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谷振声等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4221·21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阴阳学说(附:五行学说)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2

一、阴阳在组织结构上的应用 2

二、阴阳在生理病理上的应用 3

(一) 阴阳互相依存 3

(二) 阴阳相对平衡 3

(三) 阴阳互相转化 5

三、阴阳在辨证治疗上的应用 5

第三节 对阴阳学说中错误观点的讨论 6

(一) 五行相生 7

一、五行学说简介 7

附:五行学说 7

(二) 五行相克 9

二、对五行学说的讨论 10

(一) 五行学说中的机械唯物论观点 10

(二) 五行学说中的三观唯心观点 11

(三) 五行学说中的历史循环论观点 11

第二章 四诊方法 13

第一节 望诊 13

一、舌苔和舌体 13

(一) 舌苔 13

(二) 舌体 14

四、面色 15

三、精神 15

二、形态 15

五、体位 16

六、望诊的注意点 16

(一) 光线 16

(二) 伸舌 16

(三) 染苔 16

(二) 呼吸 17

(一) 肝腥臭的气味 17

(三) 咳嗽 17

二、嗅气味 17

(一) 言语 17

一、听声息 17

第二节 闻诊 17

(二) 特殊的苹果味 18

(三) 口中秽臭 18

(四) 口中酸腐如败卵样气味 18

(五) 病人排泄物 18

第三节 问诊 18

一、主诉 19

二、现病史 19

(一) 疾病的发生过程 19

(二) 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19

(三) 疾病的证候特征 20

(二) 问传染病 23

(一) 问旧病 23

(四) 就诊前的诊断治疗情况 23

三、既往病史 23

(三) 外伤和过敏史 24

四、经带、婚姻和生育史 24

(一) 月经带下状况 24

(二) 婚姻状况 24

(三) 生育状况 24

七、问诊的注意点 25

一、切脉 25

第四节 切诊 25

(二) 问诊要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 25

(一) 问诊要耐心细致 25

(四) 出生、喂养和生长发育的情况 25

六、家族史 25

(三) 劳动和职业情况 25

(二) 生活饮食习惯 25

(一) 乡土地点和现住地点 25

五、生活习惯和职业 25

(一) 切脉的方法 26

(二) 寸、关、尺 26

(三) 正常脉 26

(四) 异常脉(病脉) 26

二、触诊 28

(一) 肌肤触诊 28

三、切诊的注意点 29

(二) 腹部触诊 29

第三章 八纲辨证 30

第一节 寒热 31

一、寒证 31

二、热证 31

三、假热证与假寒证 32

(一) 假热证 32

(二) 假寒证 32

四、寒热错杂证 33

第二节 表里 33

一、表证 33

(一) 热性病里证 34

二、里证 34

(二) 表热证 34

(一) 表寒证 34

(二) 脏腑病变 35

三、半表半里证 35

第三节 虚实 35

一、虚证 36

(一) 气虚 36

(二) 血虚 36

二、实证 36

(一) 气滞 37

(二) 血瘀 37

第四节 阴阳 37

一、阳证 37

二、八纲证侯的转化 38

一、八纲证侯的互见 38

二、阴证 38

第五节 八纲的互相关系 38

第四章 病因辨证 40

第一节 精神因素 41

第二节 生活因素 43

一、饮食 43

(一) 食积气滞 43

(二) 生冷伤脾 43

(三) 辛辣动火 43

(四) 油腻厚味 44

二、寄生虫 44

第三节 自然因素 44

一、六淫 45

(一) 风邪 46

(二) 寒邪 49

(三) 暑邪 51

(四) 湿邪 53

(五) 燥邪 55

(六) 火邪 57

二、疫疠 60

三、创伤和虫兽所伤 61

第四节 体质因素 61

一、偏虚体质 62

二、偏寒和偏湿体质 62

(一) 先天不足 63

四、各种体质的形成 63

三、偏燥和偏热体质 63

(二) 后天失调 64

第五章 脏腑辨证 66

第一节 心与小肠(附:心包) 67

一、心的主要功能 67

(一)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67

(二) 心开窍于舌 67

(三) 心主神志 67

