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译者的话 1
导论 1
1976年版前言 5
方法论补记 8
后工业社会面面观 12
序 19
后工业社会思想形成史 37
本书的计划 45
第一章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社会发展的理论 51
马克思的两大图式 58
后马克思主义:西方的对话 68
马克思主义:官僚政治的问题 86
苏联:官僚政治和新阶级 94
社会发展:莫斯科的看法 109
捷克对未来的看法 116
后工业社会:一种概念性图式 124
第二章 从商品到服务:不断变化的经济形态 133
工作部门和职业 140
后工业社会的某些劳工问题 156
教育与地位 156
黑人 158
妇女 159
非营利部门 160
“新”工人阶级 161
变化的局限性 169
第三章 知识和技术诸方面:后工业社会中新的阶级 182
结构 182
变化的速度 183
规模的变化 187
知识诸方面 191
知识的定义 191
知识的计量 194
知识的分解 204
技术变化的计量 207
现代化和技术变化 207
经济变化的计量 209
对技术的预测 216
知识社会的结构 234
知识阶级诸方面 236
科学精萃人士和一般人员 246
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未来形象 256
体制结构 268
资源分配 276
结论 289
第四章 公司的从属性:经济化方式和社会学化方式之间的紧张关系 294
新的批评 298
经济化方式 300
公司:一种新的社会发明 302
经济化方式的局限性 305
国民生产总值,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307
社会学化方式 310
各种规划 312
作为社会学机构的公司 315
义务的权衡 317
公司的转折点 319
私有财产还是私有企业? 322
“公司”的含义 324
从艰苦奋斗到平淡无奇 326
第五章 社会选择和社会计划:我们的概念和工具的适应性 329
社会抉择和社会价值:需要新的计算方法 330
集团政治和个人领导 338
数量,相互影响,密度 343
扩散和比例的变化 349
社会单位的适当规模和范围 351
公共与私人 354
社会结算系统 357
制定计划的工具 361
什么是社会指标? 366
时代的展望 370
第六章 “将来由谁统治?”后工业社会中的政治家和科技治国论者 372
范例 373
时间机器 376
出生年代 377
科技治国的思想观点 380
物支配人 383
军人支配物 388
由谁掌权? 391
政治角逐场 397
结语 未来的议程 402
一、社会制度是怎样改变的 402
二、科学的未来 411
科学的精神气质 411
科学的政治 420
三、能者统治与平等 445
取消学校教育 458
对平等重新下定义 463
反对能者统治的问题 466
卢梭和人的虚荣 474
穆勒和代议制逻辑 477
罗尔斯和公正 481
对能者统治重新下定义 488
一种公正的能者统治 495
四、消灭匮乏? 500
新的匮乏 511
五、文化与意识 523
政治组织作为仲裁人 529
国际背景 531
结论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