作为制订预防接种计划的根据及考核预防接种效果 205
四、预测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205
五、作为研究隐性感染的方法 206
六、病因的探索研究 206
七、正常人群免疫功能的评价 207
八、研究疾病之间的关系 207
第八章 传染病疫情预测 209
第一节 简史 209
第二节 疫情预测的重要性 209
第三节 疫情预测的途径 210
第四节 从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进行预测 210
一、从易感人群进行预测 210
二、从病原体进行分析预测 213
三、从传染源数量进行预测 214
四、从传播途径预测 215
五、从某些影响流行的因素的变化预测流行 216
第五节 预测预防措施效果 217
第六节 数理预测 218
一、麻疹的预测 218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测 219
三、疟疾的预测 219
四、乙脑的回归分析预测 219
五、流感的预测 219
第九章 疾病的监测 222
一、监测的种类 223
二、进行监测的步骤与内容 223
三、用血清学调查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223
四、监测的组织 224
五、几种病监测的简介 224
第十章 防疫原则与传染病管理 228
第一节 防疫对策、原则 228
一、建立相应的防疫组织 228
二、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228
三、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狠抓主导性措施 229
四、协同作战,反复斗争 229
第二节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230
一、对病人的措施 230
二、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234
三、对接触者的措施 237
四、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237
第三节 疫区检疫 238
第四节 国境卫生检疫 239
第五节 传染病的国际管制 240
第六节 传染病的消灭问题 241
一、消灭传染病的概念 241
二、全世界消灭天花的问题 242
三、消灭传染病的几个具体问题 243
第十一章 预防接种(免疫工作) 246
第一节 预防接种简史及我国免疫工作的发展和成就 246
第二节 传染免疫的分类及预防接种的原理 247
一、传染免疫的分类 247
二、预防接种的原理 248
第三节 预防接种在防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49
第四节 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及改进 250
一、制品的种类 250
二、制品的改进 252
第五节 预防接种的途径 253
一、皮上划痕 253
二、注射 253
三、口服 254
四、喷雾吸入 254
第六节 预防接种的实施和计划免疫 255
一、预防接种的分类 255
二、计划免疫及其免疫程序 255
三、预防接种的实施要求 257
四、保证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计划性的条件 258
五、联合免疫 259
六、庆急接种问题 260
七、连续(配套)免疫 261
第七节 预防接种的反应 261
一、接种反应 261
二、偶合病和预防接种事故 263
第八节 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 263
一、免疫学效果评价 263
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264
第十二章 药物预防 270
第一节 药物预防的重要意义 270
第二节 药物预防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270
一、药物预防的性质 270
二、药物预防的作用机理 271
第三节 药物预防的服药途径、投药的时机和对象 272
一、药物预防服药的途径 272
二、预防投药的时机和对象 274
第四节 药物预防的效果和寻找有效预防药物的途径 274
一、药物预防的效果问题和效果考核 274
二、寻找有效的预防药物的途径 275
附录 275
第十三章 消毒 281
第一节 消毒的概念 281
第二节 消毒的意义 281
第三节 消毒的种类 281
一、疫源地消毒 281
二、预防性消毒 282
第四节 消毒的方法 282
一、物理消毒法 282
二、化学消毒法 282
三、生物学消毒法 283
第五节 消毒方法的选择 283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283
二、处理对象的性质 283
三、消毒现场的特点 283
四、卫生防疫的要求 283
第六节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84
一、处理剂量 284
二、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284
三、温度 284
四、湿度 285
五、酸碱度(pH) 285
六、化学拮抗物 285
七、穿透条件 285
八、表面张力 285
第七节 各种消毒方法及其应用 286
一、热力消毒 286
二、紫外线消毒 288
三、化学消毒 291
第八节 测定消毒药杀菌性的方法 301
一、酚系数法 301
二、应用稀释度法 302
三、有效氯杀菌当量浓度法 303
四、喷雾消毒剂的杀菌试验方法 303
第九节 消毒效果检查 304
一、疫区消毒效果检查 304
二、灭菌器灭菌效果检查 305
三、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305
第十四章 杀虫 308
第一节 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卫生工作的要求 308
一、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摘录 308
二、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摘录 308
第二节 杀虫的方法 308
一、物理杀虫法 308
二、药物杀虫法 309
第三节 我国杀虫的经验 320
一、开展除四害群众运动的基本经验 320
二、结合农业生产,消灭蚊蝇的经验 321
第四节 当前杀虫工作发展的动态 323
一、研制生物性杀虫剂 323
二、探索新的特异性杀虫方法 327