二、小肠的主要功能 68

三、心与小肠及其他脏腑的关系 68

(一) 心与小肠关系 68

附:心包的功能 68

(四) 心主汗 68

(二) 心与肾的关系 69

四、心病的辨证 69

(一) 心阳虚(心气不足) 69

(二) 心阴虚(心血亏损) 69

(三) 心火上升 70

(四) 心血瘀阻 70

(五) 痰火扰心 70

(六) 痰迷心窍 71

(七) 心肾不交 71

附:心包病的辨证 71

五、小肠病的辨证 71

一、肝的主要功能 72

第二节 肝与胆 72

(一) 肝藏血 72

(一) 小肠虚寒 72

(三) 小肠疝痛 72

(二) 小肠湿热 72

(二) 肝为刚脏,主 疏泄 73

(三) 肝开窍于目 73

(四) 肝主筋 73

二、胆的主要功能 74

三、肝与胆及其他脏腑的关系 74

(一) 肝与胆的关系 74

(二) 肝与肾的关系 74

(二) 肝气郁结 75

(一) 肝胆湿热 75

四、肝病和胆病的辨证 75

(三) 肝与脾胃的关系 75

(三) 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76

(四) 肝火上升 76

(五) 肝风内动 76

(六) 肝脾不和 77

(七) 肝胃不和 77

第三节 脾与胃 77

一、脾的主要功能 77

(一) 脾主运化 77

(一) 胃主纳食和消化 78

二、胃的主要功能 78

(三) 脾主肌肉、四肢 78

(二) 牌主统血 78

(二) 胃气主降 79

三、脾与胃及其他脏腑的关系 79

(一) 脾与胃的关系 79

(二) 脾与肺的关系 79

(三) 脾与肾的关系 80

(四) 脾与肝的关系 80

四、脾病的辨证 80

(一) 中气不足(脾气虚弱) 80

(二) 脾阳不振 80

五、胃病的辨证 81

(三) 脾虚水肿 81

(四) 脾不统血 81

(一) 胃火炽盛 82

(二) 胃气上逆 82

(三) 胃虚寒 82

(四) 胃阴虚 82

(五) 胃中停食 83

第四节 肺与大肠 83

一、肺的主要功能 83

(一) 肺主“气” 83

(四) 肺主皮毛 84

(二) 肺主宣化、肃降和通调水道 84

(三) 肺开窍于鼻 84

二、大肠的主要功能 85

三、肺与大肠及其他脏腑的关系 85

(一) 肺与大肠的关系 85

(二) 肺与心的关系 85

(三) 肺与肾的关系 85

四、肺病的辩证 86

(一) 肺寒 86

(二) 肺热 86

(六) 肺气虚 87

(五) 肺阴虚 87

(四) 肺燥 87

(三) 痰浊 87

(七) 肺肾两虚 88

五、大肠病的辨证 88

(一) 大肠湿热 88

(二) 大肠燥结 88

(三) 肠虚滑脱 89

第五节 肾与膀胱 90

一、肾的主要功能 90

(一) 肾主“藏精” 90

(二) 肾主“命门之火” 90

(四)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91

(五) 肾开窍于二阴和耳,其华在发 91

(三) 肾主水液 91

(六) 肾主纳气 92

二、膀胱的主要功能 92

三、肾与膀胱及其他脏腑的关系 92

(一) 肾与膀胱的关系 92

(二) 肾与心的关系 93

(三) 肾与肝的关系 93

(四) 肾与脾的关系 93

(五) 肾与肺的关系 93

四、肾病的辩证 93

(一) 肾阴虚 93

(二) 肾阳虚 93

(二) 膀胱气闭 94

五、膀胱病的辩证 94

(一) 膀胱湿热 94

(三) 膀胱气虚 95

第六节 三焦、女子胞、冲脉和任脉 95

一、三焦的主要功能和病证 95

二、女子胞、冲脉和任脉的主要功能和病证 97

第六章 气血津液辨证 99

第一节 气的含义及其辨证 99

一、气的含义和生理功能 99

(一) 元气 99

(二) 正气 99

二、气的病理变化和辨证 100

(四) 卫气 100

(三) 营气 100

(一) 气虚 101

(二) 气滞 101

第二节 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02

一、血的生理功能 102

(一) 血液的来源 102

(二) 血液的功能 102

(三) 血与气是统一的整体 102

二、血的病理变化和辨证 102

(一) 血虚 102

(二) 血瘀 103

(四) 出血 104

(三) 血热 104

第三节 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06

一、津液的生理功能 106

二、津液的病理变化和辨证 107

(一) 津液不足 107

