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精粹今译》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通海,王颂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02492X
  • 页数:1022 页
图书介绍:

老聃 1

《老子》 1

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原来的道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就暴露了 2

多言速竭,不如守静 3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4

上善如水,不争故无咎 4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

功成身退,天之道 5

难得之货,令人行为失常 6

爱天下如爱己身 7

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8

致虚守静,洞察自然 9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10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10

曲则全,枉则直 11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

师旅过处,荆棘生长;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4

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废物 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

柔弱胜刚强 16

无为而无不为 16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17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8

下士闻道,撇嘴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1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0

天下有道,战马耕田 20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为心 2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2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2

治大国,若烹小鲜 2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

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5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6

民之饥,因其赋税重 27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2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28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9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0

孔丘 32

《论语》 32

学而时习之 33

孝悌是仁的根本 34

吾日三省吾身 34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5

治国要敬业守信,节用爱人 35

过勿惮改 36

温良恭俭让 36

食不求饱,居不求安 37

贫而乐,富而好礼 37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38

思无邪 39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 39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40

能敬谓孝 40

视其动机,察其道路 41

和颜悦色谓孝 41

先做后说才是君子 42

君子周而不比 42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4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3

举直弃邪,则民心服 44

礼乐不离仁德 44

绘事后素 44

尽善尽美 45

富贵贫贱,不以道得之,不欲不去 46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6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46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48

孔子之道,忠恕二字 48

虚伪可耻 48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9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9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4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0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1

举一反三 5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1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52

三人行必有我师 52

厚待亲近,不弃旧友 5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53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53

知错当改 54

不凭空猜测,不固执己见 54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4

不知生,焉知死 55

过犹不及 55

克己复礼为仁 5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6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57

君如君,臣如臣,父如父,子如子 57

政如正 58

提高品德,修正错误 58

名不正则言不顺 59

推举贤良,不仁者自远 59

学以致用 60

欲速则不达 61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称为士 61

善人称善才为善 62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62

智者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63

杀身成仁 63

郑声淫,佞人殆 63

君子以义为质地 6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65

交友有三益三损 65

爱好有三益三损 66

君子有三戒 66

君子有九思 67

性相近,习相远 67

恭宽信敏惠,行于天下便为仁 67

不好学的六种危害 68

尊五美,弃四恶,然后可以为政 69

《诗》可以兴观群怨 69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69

孙武 71

《孙子兵法》 71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71

兵贵胜,不贵久 7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73

出奇制胜 75

声东击西,避实就虚 76

避其锐气,击其疲惫 77

君命有所不受 79

观敌人种种相 80

兵败之因 82

爱兵如爱子 83

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 83

无所不可以用间 84

吴起 86

《吴子》 86

战争的性质与对策 87

六国形势 87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90

君子贫见廉,富见义,生见爱,死见哀 92

墨翟 92

《墨子》 92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94

尚贤者,政之本也 98

圣王进贤事能 102

不与事,不分禄,贤人不至 103

天子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105

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10

相爱可止天下祸篡怨恨 113

不知非攻国,不可谓知义 115

鬼神之赏罚必行 118

去其无用,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 120

以乐声求兴利除害,无补也 122

厚葬久丧,岂实仁义之道哉 123

埋葬有节,不失死生之利 126

天欲义而恶不义,顺天意者得赏 127

执有命者不仁,暴人之道也 133

丧礼不合亲疏尊卑之异 140

富人有丧,乃大悦喜 141

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 142

《鬼谷子》 144

鬼谷子 144

捭阖者,天地之道 145

道理、权术、天时,三者合事可成 150

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153

愚者易蔽,不肖者易惧,贪者易诱 157

游说人主必言奇,游说人臣必言私 158

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明 159

《管子》 161

政令所行,在顺民心 161

管仲 161

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 163

欲民之可御,法不可不重 163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165

爱者,憎之始也 167

凡国之亡,以其长者 168

治民之本,莫要于令 168

号令著明,赏罚信必,正民之经 170

论人有要 171

用兵当知权衡 172

人君修官上之道,人臣比官中之事 174

兴时化,莫善于侈靡 178

无为而制窃,谓之心术 182

修心莫如抱虚守静 183

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 184

圣人之治,静身以待之 184

能者无名,从事无事 185

水,具材也 187

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188

圣人因天,天时不作勿为客 189

民守战至死者,有数以至焉 190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191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要在重农 192

