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大规模修史的准备——隋代史学 5
第一节 古籍的搜集与整理 5
第二节 前代史的续撰 10
第三节 皇家垄断国史 14
第四节 史料积累的成绩 20
第二章 以前王得失为鉴戒的《隋书》等五代史 27
第一节 设馆修“五代史” 27
第二节 《隋书》的特点与成就 32
第三节 南朝梁、陈史 40
第四节 北朝齐、周书 45
第三章 新修两晋南北朝史 53
第一节 “御撰” 《晋书》 53
第二节 南、北史的编缀 60
第一节 史馆的建置与构成 70
第四章 史馆制度的确立与调整 70
第二节 史料积累制度化 75
第三节 几项重要的调整 83
第五章 国史的系统修撰 89
第一节 实录的纂集 89
第二节 “国史”的编撰 99
第三节 国史的体制与价值 104
第六章 古籍整理与史籍研究 112
第一节 古籍整理与著录 112
第二节 类书地位确立 119
第三节 几部重要史籍的研究 126
第七章 古代史学的总结 133
第一节《史通》的私撰与结构 133
第二节《史通》的思想体系 139
第三节 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146
第一节 中唐以前的史论 154
第八章 史学发展的转折 154
第二节 新起《春秋》学的影响 162
第三节 先期道学对史学的渗透 168
第四节 中唐之后的史学趋势 175
第九章 从“礼法刑政”探“政理”的《通典》 182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典志 182
第二节 杜佑创史书编纂新体系 188
第三节 《通典》的性质与内容 194
第四节 《通典》的得失与“会要”的萌芽 205
第十章 图经地志的新发展 210
第一节 图经总志的绘制与编纂 210
第二节 《元和郡县图志》 216
第三节 记一方之志书 223
第十一章 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 235
第一节 杂史新著大量涌现 235
第二节 小说向历史笔记演变 246
第三节 诏令与奏议的立目著录 258
第四节 “文之将史”的趋向 265
第十二章 反映社会风貌的专门著述 279
第一节 谱牒的官修与私撰 279
第二节 佛教史籍述要 287
第三节 乐舞、书画之史 298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唐史修撰 307
第一节 官修唐史的准备与撰集 307
第二节 《旧唐书》的编纂特点与思想内容 316
第三节 数量繁多的私撰唐史 330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的国史与野史 340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340
第二节 官修国史的纂集 346
第三节 各国野史的撰录 351
后叙:人生历沧桑 学海冶性情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