(二) 津液输布和排泄障碍 107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内脏的关系 108

一、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108

(一) “气”与血的关系 108

(二) “气”与津液的关系 109

(三) 血与津液的关系 109

二、气、血、津液与内脏的关系 110

第七章 热性病辨证 111

一、邪盛正实阶段 113

(一) 表卫阶段 113

(二) 里热阶段 114

1.气热证 114

2.湿热证 115

3.血热证 116

4.大肠积热证 117

二、邪衰正虚阶段 117

(一) 阴虚阶段 118

(二) 气虚阶段 118

三、邪去正复阶段 119

第二节 热性病的传变 120

一、一般的传变 120

(一) 表里的传变 120

(二) 虚实的传变 121

二、特殊的传变 121

2.由里达表 122

1.逆传心包 122

第一节 热性病证候分类 122

(二) 逆行的传变 122

(一) 并合的传变 122

第三节 热性病临床举例 123

一、卫气同病阶段 123

二、气血两燔阶段 124

三、血热阶段 124

四、邪去正复阶段 125

一、六经证候分类 126

第四节 六经辨证介绍 126

(一) 三阳阶段 127

1.太阳病证 127

2.阳明病证 127

3.少阳病证 128

(二) 三阴阶段 128

1.太阴病证 128

2.少阴病证 129

3.厥阳病证 129

1.循经传 130

2.越经传 130

二、六经的传变 130

(一) 表里传变 130

(二) 并合传变 131

1.并病合病 131

2.寒热错杂 131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介绍 131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 131

(一) 卫分证候 131

(二) 气分证侯 132

(四) 血分证侯 133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 133

(三) 营分证侯 133

第六节 “六经”和“卫气营血”的评价 134

一、两种学说的异同点 134

二、两种学说的优缺点 135

第八章 治疗原则 136

第一节 总的治疗原则 136

一、治病必求于本 136

(一) 表里双解法 138

(二) 气血两清法 138

(三) 清温并用法 138

(四) 攻补兼施法 138

(二) 因时制宜 139

(三) 因地制宜 139

(一) 因人制宜 139

二、因人、因时和因地制宜 139

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40

四、正治和反治 140

(一) 正治法 140

(二) 反治法 141

第二节 常用治疗方法 142

一、解表法 142

(一) 辛温解表 143

(二) 辛凉解表 143

二、清热法 143

(一) 清气分热 143

三、泻下法 144

(二) 清血分热 144

(一) 泻火 145

(二) 逐水 145

(三) 攻痰 145

(四) 逐瘀 145

(五) 导滞 145

四、消散法 146

(一) 消食 146

(二) 消瘀 146

(八) 温下 146

(七) 润肠 146

(六) 驱虫 146

(三) 化痰 147

(四) 化湿 147

五、和解法 147

(一) 调和表里 148

(二) 调和肝脾 148

(三) 调和营卫 148

六、温里法 148

(一) 回阳救逆 149

(二) 温中散寒 149

(三) 通阳利水 149

(四) 温经活血 149

(三) 补血 150

(二) 补阳 150

七、补益法 150

(一) 补气 150

(四) 补阴 151

(五) 内脏分补 151

八、固涩法 152

(一) 敛汗 152

(二) 敛肺止咳 153

(三) 涩肠止泻 153

(四) 固精 153

(五) 缩尿 153

(六) 固经 153

(一) 行气 154

(二) 降气 154

九、调气法 154

(七) 止带 154

十、利尿法 155

(一) 甘淡渗湿 155

(二) 泻热通淋 155

十一、开窍法 156

(一) 清热开窍 156

(二) 芳香开窍 156

十二、重镇摄纳法 157

(一) 镇惊安神 157

(二) 平肝潜阳 157

(三) 固肾纳气 157

附方索引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