修身莫过于养心,养心莫过于寡欲 193

出准之令,守诸开阖,此之谓统筹理财 195

轻重之大利,在以重射轻 198

国危出宝,国安行流,御神用宝 199

未赏而破敌,素赏之计也 202

因天下以制天下,此之谓国准 204

孙膑 206

《孙膑兵法》 206

好战者必亡 206

用兵之法 207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210

商鞅 212

《商君书》 212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212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214

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 215

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217

世事变而行道异 219

圣人不法古,不修今 220

古者先德而治,今者前刑而法 221

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 223

用兵在谨 224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224

四战之国贵守战 225

国之所以治者,法、信、权 226

公私之交乃存亡之本 227

壹赏,壹刑,壹教 229

利禄官爵专出于兵 229

刑无等级 232

明主之势在法 235

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236

治国必以法 238

慎到 241

《慎子》 241

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称王,则令行禁止 241

定赏分财必由法 244

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 247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249

立法而行私,其乱甚于无法 250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不变则衰 251

《孟子》 252

孟轲 252

何必言利 253

以五十步笑百步 25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56

施行仁政则可称王于天下 257

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 259

何谓王政 260

怎样识别人才 261

残贼之人,谓之独夫 263

我善养浩然之气 263

何谓知言 265

无敌于天下之法 266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6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69

治国之道 270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7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4

失民心者失天下 276

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 276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277

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278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 280

目之于色,有同美 281

舍生而取义 283

找回失掉的善心 285

心是思考的器官,思考则得,不思则失 286

亲疏之怨 287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88

尽其善心,知其本性 290

正命与非命 290

万物皆备于我 291

穷困不失义,得志不离道 291

良知与良能 292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92

薄其税敛,可使民富 293

登泰山而小天下 294

为我与兼爱,不如执中 294

居仁由义,君子之事 295

施教五法 296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296

当务之急,在于亲贤 297

尽信书,不如无书 297

仁者人也,合而为道 298

民为贵,君为轻 298

性与命 299

充实之谓美 299

扩充善良之心 300

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 301

游说诸侯,要藐视他的气势 301

养心莫善于寡欲 302

庄周 303

《庄子》 303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04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6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智亦有之 308

大有大的用场 309

人籁,地籁,天籁 311

如此人生 313

朝三暮四,复通为一 315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317

庄周梦蝶与罔两问影 318

宰牛有道 319

安时处顺,哀乐不入 322

螳臂挡车的教训 323

无用之用 325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328

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328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30

日凿一窍,七日而死 330

伯乐驯马 331

小偷撬锁,大盗窃国 332

盗亦有道 334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36

奖罚不足以正性情 337

无心得道 338

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聪 339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340

书本不足为贵 341

轮扁论古书为糟粕 342

道,不可以献给人 344

井蛙不可语于大海,夏虫不可语于寒冬 346

贵贱之门与小大之家 349

以众小不胜成全大胜 352

坎井之乐与东海之乐 354

宁生而曳尾于涂中 357

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 358

濠梁上的辩论 359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360

《九韶》之乐,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 361

用志不分,乃为神工 362

心病还要心上医 363

无好胜之心则无所不胜 365

力竭则败 366

处势不便,不足以逞其能 367

螳螂捕蝉,异鹊在后 369

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370

哀莫大于心死 371

举鲁国尽为儒服 373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374

道无所不在 375

治理天下如同牧马 377

庄周贷粟 379

虽有大智,亦需万人相谋 380

得意忘言 382

重生则轻利 382

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83

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385

以职事为常务,以衣食为根本 386

兵以道胜,以威胜,以力胜 388

尉缭 388

《尉缭子》 388

民无两畏,畏我侮敌,畏敌侮我 389

挟义而战,贵从我起 390

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 391

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 391

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全靠自己 392

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392

凡兴师,必审内外之权 393

白马非马 395

公孙龙 395

《公孙龙子》 395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399

离坚白 401

荀况 406

《荀子》 406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06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 40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08

