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文化选择与文化互动 1
第二节 文化三棱镜:交流媒介与交流误读 2
第三节 盗火者的足迹:文化传播模式与传播途径 4
上篇 西学东渐 12
第一章 觉醒朝代(1898~1914) 12
第一节 文化阵痛:打破文化壁垒和文化坚冰 12
第二节 新潮启示录:《天演论》与《民约论》的翻译出版 18
第三节 西方福音:西学的翻译与出版 22
第四节 新式学堂的设立:废科举,兴学校 28
第五节 风雨教育路:教会大学的闪亮登场 31
第六节 思维方式的革命:演绎与归纳 35
第二章 启蒙时代(1915~1920) 38
第一节 “打倒孔家店”: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危机 38
第二节 中西文化大论战:东西文化优劣论、新旧文化调和论 43
第三节 文言与白话之争: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学革命 54
第四节 “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精神的高涨 58
第五节 启蒙协奏曲:人性解放、人性自由和平等的诉求 63
第一节 十月革命的炮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69
第三章 探索时代(1921~1930) 69
第二节 文化的竞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西文化第二次大论战 75
第三节 科学与玄学大论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 78
第四节 十字街头的徘徊:“国故新知论”与“整理国故” 83
第五节 世纪风:现代学术规范和学术方法的确立 90
第四章 救亡时代(1931~1949) 97
第一节 文化界的三足鼎立:“全盘西化”论、国粹派及折衷派 97
第二节 西天的彩虹:现代主义文化的伟入及流变 105
第三节 民族主义旗帜的飘扬:救亡意识的高涨 111
第四节 红色风暴:“左翼”文化思潮及与自由派、战国策派的论争 113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化地形: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的价值取向 121
第五章 整合时代(1949~1966) 126
第一节 “苏”风劲吹:文化步入正轨与学科体系的建立 126
第二节 “马”首是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129
第三节 飘荡的风筝: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中断与悬搁 134
第四节 颂歌时代:列宁主义与伪浪漫主义的悖论 136
第五节 文化论争的变调:思想改造与思维模式的转换 139
第一节 全国山河一片红:红色狂想曲与造神运动 149
第六章 信仰时代(1966~1976) 149
第二节 文化荒漠时代的选择:封建精神的死灰复燃与文化大破坏 152
第三节 文化魔咒:样板戏与三突出 157
第四节 审判知识:文化封闭与学术断层 160
第七章 变革时代(1977~1989) 168
第一节 蔚蓝色的呼唤:思想文化的狂欢节 168
第二节 心灵的呼唤:“改造国民性”与“救救孩子”的老调新弹 172
第三节 文化龙卷风:现代艺术时尚与现代派文艺 176
第四节 生命圆舞曲:主体性和个性意识的演进 181
第五节 另一种声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184
第八章 开放时代(1990~1999) 188
第一节 文化漂流瓶: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188
第二节 众声喧哗:文化空间的拓展与文化多元 192
第三节 跨上国际快车:文化接轨与文化并轨 195
第四节 从走向世界到走进世界:世界走入中国人心中的历程 198
第五节 文化信风:文化产业的兴起 200
第六节 天国里的玫瑰:西方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204
第九章 文明的西传 210
下篇 东学西渐 210
第一节 东方文明的曙光与21世纪的地平线 211
第二节 寻找精神家园:自然、家庭和道德 215
第三节 撩开历史的面纱:李约瑟及其《中国科技史》 220
第四节 紫气东来:世界汉语热与汉学热 225
第五节 中国功夫:武术与气功--东方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236
第六节 远游的诗神:中国文学在西方 238
第七节 脚踏两只船:林语堂及其英文著作 246
第八节 赛珍珠:以描绘中国人生活而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作家 252
第一节 火炬的接力:儒家思想的东传与西进 255
第十章 思想的西进 255
第二节 现代人的草帽:席卷西方的禅宗热 267
第三节 青牛背上的哲思:西方道家哲学热追踪 271
第四节 拼贴文明的碎片:西方的敦煌学和甲骨学 274
第五节 东方的召唤: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及其他 276
第十一章 方法论的西渐 279
第一节 慧根犹存的精神源泉:走出国门的《周易》 279
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系统论:古老文明的现代折光 282
第三节 东方红舞鞋:现代中国的文化奇迹和文化精神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