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唐君毅道德与文化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俊哲,段吉福,唐代兴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7521570
  • 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熊十力唐君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道德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内容丰富,涉及二人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学术源流、个人品格诸多方面,指出他们的学术思想的价值、影响及局限,较有学术价值。

前言 1

第一章 熊十力的道德思想 36

第一节 道德之形而上论说:道德本体论 38

一、道德内涵之揭示 39

二、道德本体论之解析 42

第二节 本心之回归:性习互见,返本断习 58

一、性之本质 59

二、性之至善 61

三、发明本心,断除染习 65

四、克治私欲,行于公道 70

第三节 道德之修养:内外交修,实现理想人格 79

一、儒家理想人格 79

二、内圣外王交修 82

第二章 熊十力的文化思想 88

第一节 文化思想之内在根据:体用不二,性量合一 90

一、形而上之根据:体用不二 91

二、认识论之根据:性量合一 95

三、熊十力哲学在文化思想上的功能与价值 108

第二节 文化建设之主张:固本接枝 111

一、文化观 112

二、文化建设主张 122

第三节 文化建设之理路:合之两美,离则两伤 128

一、中国文化统摄西方文化是否可能 128

二、文化建设理路之是非得失 131

第三章 唐君毅的道德思想:道德自我之建立 137

第一节 道德自我之根据:真实至善的心之本体 139

一、生命的道德之维 139

二、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之区分 143

三、心之本体:“内部之自己” 148

四、真实至善的心之本体 159

第二节 纯粹之道德意识:纯粹之爱 163

一、人是一种超越时空之精神存在 163

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精神活动 166

三、纯粹的爱的活动即纯粹之精神活动 169

四、自觉地求不陷溺 172

第三节 道德之生活:自己支配和改造自己的绝对自律 177

一、道德生活之本质:“自觉的自己支配自己” 178

二、道德心理之本质:“自己超越” 183

三、“最高的生活即为文化的道德生活” 187

第四节 道德之实践:明体以达用 192

一、心本体与道德实践 192

二、“当下一念的自反自觉” 197

三、道德实践与生活之理性化 200

第四章 唐君毅的文化思想 205

第一节 文化之形而上根据:人文世界的心灵开创 205

一、文化之内涵 206

二、文化之构成 210

三、文化是精神活动的创造和道德理性的分殊表现 216

第二节 人类文化之道德至上性:道德理性为体,文化意识为用 218

一、“人文”成立之进路 218

二、道德理性为体,文化意识为用 220

三、心性之学——了解中国文化的阀门 226

四、唐君毅道德文化观中的问题审视 227

第三节 中西文化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而相互融通 229

一、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 229

二、中西文化融通观 236

三、中西文化融通之方式——判教 242

第四节 对人类文化发展之关照:未来人类文化发展之方向 247

一、西方文化下堕给人类带来之严重后果 247

二、中国文化精神之重建 249

第五章 熊十力、唐君毅的道德与文化思想的共通与异同 252

第一节 儒家主位论 252

一、熊十力儒家主位论及其人生成就 252

二、唐君毅儒家主位论及其人生成就 257

第二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中西文化融通观之区别 263

一、熊十力中西融通观之个性风格 263

二、唐君毅中西融通观之个性倾向 268

第三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心性本原论之异同 281

一、熊十力心性学之特色 281

二、唐君毅心性学之个性特征 288

第四节 传创儒家文化的赤子之情 297

一、熊十力以性智哲学为基点之文化观 299

二、唐君毅以文化哲学为基点之文化观 303

第五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新内圣外王之道”之比较 312

一、熊十力新内圣外王论之特点 312

二、唐君毅新内圣外王论之特点 319

第六章 熊十力、唐君毅道德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329

第一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道德思想与当代道德建设 331

一、道德理想主义之精神追求 331

二、对传统心性学之继承与发展 342

三、“明体达用”之道德实践 352

第二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文化思想与当代文化建设 360

一、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与文化认同 360

二、对本位民族文化之呵护与维持 367

三、融通中西之不懈努力 376

四、返本开新与内圣开出新外王 381

第三节 熊十力与唐君毅道德文化思想的局限 393

一、唯心、唯我之本体论 394

二、泛道德主义倾向 396

三、“返本开新”之理论困境 399

主要参考书目 404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