活到老,学到老 409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410

完全纯粹才最完美 411

见善,修然自存;见不善,愀然自省 413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14

治气养心之术 415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416

尊老怜贫,行善不求回报 416

君子与小人 417

养心要立足于诚 419

尧禹并非天生的圣人 420

猪狗商盗小人君子,各有其勇 421

人类与禽兽 422

相貌美丑,无关善恶 423

师长法度,做人的明镜 424

巧为輗,拙为鸢,以实用为巧 426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426

古时出仕者,敦厚合群,务事理,羞独富 427

如何治理国家 428

齐与不齐 429

节用并非富国之道 430

爱民而后利用民,不如爱民而不利用民 434

先正我,后责人 434

上一而王,下一而亡 435

抚养百姓如护婴儿 437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438

用兵六术 440

王者之师 442

善附民者善用兵 444

用兵强弱 445

强国之路在于磨练 446

善于积微,日积月累 44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49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450

天情,天官,天君,天养,天功 451

大巧有所不为,大智有所不虑 452

治乱非天,非时,非地 453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454

星坠木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不足以为畏 455

耘耨失岁,政险失民,是为人妖 456

在天莫明于日月,在地莫明于水火,在人莫明于礼义 457

理贯不乱,不知贯不能应变 458

礼的起源和作用 459

礼是治国为人的最高准则 462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 462

音乐是喜悦感情的表现 463

音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464

音乐可以移风易俗 465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466

片面性是认识上的通病 466

事物相区别也相蒙蔽 468

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 469

情志专一,识物不惑 470

心中不定,则外物不清 472

心如盘中水,安静则清明 472

学无所成,犹如愚者 474

区别名称同异的依据 474

重视自己,支配外物 476

治乱不在欲望的有无多少 478

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节制而已 479

人的本性是恶的 481

善良出于后天人为 482

驳孟子性善说 483

君子见大水必观 485

玉者,君子比德 486

《韩非子》 488

君主去好去恶,群臣真情显露 488

韩非 488

以功任人,以实定罪 491

勿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93

谏说者当察爱憎 494

有道之不僇者,帝王之璞未献耳 496

讳疾忌医,悔之晚矣 500

防患于未然,无令唇亡齿寒 502

驭马心在马,可进速致远 503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504

老马识途,万物可以为师 506

自胜之谓强 506

抢食不死之药,以智辩免戮 507

见微知萌,见端知末 508

以所长游于不用之国,必穷 509

十人树木,不抵一人拔木 510

势不利,无施其能 511

举事可复者寡败 512

好谄人者亦好卖人 513

沮卫犒楚,以雄辩胜 514

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515

侏儒因梦灶劝君多观多听 517

听验两失,误以大鱼为河伯 518

独信一人,国不免于乱 519

专听偏信,致使父子俱亡 520

三人言而成虎 522

遇人不察,致使滥竽充数 523

不察真相,致使美人劓鼻 523

华而不实,必败其事 525

己不长生,安能使人长生 527

画鬼容易画犬难,求实最难 528

郢书燕说,穿凿附会 528

宁信度,无自信者,愚也 529

两军对垒,慕仁召祸 530

曾子杀猪,以信教子 531

听信谗言,致使赏罚不公 532

恶狗使酒酸,社鼠使国坏 533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35

赏无功,不诛过,乱之本也 538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540

言行须以功用为准绳 547

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 549

赏罪毁善,国必不富强 555

法禁明著,赏罚不阿,则国富兵强 557

母厚爱,子多败,父薄爱教笞,子多善 559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561

事因于世,备适于事 563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565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568

施赏不迁,行诛无赦 570

用乱法之儒,养犯禁之侠,非社稷之福 573

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国必乱 575

明主用法术而不求智信 577

用实力摈虚言,赏有功禁无用 579

无参验不确定者不为据 581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583

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586

明主急其功而缓其颂 587

辛妍 589

《文子》 589

摒除五欲,合于神明 589

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神听者,学在骨髓 590

守信者,可令持约,不可令应变 592

为治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593

晏婴 595

《晏子春秋》 595

众口铄金 595

君得罪于民,将谁治之 597

谏悲去国而死,是不仁也 598

残民以逞,是谓暴上 599

法圣王,当法其制 602

臣专其君,谓之不忠 604

二桃杀三士 606

礼者,所以御民也 609

伐安和之国,不若修政待乱 610

治国患社鼠猛狗 611

度义因民,谋事之术 613

廉政如清水,无不洒除 614

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615

苛遗民矣,安有正行 616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616

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 617

圣王之道,仁爱加于禽兽,而况于人乎 618

为人仆御,自以为足,其妻请去 619

使狗国者入狗门 62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621

饰礼、羡乐、崇死三者,圣王所禁 622

详问者,亦详对之 624

吕不韦 625

《吕氏春秋》 625

贵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 626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 627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29

