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祝总斌 1
序(二) 吴宗国 1
前言 1
上编 汉代外交制度 3
第一章 汉代外交决策制度 3
第一节 皇帝决策 4
一 御前会议决策 4
二 垂询决策 19
三 纳谏决策 27
四 卜筮决策 31
第二节 公卿百官集议决策 32
一 公卿集议决策 32
二 中外朝合议决策 40
三 有司决策 41
四 权臣专决 42
第二章 汉代外交专职机构 49
第一节 大鸿胪建置 51
一 大鸿胪沿革 52
二 大鸿胪属官 53
三 大鸿胪的一般职掌 56
四 典属国及其归并于大鸿胪 60
第二节 大鸿胪的外交职能 62
一 大鸿胪的外交职能 62
二 大鸿胪的任职条件 69
第三节 尚书主客曹及其外交职能 70
一 尚书及其分曹 71
二 尚书主客曹的外交职能 72
三 尚书主客曹与大鸿胪的关系 77
第三章 汉代外交关涉机构 80
第一节 中央外交关涉机构 81
第二节 地方行政与边防机构的外交职能 85
一 缘边州郡 85
二 边防关塞 96
第三节 边境镇抚机构的外交职能 101
一 西域都护 102
二 使匈奴中郎将 115
三 度辽将军 118
四 护乌桓校尉 121
中编 魏晋南北朝外交制度 12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外交决策制度 125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外交决策 126
一 曹魏的外交决策 126
二 蜀汉的外交决策 130
三 孙吴的外交决策 133
第二节 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外交决策 137
一 两晋时期的外交决策 137
二 十六国时期的外交决策 139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外交决策 144
一 南朝的外交决策 145
二 北朝的外交决策 15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外交专职机构 164
第一节 尚书主客曹及其外交职能 165
一 从客曹尚书到主客郎中 166
二 尚书主客曹的外交职能 171
三 尚书主客郎 181
第二节 鸿胪寺及其外交职能 191
一 从大鸿胪到鸿胪寺 191
二 鸿胪寺的外交职能 196
三 鸿胪寺官员任职条件及其地位变化 206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外交关涉机构 210
第一节 中央外交关涉机构 210
一 中书省 210
二 门下省 219
三 北魏南北部尚书 220
四 符节令与谒者台 222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构的外交职能 223
一 缘边州郡 224
二 北朝行台 241
第三节 地方军事与边防机构的外交职能 243
一 都督 243
二 北周总管 252
三 十六国北朝军镇 253
四 边关 254
第四节 边境镇抚机构的外交职能 256
一 护乌桓校尉与护鲜卑校尉 257
二 护东夷校尉 258
三 西域长史 259
下编 唐代外交制度 267
第七章 唐代外交决策制度 267
第一节 御前决策 269
一 朝参决策 269
二 仗下决策 273
三 延英决策 281
四 谏诤奏议 287
第二节 宰相决策 295
第三节 百官大会决策 301
第八章 唐代外交专职机构 310
第一节 鸿胪寺及其外交职能 312
一 鸿胪寺的设置及其变迁 312
二 鸿胪寺的外交职能 314
三 鸿胪寺的外交场所职能 341
第二节 尚书主客司及其外交职能 347
一 尚书省、礼部与主客司 347
二 主客司的外交管理职能 348
第九章 唐代中央外交关涉机构 355
第一节 中书省的外交职能 355
一 中书省本部 356
二 四方馆与通事舍人 364
三 客省 371
四 史馆 373
第二节 门下省的外交职能 375
一 侍中 376
二 典仪与赞者 378
三 符宝郎 379
第三节 尚书省的外交职能 381
一 尚书都省 381
二 尚书各部 383
第四节 九寺、五监、诸省 395
第五节 唐后期外交管理体制的变化 402
第十章 唐代地方外交关涉机构 411
第一节 地方行政机构—道、州、县的外交职能 412
一 迎送外交使节 414
二 行使对外权力,执行对外交涉 431
三 接转对方外交事项 445
四 边境贸易管理 450
五 外交行政与事务管理 459
六 掌握、上报蕃情 467
第二节 军事与边防机构的外交职能 469
一 总管、都督与节度使 470
二 军、镇 487
三 关 494
第三节 边境镇抚机构—都护的外交职能 497
第四节 其他关涉机构的外交职能 508
一 押蕃使 508
二 市舶使与押蕃舶使 516
三 互市监 525
后论 汉唐外交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528
一 汉唐外交决策制度的演进及其特点 528
二 外交决策制度的特殊性 545
三 汉唐外交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 561
四 汉唐外交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577
后记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