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证治渊流 1
一、《黄帝内经》为腹诊证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
二、《伤寒杂病论》为腹诊证治形成体系,应用临床,首开先河 3
三、中医东渡,远传日本,汉方医家诊病必候其腹 4
腹诊方法 6
一、腹诊姿式 6
二、腹诊部位 6
三、腹诊顺序 9
四、腹诊手法 10
腹证分述 13
一、心下痞 13
二、心下痞满 16
三、心下痞硬 17
四、心下痞坚 18
五、心下石硬(心下硬) 19
六、心下振水声 20
七、心下支结 21
八、胸胁苦满 22
九、少腹急结 23
十、少腹肿痞 25
十一、少腹拘急 26
十二、少腹弦急 27
十三、少腹如敦 27
十四、少腹不仁 28
十五、少腹满 29
十六、少腹硬满 30
十七、腹皮拘急 31
十八、蠕动不安 32
十九、动悸 33
二十、腹满 34
二十一、腹力 35
二十二、正中芯疼痛 36
二十三、腹部寒热 37
二十五、旋杯旋盘 38
二十四、腹皮枯燥 38
二十六、脐周疼痛 39
二十七、腹诊腹证与四诊辨证关系 40
方征应用 41
大黄黄连泻心汤 41
泻心汤 43
附子泻心汤 44
黄芩汤 47
桂枝生姜枳实汤 49
半夏厚朴汤 50
栀子豉汤 53
枳实栀子豉汤 55
栀子厚朴汤 5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59
半夏白术天麻汤 61
人参汤(理中汤) 63
枳实薤白桂枝汤 67
半夏泻心汤 68
生姜泻心汤 73
甘草泻心汤 75
黄连汤 78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80
旋复花代赭石汤 82
葛根黄连黄芩汤 85
续命汤 87
干姜人参半夏丸 88
苏子降气汤 89
平胃散 91
木防己汤 93
大陷胸汤 97
小陷胸汤 100
甘遂半夏汤 102
十枣汤 10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106
五苓散 109
小青龙汤 111
小柴胡汤 113
大柴胡汤 1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21
逍遥散 125
柴胡桂枝汤 127
四逆散 132
枳实芍药散 135
柴胡桂枝干姜汤 136
抑肝散 139
桃核承气汤 142
大黄牡丹汤 146
八味地黄丸 15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53
大黄甘遂汤 155
抵当汤 157
桂枝茯苓丸 161
下瘀血汤 166
芍药甘草汤 168
小建中汤 171
甘草小麦大枣汤 176
当归四逆汤 179
当归芍药散 181
甘草汤 185
排脓散 188
瓜蒌薤白半夏汤 189
半夏汤 190
龙胆泻肝汤 192
温经汤 193
附子汤 195
大建中汤 197
附子粳米汤 200
炙甘草汤 202
桂枝加桂汤 204
桂枝甘草汤 20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09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210
酸枣仁汤 211
真武汤 213
茯苓泽泻汤 215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217
茯苓杏仁甘草汤 220
温胆汤 222
四物汤 223
归脾汤 225
大承气汤 227
小承气汤 230
调胃承气汤 232
厚朴三物汤 233
厚朴大黄汤 235
厚朴七物汤 236
白虎汤 238
茵陈蒿汤 240
防己黄芪汤 243
防风通圣散 245
四逆汤 248
四逆加人参汤 250
茯苓四逆汤 253
桂枝汤 254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256
吴茱萸汤 259
桃花汤 262
黄土汤 264
补中益气汤 266
参苓白术散 267
四君子汤 269
胶艾汤 271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272
枳术汤 274
蕙苡附子败酱散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