贵生在得其情 631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32

民之所走,不可不察 636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637

论人八观六验之法 640

天道圆,地道方 642

古圣王未有不尊师者 642

利人莫大于教,成身莫大于学 645

达师之教,必使弟子安乐休游肃严 646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 649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 650

乐愈侈,民愈郁,国愈乱 654

移风易俗莫大于音乐 656

音乐产生于人心 660

兵未发而威已至 661

民无常勇常怯,有气则勇,无气则怯 663

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 665

先顺民心而后功名可成 667

忠言逆耳 672

贵在合于时务 672

大地合和,生之大经 673

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 679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恶不分 681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 683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685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688

功名大立,因于天时,也须个人努力 693

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 694

胜非为难,持之为难 695

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 696

世变时移,变法当宜 702

凡用民,以仁义为上,赏罚为下 707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712

先知必审征表 716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 721

缘物之情,察人之情,可以辨是非 725

似顺而逆,似逆而顺,知其逆顺之理,可以无过矣 728

物固不必,岂可主观臆断 732

巨堤容蝼,漂邑杀人 736

刘安 740

《淮南子》 740

道是宇宙的本原 741

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 744

道性柔,圣人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 747

形气神互相依赖,精神为主导 757

天地万物的发生过程 761

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生成 764

精神受于天,形体禀于地,养生重在精神内守 767

以不化应化,千变万抮而未始有极 772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 774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 777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779

论世而为之事,权事而为之谋 786

迷信禁忌的流行,是圣人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 790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 795

智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800

尊古贱今不可取,重名轻实不可行 803

董仲舒 811

《春秋繁露》 811

性比于禾,如茧如卵,待教而为善 811

五行者,孝子忠臣之行也 818

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 820

凡物必有合 822

顺从天命 824

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 828

桓潭 828

《新论》 828

王充 834

《论衡》 834

物之相胜,以筋力,以气势,以巧便 834

伍子胥驱水为涛,虚也 840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845

云天厌之,与俗人解嫌何异 848

去食存信,信不立矣 851

不浩然安于齐,孟子不知天 852

儒生古今不知,称师如何 858

文吏不知所当知,非博览之过 860

天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 863

上天谴告,在圣人口 866

天道自然,万物自生 870

谴告之言,衰乱之语也 877

上世之士,今世之士也 882

人死血脉竭,精气灭,形体朽 885

人死不能复知,不能复言 890

凡有鬼,皆思念存想所致 897

诸占射祸祟者,皆不可信从 899

祭祀之意,自尽恩勤而已 902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未有 906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913

圣者不神,圣可学为,圣贤之实同 917

身通知困,官大德细,于我为累 927

王符 931

《潜夫论》 931

人不可以不就师 9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33

道成于学,学进于振 934

治国之日舒以长;乱国之日促以短 936

温饱之所,人皆归之 937

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 938

明察朋交之道,勿苟信贵臣之言 940

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 944

各以所宜,量才授任 946

荀悦 949

《中鉴》 949

政之大经,法教而已 949

诸侯不专封,大夫不专地 953

天地之数,非吉凶所生 953

燔埴为瓦则可,烁瓦为铜则不可 954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 955

损益之符微而显,屈伸之数隐而昭 956

义胜则义取,利胜则利取 958

仲长统 960

《昌言》 960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 960

乱世长,化世短 964

变而不如前,易而多所败,不可不复 968

《抱朴子》 975

葛洪 975

人有明哲,能修彭老之道,可与之同功 976

异物有益,断指能续 977

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978

人有气中,气在人中 979

似是而非,愚昧造神 980

变化之术,无不可为 982

周公上圣,日读百篇;孔子天纵,韦编三绝 985

知良田之晚播,愈于卒岁之荒芜 986

德薄位高,闻财利则惊起,见寒儒则坐睡 988

抄盗致财,虽巨富不足嘉 990

鹰头之蝇与庙垣之鼠 991

古书虽多,未必尽美 992

德行与文章,均为君子之本 993

旧题黄帝 996

《阴符经》 996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996

旧题列御寇 1000

《列子》 1000

不被他物所生所化者,能生化万物 1000

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1002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1003

杞人忧天 1005

偷盗新解 1007

过犹不及 1010

鸟通人性 1011

梦有六候 1012

觉醒与梦境 1014

愚公移山 1016

东南西北,风俗各异 1019

列子家贫,不受馈赠 1020

类无贵贱,迭迭相食 1021