三、提高杀虫剂使用效果 328
第十五章 灭鼠 332
第一节 灭鼠工作的重要性 332
第二节 器械灭鼠法 332
一、常用的捕鼠器械和方法 332
二、捕鼠器械的使用 333
第三节 毒饵灭鼠法 333
一、对经口灭鼠药的一般要求 333
二、常用的经口灭鼠药 334
三、经口灭鼠药的使用 337
四、化学不育剂 339
第四节 熏蒸灭鼠法 340
一、常用的化学熏蒸剂 340
二、灭鼠用的烟剂 341
第五节 生物灭鼠法 342
一、灭鼠的病原微生物 342
二、鼠的天敌 343
第六节 生态学灭鼠和防鼠 343
一、生态学灭鼠 343
二、防鼠 344
第七节 鼠密度和灭鼠效果调查 344
一、查洞法 344
二、捕鼠法 345
三、食饵法 346
四、其他方法 346
第十六章 祖国医学关于流行病学的记述 347
第一节 对传染病流行特点的认识 347
第二节 对传染病原因的认识 347
一、疫气说 347
二、病虫说 348
三、气候病因说 348
第三节 对传播途径的认识 349
一、肠道传播 349
二、呼吸道传播 349
三、接触传播 350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证候分类及其治疗原则 350
第五节 预防与防疫措施 351
一、环境卫生 351
二、防疫与消毒 351
三、烟熏消毒法 352
四、饮水消毒法 352
五、酒灰灭虫法 352
六、药物预防 353
七、隔离和检疫 353
第六节 除害灭病 353
一、灭鼠 353
二、灭蝇 354
三、灭蚊 354
四、灭臭虫 355
五、灭虱、蚤 355
六、狂犬的驱避 355
第七节 预防接种--人工免疫法的发明 356
第十七章 寄生现象及传染病的演化 358
第一节 寄生现象 358
第二节 寄生物(寄生现象)进化的特点 358
一、寄生物的致病性 359
二、寄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59
三、寄生物第一及第二生活环境 360
第三节 寄生物种的起源及基本进化方向 361
第四节 人类传染病的起源及演化 363
一、特异性适应及一般型适应 363
二、携带者及媒介物的两个基本类型 364
三、传染病病原体与人类关系的各种形式 365
四、人类传染病病原体的起源 366
五、人类传染病演化的特点 368
第五节 人类传染病的基本系统分类 369
一、三群传染病的基本特点 370
二、其他分类 372
三、人类传染病的总的系统 373
第十八章 自然疫源性疾病概说 374
一、自然疫源性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374
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 375
三、病原 375
四、宿主 376
五、媒介 378
六、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划分 379
第十九章 院内感染及其预防 380
一、院内感染的来源 380
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害性 380
三、院内感染易发生的病种 382
四、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 383
五、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 384
六、院内感染的预防性措施 385
第二十章 反生物战 387
第一节 生物战简史及其发展趋势 387
一、气溶胶攻击的装备和方法 388
二、新的生物战剂 388
三、遗传工程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389
第二节 生物武器的特点和局限性 389
一、生物武器的特点 389
二、生物武器的局限性 390
第三节 生物战剂的种类 390
一、生物武器的种类 390
二、生物战剂的施放方法 391
第四节 敌人使用生物武器的观点 392
一、生物武器主要用作战略武器 392
二、生物武器的攻击目标 392
三、生物武器的使用时机 392
四、生物武器的使用方式 393
第五节 生物武器的防护原则 393
一、预防为主,有备无患 393
二、加强领导,统一行动 393
三、群众组织与专业队伍相结合 393
四、综合防治 393
第六节 人员防护 394
一、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 394
二、对节肢动物的防护 394
三、免疫预防 395
四、药物预防 396
第七节 污染区和疫区处理 397
一、污染区和疫区的范围 397
二、对污染区的处理 397
三、对疫区的处理 398
第八节 反生物战调查 398
一、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特点 398
二、反生物战流行病学调查 399
第二十一章 气溶胶免疫 403
一、气溶胶免疫的发展简史 403
二、微生物气溶胶感染与呼吸道生理解剖学特点 403
三、气溶胶免疫的免疫学特点 405
四、影响微生物气溶胶存活的因素 406
五、气溶胶免疫的具体方法 406
六、目前气溶胶免疫实验研究和应用概况 408
第二十二章 统计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412
第一节 流行病学统计表的设计 412
第二节 衡量发病、死亡等常用的指标 413
一、衡量疾病死亡所用的指标 413
二、衡量疾病发生等所用的指标 413
第三节 潜伏期的计算方法 413
一、中位数法 413
二、几何平均数法 414
三、暴露日期的确定 414
第四节 两个不同地区、人群、时间,率的比较 415
一、率的标准化 415
二、两次人口普查中间人口估计值 417
三、比较两个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417
第五节 防治效果评价 421
一、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421
二、半数致死量 430
第六节 调查研究结果的其他几种分析法 435
一、等级分组资料的分析 435
二、动态数列的分析 437
三、对同一批样本进行二种以上处理时比较几种处理法 437
四、比较两种现象间有否相关 438
第七节 在病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中几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446
一、逐步回归技术在病因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446
二、判别分析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